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奔波,巡查完畢,王鏡從會稽返回丹陽。這次跟随王鏡出差後,孫權再也沒提過随軍打仗,還主動要求回書院繼續念書。
王鏡心想,這少年大概是度過叛逆期了。
她還特意親自把孫權送回了孫府。
她笑意淺淺,對着孫策誇贊道:“仲謀随我這些時日,言行皆有章法,行事周到妥帖。”
言外之意,孫權此番歸來,并非因犯錯被逐,純粹是學業未了,回來繼續精進。
這般維護的話語,恰似春日暖陽,暖了孫權的心窩。孫權擡眸,望向她的目光裡多了幾分孺慕。
孫策瞧見孫權,佯裝闆起臉,“你小子,還知道回來?我還以為你已經忘了回家的路!”
孫權神色認真,不緊不慢地開口:“兄長,此次随主公出行,我才驚覺自己如井底之蛙,見識短淺得很。
讀書太少,面對諸多事務,時常懵懂無措;人情世故也一竅不通,跟在主公身邊,不僅幫不上忙,還險些誤事。
為了往後能真正為主公分憂,不拖後腿,我思量再三,決定回來潛心求學,提升自己。”
孫策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訝異,嘴角不自覺微微上揚,調侃道:“幾日不見,你小子你這小子竟有如此長進!行,既然知道自己不足,那就趕緊麻溜地回去收拾行李,别在這杵着了。”
孫權一步三回頭,眼神裡滿是不舍,還時不時望向王鏡。
“你這小子,磨磨蹭蹭的,還不快去!難不成還想讓我動手幫你收拾?”這一笑罵,才把孫權不情不願地趕回了房間。
孫權的身影漸漸消失在回廊轉角。
王鏡和孫策不約而同地将目光收回,兩人視線交彙,相視一笑。
王鏡輕輕歎了口氣,感慨道:“常言道家有千般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 說罷,眼神中流露出一絲同情,望向孫策,“你們孫家人口興旺,孩子衆多,操持起來,想必是本更難念的經,你着實辛苦。”
孫策爽朗地笑出了聲,笑聲在庭院中回蕩:“主公這是從哪兒聽來的妙語,雖是玩笑話,倒也貼切得很。”
他微微仰頭,目光望向庭院中枝繁葉茂的大樹,眼中滿是溫和,“家裡孩子多,平日裡吵吵鬧鬧,可也熱鬧得很。雖說操心不少,可我早就習慣。仲謀不在的這段日子,家裡安靜了許多,我反而有些不适應。”
“策倒是好奇,主公家中沒有弟妹嗎?”
王鏡莞爾一笑:“我父親隻有我這一個女兒,我從未體會過手足之情是何種滋味,不如伯符你給我講講。”
午後,日光暖煦,兩人一同坐在屋檐下。
檐角懸着的銅鈴被風撥得輕響。
孫策随手扯了根草莖在指尖繞圈,身子微微前傾,興緻勃勃地開口:“還記得仲謀小時候,特别貪吃。有一回,母親做了一籠桂花糕,他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全抱到自己房裡。等被發現時,他吃得滿臉都是糕屑,嘴角還沾着桂花,像個小花貓似的。怎麼叫都不出來,就怕别人搶他的糕點。”
微風輕輕拂過,撩動着王鏡的發絲。她忍不住笑出了聲:“沒想到仲謀小時候這麼可愛。”
孫策接着講:“還有一次,我騎馬回來,發現衣服上不知何時被繡了朵歪歪扭扭的花,正納悶呢,原來是孫尚香那丫頭幹的,她還一臉得意地說要給我個驚喜 ,讓我在軍中穿出去威風威風。”
他壓低嗓子,尾音卻繃不住洩出笑意。王鏡聽得入神,時不時被逗得開懷大笑。
甯靜午後,在歡聲笑語與骀蕩微風中悄然溜走。
……
夕陽西斜,落日餘晖,王鏡策馬回府,抵達府邸時,她翻身下馬,随手将馬鞭抛給迎上來的小厮。
荀彧早已等候在府門前,青竹紋的廣袖在風中翻飛 。
“主公星夜兼程,怎不遣人提前知會?”
暮色漸濃,微涼的晚風悄然襲來。荀彧從身後的侍從手中接過一件披風,輕輕給王鏡披上,邊系着帶子邊溫聲說道:“主公奔波歸來,晚風涼,莫要受了寒。”
王鏡目光掃過荀彧低垂的眉睫,心中微微一動,面上卻仍帶着慣有的沉穩“本想着盡早回府,便沒多做耽擱,倒是讓你費心了。”
“為主公分憂,本就是彧的分内之事。此次出行,主公一路可還順利?”
說話間,他側身擡手,示意王鏡往府内走去,自己則落後半步跟随。
二人穿過庭院,王鏡将此次出行的見聞與遭遇簡單述說了一番。
王鏡看向荀彧,輕聲問道:“文若,我離府這段時日,府中可發生了什麼事情?”
“一切安好,府内諸事皆按部就班,主公無需挂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