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你,是在初中曆史課堂。這個橫掃河西風卷漠北的大漢猛将,憑一己之力奠定大漢朝版圖基礎,時至今日,天地悠悠,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你一生六出北疆作戰,直曲塞,廣河南,破祁連,通西國,靡北胡,戰功赫赫。
“骠騎将軍為人少言不洩,有氣敢任。天子嘗欲教之孫吳兵法,對曰:‘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天子為治第,令骠騎視之,對曰:‘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由此上益重愛之。然少而侍中,貴,不省士。其從軍,天子為遣太官赍數十乘,既還,重車馀棄粱肉,而士有饑者。其在塞外,卒乏糧,或不能自振,而骠騎尚穿域蹋鞠。事多此類。骠騎将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谥之,并武與廣地曰景桓侯。子嬗代侯。嬗少,字子侯,上愛之,幸其壯而将之。居六歲,元封元年,嬗卒,谥哀侯。無子,絕,國除。”《漢書》如是說。
這個虛歲二十有四的西漢名将,璀璨明星般一閃而過,史記資料寥寥幾筆輕描淡寫,按理,當是不該。
許是你私生的緣故,那個看重門第的朝代,一鳴驚人前,固然不會關注一個靠裙帶關系上位的郎官,這或是最關鍵,至于功名顯赫後的隻言片語,大抵還是跟這個緣故撇不開千絲萬縷的聯系。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如今,我隻能從這隻言片語追尋你。關于你的妻子,更是知之甚少。
也正因如此,我更對登臨瀚海彪炳春秋的你,好奇愈甚。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到底是怎樣傾國傾城的女子才能動你凡心?那獵獵紅纓呵,為誰飄揚?
必要彌補心中遺憾。這是個難産的故事。
念頭萌生于七年前。
動機愈發強烈,愈發不敢随意動筆。魂牽夢繞的你,這樣近那樣遠。我是個較真的人,斷不能揮筆亂圖。當怎樣靠近你?這想法醞釀了許久。
霍去病的史料挑燈查閱不少,又一一對比有争議的研究文獻,煞費時日。酒城姑娘,自然也是愛酒的,關于女主的設定,萌生出融入家鄉影子的主意。于是刨根問底,尋尋白酒文化是否能與這個故事扯入絲縷,欣喜發現竟是大有關系的。
白酒黃金三角洲自古遍布玉液瓊漿,如今更是鼎立之勢。那當如何抉擇?
最早出現在漢史文獻中南來的美酒,當屬枸醬(當然,這個名字也頗有争議,這裡且用最為可信一種)。至于枸醬所出何處,各酒家衆說紛纭。
貴州知本醬酒研究院有一篇關于茅台醬酒的文章:醬酒曆史——漢武帝大贊“甘美之”的枸醬酒到底産自哪裡?全文如下:
“醬酒大熱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認識醬酒、研究醬酒。關于醬酒由來,目前流傳比較廣的說法是漢武帝時期派唐蒙出使南越(今廣東一帶),唐蒙在宴席上喝到枸醬酒,便将此酒帶回朝獻給漢武帝,漢武帝大贊“甘美之”。
百度上關于醬酒來源的記載如下:貴州省遵義地區仁懷市茅台古鎮一帶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産出令漢武帝“甘美之”的枸醬酒,這便是醬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帶水質優良,氣候宜人,當地人善于釀酒,前人把這一帶稱為“酒鄉”,而“酒鄉”中又以仁懷市茅台鎮的酒最為甘洌,謂之“茅台燒”或“茅台春”。
《史記·西南夷列傳》中有記載,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裡,出番禺城下”。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
按照《史記·西南夷列傳》的記載,南越官方用蜀郡出産的枸醬酒招待唐蒙,唐蒙問此酒從何處來?南越官方告訴唐蒙:“取道西北牂牁江那邊過來的。”唐蒙回到長安後,詢問蜀地在長安經商的商人枸醬酒從何而來,商人答曰:“隻有蜀郡出産枸醬,當地人多半拿着它偷偷到夜郎(今貴州及周邊)去賣。”由此可見,漢武帝大贊“甘美之”的枸醬酒并非出自黔北,而是出于蜀郡。漢武帝時期的蜀郡在今四川成都一帶,和茅台鎮相去甚遠。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兩千多年前的茅台鎮就沒有出産枸醬酒,根據近年來一些考古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茅台這塊神奇土地就翻開了美酒飄香的曆史。在曆史的發展過程中,貴州一帶一直是遠離國家政治中心的,同時也是少數民族聚居地,相關的文字記載是很少的。那麼,茅台鎮的釀酒曆史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據茅台現存最早的明代《邬氏族譜》扉頁所繪家族住址地形圖的标注,其中有釀酒作坊。族譜所載邬氏是明代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随李化龍平定動亂後定居茅台的,這說明茅台早在1599年前就有了釀酒的正規作坊。茅台酒獨特的回沙工藝在這個時候基本形成。
編者認為:茅台鎮的醬酒釀造是經過千年以上傳承的,因此才形成了醬酒複雜而精良的釀造工藝與體系。但是将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的枸醬酒說成是茅台鎮醬酒的前身,還需要經過嚴正的推敲。”
在查閱諸多白酒資料後,結合文獻記載,對此篇文章中的觀點,我深表贊同。
認為枸醬産自貴州的,大抵是誤解了這段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的記載: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裡,出番禺城下”。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馀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
“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
“獨蜀出枸醬”,譚其骥教授《中國曆史地圖冊》西漢時期的益州刺史北部關于蜀郡、巴郡與犍為郡的行政劃分來看,蜀郡距離牂牁郡頗遠,與白酒黃金三角洲亦相去甚遠。
“多持竊出市夜郎”譯為隻有四川有賣的,而且當地人很多都跑到夜郎國去賣,描述了四川特産枸醬在夜郎國的銷售情況,由于枸醬在夜郎國很受歡迎,許多四川人甚至偷偷地将枸醬帶到夜郎國進行銷售。
而盛産美酒位于白酒黃金三角洲的二郎灘頭,自然也成了另一派學者的争論點,這也頗有道理。
綜上所述,最後将故事起點抛在了犍為郡二郎灘頭。
可關于你,我還是不敢輕易動筆。龍骧虎視之外,你還當是景星麟鳳風華灼灼的,一出場,必是芳華絕代。
我不滿于查閱諸多關于建築、紋樣、服飾、風俗和工藝的重重史料,便是那時辰與色彩,也應獨一無二的,力求真實曆史與古典美學的融合,一來二去,三年多悄然而逝。
又因為動筆時并不是全職去寫,總也是斷斷續續,性子執拗,時時久坐深夜隻為求證一場戰役路線,一個擺設物件。這樣兜兜轉轉,再是三年過去。
時至今日,我本緊捂不發,心中所想必是要完結才敢拿出來的,不巧前幾日與好友相聚,幾番“慫恿”之下終究是有了勇氣。說是慫恿,實則是鼓勵,我是真真感激好友,若不然,照着我這懶散又苛求的進度,怕是又要一年又或兩年也可能,罷了,罷了。
所以今天的見面,我要感謝身邊每一個人:我的親人,我的朋友,你們每一個,叫我堅定決絕走到現在,叫我謹慎小心遇見心中偉岸!
在此,還要特别感謝為此書封面題簽的書法藝術愛好者黃啟宇老師,來自貴州赫章植根紅色文化土壤的黃老師,其守正創新自成一派的書法風格為我所崇敬,此次能請賜墨寶,實乃三生有幸!
之于我,水平自然是有限的,所以故事中若有與史料不符,敬請指正。故事嘛,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且看且調侃,且行且完善。
------2025年3月6日午時于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