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子,東市又送來三十個發熱的!”
婢女玉簪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把發冷打擺子的分到西廂,高熱說胡話的擡進北屋。”王鏡有條不紊地安排。
三日前她說服父親,允她行醫救人,冷浸萃取青蒿汁以供病患服用。
又在城中空曠之地搭建起藥棚,收治病患。輕症者集中一處,由經驗豐富的仆人照料;重症者則安置在單獨的營帳,方便她親自觀察治療。
王鏡還命人在城中張貼告示,勿飲生水,防蚊滅蚊。
當第一個高熱抽搐的流民飲下冷浸青蒿汁,王鏡數着更漏:三刻鐘後,那人脊背停止痙攣。
不遠處傳來百姓的驚呼:“仙子顯靈了!”
随着時間的推移,長安城内的瘟瘧逐漸得到控制。
王鏡的名聲也愈來愈大。王府牆外總是跪滿百姓,念叨王鏡的恩德。有人稱之為“青囊仙”。
又一日,王鏡照例巡視藥棚。
原本躺在竹席上的老婦直起了身子,額頭微微發汗,渾濁的眼睛盯着王鏡感激道:“娘子這藥汁……當真比符水靈驗。”
王鏡笑了笑,“阿婆把舌苔吐出來瞧瞧。”
她用銀簪挑開老婦眼皮,轉頭吩咐醫女添半勺蜂蜜在藥裡。
突然,西廂爆出哭喊,跛腳漢子抱着面色青紫的幼子撞開布簾。孩子高溫發熱,手腳抽搐。
王鏡喊道:“按住他手腳!”
随即扯開孩子前襟,在膻中穴刺出黑血。
青蒿汁混着姜片灌進孩子喉嚨,不過半柱香功夫,那臉上的青紫竟褪成淡紅。
跛腳漢子咚地跪在藥渣堆裡,額頭把青磚磕得悶響:“仙姑大恩大德,感激不盡,來日一定給仙姑立長生牌位!”
藥棚外的隊伍裡,挑着扁擔的貨郎伸長脖子:“瞧見沒?方才那碗青汁灌下去,李鐵匠家的傻小子立刻不吐白沫了!”
裹着破襖的老農在隊尾跺腳:“早說京兆尹家的女公子是活菩薩!上月西市井水泛紅,偏她讓家丁撒了雄黃粉。”
旁邊染坊娘子立刻插嘴:“何止!我表兄在王家當雜役,說小娘子還親自看着人把藥浸好!”
藥棚裡忽然飄出一聲吆喝:“領了藥的往東街曬場歇着,七日不複發才算過關!”
人們頓時噤聲,有個總角小兒懵懂發問:“娘,仙姑為啥總戴着紗罩子?”
立刻被母親捂住嘴:“噓——仙子真容哪能輕易示人,沒聽城南神婆說麼,這是王母座前采藥的青女臨凡!”
人群裡炸開七嘴八舌。
“昨夜夢到騎牛的老神仙,說咱長安城有青囊仙子鎮着瘟神哩!”
“難怪藥香聞着像紫雲觀的仙丹!”
“快摸摸仙子走過的磚地,沾沾仙氣!”
…
春寒料峭,雪落長安道。
賈诩裹着灰鼠裘,伏在馬背上咳得撕心裂肺。
他奉牛輔之命探查長安附近城防,在途中染上傷寒。
他記得自己在官道旁墜馬,激起過路人驚呼,再睜眼時,卻身處一座陌生的營帳。
賈诩想要撐起身子,卻發現連擡手的力氣都被高燒蒸發了。青布帷帳突然被掀開,冷風裹着雪粒撲進來。
賈诩眯着眼睛,隻見一個穿着素色襦裙,頭戴幂籬的少女。她的身後,還跟着一個端着藥碗的仆從。
賈诩暗自思忖,看這派頭,她定是貴族女子。可他實在不解,這樣的貴族女子為何要抛頭露面行醫救人,還如此巧合地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