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當二鳳崽遇上始皇爹 > 第17章 他單方面發起一場冷戰

第17章 他單方面發起一場冷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17章

李世民急忙把上回的烏龍事件解釋了,又向荀子二人道了歉。

有蕲年宮一事擺在那裡,他無法提前把真相告訴荀子,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平叛後再坦白,以免節外生枝。

荀子撫須笑呵呵看着面前的孩童,

“你這小家夥呀,向來鬼點子多,沒想到膽子也足夠大!”

他還真不擔心秦王會生氣,瞧,秦王那抱着世民舍不得撒手的樣子,沒準,孩子這膽子就是被他親自慣出來的!

果然,秦王一聽完這解釋立刻就消了氣,看向李世民的目光甚至還隐含了幾分贊賞和驕傲:我兒不但能察覺危險的存在,還知道隐匿身份以保全自身,真聰明!

這一通小插曲,倒拉近了幾人的距離。

荀子儒法兼修,秦王通讀百家,二人皆是才學廣博之人,一番客氣後很快就侃侃交談起來,談天下大勢,也談民生黍離。

臨走前,秦王還邀請荀子二人前去鹹陽城遊玩一段時間。

荀子這趟遊曆,本就想去鹹陽看看的,但他上回剛來到鹹陽城門口就被呂不韋的猖狂之舉氣到,一怒之下就跟對方杠上了,事後擔心被呂不韋報複就離開了鹹陽。

如今見秦王誠摯相邀,他痛快應了下來。

這場見面,遠比李世民預想中的要好太多:

秦王從頭到尾都沒擺秦君的架子,也沒流露出半分不悅,而荀子與他談論儒法之别時也是淺嘗辄止,沒有初次見面就據理力争...

他認為,拜師一事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

然而,當六馬金車緩緩啟動離開時,秦王開口對他說的第一句話卻是,

“等回了鹹陽,我會為你找個法家大才當老師。”

李世民眼中的亮光噌一下就消失了,

“不行,我隻想讓荀子當我的老師!”

秦王淡聲道,

“荀子确實有大才,可他學的是儒家之道。大秦以商君之法強國,我身為秦君豈可負秦法?”

法家之術以富國強軍為要務,自孝公起,代代秦君臨終前都會一再叮囑新君:商君之法絕不可廢。

他就算再疼愛這孩子,也絕不會引儒道入秦擾亂人心。

李世民急忙指了指自己,

“是孩兒要找老師,阿父又怎會負秦法?我真的想讓荀子當我的老師,他教得很好,對我也很好!”

秦王歎氣,笃定道,

“你其實早就知道他是荀子了,今日是故意哄我前來的?”

李世民默了默,點頭承認,

“是,我第二次見面就知道他是荀子了。”

秦王的目光幽邃起來,深深看着懷中的小人兒,

“你明知他是荀子,也明知我不喜儒術,還非要把我哄來見他...告訴父王,那日在鹹陽城門呂不韋對你說什麼了?”

孩子才這麼小,根本就不懂諸子百家之學說,怎麼可能繞這麼大一個圈子,堅持想拜荀子為師?

倒是呂不韋,在編纂的《呂氏春秋》一書中打着“諸子百家兼而有之”的旗号,大肆宣揚儒家之法,還屢屢勸谏自己以後要按照此書之言來治國…

可是李世民馬上搖了搖頭,

“他什麼也沒說,而且他也不知道挑錯的阿翁是荀子,還想派人去追殺,被我阻止了。”

秦王聽完若有所思,

“韓國有位公子叫韓非,乃是當世第一法家大才,我甚仰慕之。朝中有個客卿叫李斯,也極擅法家之道,此人不但精通律法,連書法亦是一絕。這二人,如果你都喜歡...”

李世民把頭埋在秦王肩上,甕聲甕氣打斷他的話,

“孩兒都不喜歡,我隻喜歡荀子。”

秦王沒好氣地重重拍了一下他的小屁股,

“他們都是荀子的學生!與荀子親自教你又有什麼區别?”

李世民立刻追問,

“這兩位當世數一數二的大才,真是荀子的學生?”

哎,誰讓他現在才剛剛“會認些字”,很多事情“還不知道”呢。

秦王颔首,

“荀子曾在齊國稷下學宮廣收門生,韓非和李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李世民眼中重新燃起了火花,

“既然荀子能教出兩位法家大才,可見他傳授的是儒法并行之道,阿父,我想讓他當...”

秦王冷冷瞥他一眼打斷,

“秦國不需要儒法并行。”

大秦的土壤上,絕不能撒下半粒儒學的種子。

李世民立刻急眼了,

“荀子既然能教出兩個法家大才,你怎知孩兒不能成為第三個?如果不想讓荀子當我的老師,你又邀請他去鹹陽做什麼?”

秦王徹底失去了耐心,他不喜歡自己的孩子如此執着于儒家之師,遂冷聲道,

“我邀請荀子去鹹陽,是為了答謝他當日在城門的大義之舉,拜師一事我自有安排,荀子絕不可能做你的老師。”

李世民知道他這是真生氣了,暗暗歎氣,秦王笃信法家是後世人有目共睹的,他本就沒指望能一下說服對方。

但該演的戲還得安排上,李世民快速進入了撒嬌耍賴狀态,但這回不管他怎麼假哭嚎叫,都被秦王冷冰冰地無視了。

這樣冷漠的秦王讓他很不适應,哭了一會兒,許是受孩童身軀本能的影響,他心裡莫名升起了很多酸澀的不滿——

就算我帶着前世的記憶轉世,這輩子也确确實實是你的親生孩子,哪有親爹這麼不在意孩子的?

這樣想着,他的假哭漸漸竟變成了真哭,傷心的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滾落個不停,李世民索性不再跟小身體的本能對抗,任由自己哭個痛快,反正,哭得越真效果越好。

等秦王終于輕歎着想安撫他時,李世民卻很有骨氣地從他身上掙紮下來,跑到馬車的一側角落蹲下來抱着小心的自己啜泣。

自古創業維艱,守成不易。

如今離史書記載的秦亡還有三十年,要想在短短三十年内,設法助這個迅速輝煌又迅速走向崩塌的龐大帝國逆天改命,哪是容易之事?

而讓他深感無力的是,自己現在還太小,能做的事、能去的地方屈指可數,如果說服不了秦王,他就什麼事情也做不了。

如今趙太後的提前死亡更像一記重錘,陡然提醒了他:

這個時空發生的事情,并不一定會遵循史書的記載前行!

那麼,眼下留給秦國自救的時間,真的還有三十年之久嗎?

他升起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如今畢竟隻有一歲零兩個月的小身闆,還沒等馬車回到雍城王宮,李世民就困倦地蜷縮在車廂角落睡着了,他可愛的臉頰上還挂着亮晶晶的淚珠。

一直嘗試着想靠近卻被孩子兇巴巴拒絕的秦王,立刻上前動作輕柔把他抱到懷中,為他擦去了臉頰淚痕。

四月的陽光透過車窗,落進秦王清朗的眼睛裡,他擡手為懷中小人兒擋住光線,看着孩子的平靜目光中盛滿了星星點點的憐愛。

我兒不過是生下來就沒見過祖父,荀子又待他這般和藹可親,才生出了幾分濡慕之心,他怎會有推崇儒術的心思?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