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不可一日無君,郡亦不可一日無太守。
拿下會稽郡後,王鏡心中很快便敲定了新任太守的人選——張昭。
張昭素有威望,擅長内政,由他來治理會稽郡,想必能很快讓各項事務步入正軌。
更重要的是,張昭是王鏡一手提拔起來的,從最初的幕僚小吏,一路成長至今,這份知遇之恩,張昭定會銘記于心,對王鏡忠誠不二。
張昭在聽聞王鏡征召他擔任會稽太守的消息時,一刻也不敢耽擱,帶着家眷星夜兼程趕來。
他見到王鏡後,旋即鄭重地行了大禮:“主公大恩,昭無以為報,感謝主公如此信重!”
王鏡笑道:“子布先生,你這樣說可就見外了。我向來敬重先生的才能,這會稽郡唯有托付于你,我才能安心。日後,你将這會稽郡治理得繁榮昌盛,百姓富足安樂,才是對我最大的報恩。”
“主公放心,昭定當殚精竭慮,不負主公所托!”張昭心中一暖,言辭愈發懇切。
敲定會稽太守後,王鏡論功行賞,正式冊封荀彧為丹陽太守,郭嘉擔任軍師祭酒,孫策出任丹陽郡都尉,阿卓與嚴白虎也都加封武将官職……諸将皆大歡喜。
随後,她又開始為吳郡太守的人選發愁。吳郡地處要沖,經濟富庶,豪族勢力盤根錯節,太守人選必須慎之又慎。
這日,王鏡又負手立在桌案前,眉心輕擰。
“主公可是為吳郡太守人選煩憂?”就在此時,荀彧的藏青衣袖垂落在門檻邊,他邁步走了進來,聲音宛如浸過寒潭的玉石。
“文若來得正好。”王鏡擡起頭,輕笑道,“我正為此事煩惱,文若可有良策?”
荀彧攏袖走近兩步,微微一笑:“彧正為此事而來。彧鬥膽向主公推薦一人,此人定能勝任吳郡太守之職,他便是荀攸。”
王鏡點了點頭,示意荀彧繼續說下去。
“荀攸乃是我族中侄輩,字公達,此人足智多謀,有經天緯地之才。
早年曾因謀劃刺殺董卓而入獄,卻能沉着應對,全身而退,足見其膽識過人,性穩如磐石。
他擅長奇謀,善于洞察局勢,若能出任吳郡太守,定能将吳郡治理得井井有條,為主公穩固東南根基。”
王鏡認真地聽着,心中暗自思量。荀攸的名聲她早有耳聞,隻是未曾深交。如今經荀彧這般極力推薦,她心中不禁動了幾分。
如今吳郡缺的不是銳氣,是能壓住暗潮的秤砣。若用颍川荀氏的名頭鎮着……
王鏡忽然笑出聲,眼底劃過一道流光。
“文若的舉薦,我自然信得過——就依先生所言,定下荀攸為吳郡太守。”
說罷,她拿起筆蘸了蘸墨,準備即刻書寫任命文書。
“文若受累,還得煩請你速速修書一封,派人快馬加鞭送至荀攸處,務必請他早日赴任。吳郡局勢複雜,早一日有能者治理,我便早一日安心。”
荀彧微微欠身,“主公英明,彧定會安排妥當。”
王鏡邊鋪開紙張,邊接着說道:“文若,吳郡顧、陸、朱、張四姓底蘊深厚,族中子弟不乏佼佼者。當下,陸遜、朱然正在太平書院求學,皆是可造之材,不妨将他們拔擢一番。”
一來能籠絡江東士族,二來他們與荀攸相互制衡,既能廣納賢才,又可穩定局勢,更有利于王鏡收攏大權,掌控全局。
荀彧領命而出。
王鏡懸了整日的心晃悠悠落進胸腔,卻仍殘留着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癢,仿佛方才寫下的不是幾個人名,而是往江東棋盤按了數枚帶刺的黑子……
……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三年六月十五】
【叮——簽到成功,獲得技能“獸靈共感”】
【獸靈共感:能與動物建立心靈連接,實現深度溝通,也可以向動物傳達想法和指令,不受語言和物種的限制(冷卻時間30天)】
聽到系統的提示音,王鏡興奮地差點叫出聲,這可是夢寐以求的技能,怎能不讓人欣喜若狂?
她平複了一會兒激動的心情,集中精神,試着運轉起“獸靈共感”技能,将意念緩緩向外延伸。
窗外漏進的鳥鳴,原本此起彼伏的啾啾聲,落入王鏡耳中,化作了清晰的句子。
一隻喜鵲撲棱着翅膀,停在了窗台上,它的嘴裡嘟囔着:“今天飛過好多地方,累死我了,這戶人家窗台挺舒服,休息會兒再去找點吃的。”
王鏡在心裡嘗試着回應:“你從哪兒來呀?”
那喜鵲像是真的聽到了一般,原本梳理羽毛的動作停了下來,歪着頭,黑溜溜的眼睛盯着王鏡,咕咕叫了兩聲。緊接着,王鏡的腦海裡就傳來了喜鵲的思緒:“從很遠的山林來,那邊有好多夥伴,不過這兒有好多新奇玩意兒。”
王鏡剛想再問些什麼,隻見喜鵲像是突然反應過來什麼,全身的羽毛一下子蓬松起來,活像一團炸開的毛線球,它叽叽喳喳地叫嚷着:“兩腳獸會講正經話了!”
王鏡拿出一碟小米,輕輕放在窗邊,笑着說:“請你的。”
喜鵲先是警惕地看了看王鏡,又瞧了瞧小米,随後小心翼翼地啄了一口,确定沒有危險後,便歡快地啄食起來。“兩腳獸開竅了嘿……謝謝你,啾!”
王鏡與喜鵲交流正歡,突然,侍從匆匆忙忙趕來回禀:“郡主,長安來了使者,此刻已在府外等候多時。”
“将使者請進來吧。”王鏡換上嚴肅的神色,大步朝着前廳走去。
來到前廳,她負手而立,目光緊緊盯着門口。
八名虎贲郎手持纏金戟開道,绛色儀仗如赤龍般蜿蜒至階前。頭戴獬豸冠的持節使者拾級而上。
王鏡定睛一看,來者竟是傳遞诏書的诏使。
诏使道:“天子诏,丹陽郡主王鏡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