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人在三國,日日簽到打卡 > 第65章 棉花棉衣

第65章 棉花棉衣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當前時間:東漢初平三年七月廿六】

【叮——簽到成功,獲得“青花瓷瓶(一隻)”】

蟬鳴一日弱過一日,早晚的風裡已摻了涼意。

随着秋意漸濃,田野裡的土豆和紅薯迎來了大豐收。

農人們走進田間,手中的鋤頭揚起又落下,輕輕刨開疏松的土壤,露出圓乎乎帶着潮泥的土豆。大的足有拳頭般大小,小的則如鹌鹑蛋,偶爾挖到串特别肥碩的,人們總要舉起來嚷一嗓子。

不遠處,紅薯地裡同樣熱鬧非凡。田壟間拱起道道土棱,紅皮薯塊頂開土層,露出半截沾着濕泥的身子。人們抓住藤蔓,用力一拔,便能帶出一串沉甸甸的紅薯。它們形态各異,有的筆直修長,有的彎曲如鈎,還有的圓滾滾的。

人們輕輕擦去土豆與紅薯表皮的泥土,腦海中不禁浮現出它們煮熟後的香甜軟糯。

田埂上,一筐筐果實堆成小山,映照着農人們滿足的笑臉。糧倉内,麻袋摞起的小山堵住了門。

“老天爺開眼呐!今年這收成,可是咱幾輩子都難遇的好光景,往後的日子可有盼頭喽!”

“咱跟着君侯,埋頭苦幹,果真就盼來了這大豐收!來年咱更得加把勁,多打些糧食!”

“家裡那口子總念叨日子苦,這下有這些糧食,保管他笑得合不攏嘴,往後也能吃幾頓飽飯啦。”

恰在此時,隻見農官敲着銅鑼,趕着牛車而來。衆人紛紛投去好奇目光,待農官揭開油布,成排陶罐映入眼簾。封口紅紙被風掀起一角,露出青灰色、朱砂色、深褐色的籽種。

“諸位父老鄉親,且都過來一觀!”

“鄉親們,此次土豆、紅薯喜獲豐收,君侯欣喜萬分!特命我送來這些珍奇種子,此為黃瓜、西紅柿、蘿蔔、生菜的種子……待莊稼收完,大家把它們種下去,莫使田地荒蕪。往後吾等飯桌上的吃食定能更加多樣、豐盛,日子定當愈發昌盛興隆!”

衆人圍攏過來,眼中滿是好奇與疑惑。一位鬓角斑白的老農,雙手在衣角上蹭了又蹭,才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粒黃瓜籽,放在掌心反複端詳,嗫嚅着:“這模樣小巧的東西,真能長出什麼黃瓜?”

農官見狀,笑着上前解釋:“老人家,您可别小瞧了這小小的種子。這黃瓜種下去,用不了多久,藤蔓就能爬滿架子,結出的黃瓜又脆又嫩,既能當菜,又能解渴。”老農聽了,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忙不疊地點頭。

這時,人群中一個年輕後生高聲問道:“官爺,那這西紅柿又咋個吃法?”農官耐心說道:“這西紅柿,生吃酸甜可口,熟吃能做菜湯,滋味鮮美得很。”後生撓撓頭,咧嘴笑道:“還有這般新奇吃法,俺可得好好試試。”

接着,農官又拿起蘿蔔籽和生菜籽,詳細講解它們的種植方法和食用妙處:“這蘿蔔耐寒,種在後院,冬日裡也能有新鮮蔬菜吃。這生菜更是方便,生長快,清水涮涮就能入口,清爽解膩。最好是西邊沙地栽黃瓜,後坡陰面種生菜……”

衆人聽得津津有味,心中滿是對來日的期待。

“自君侯治理以來,事事為百姓着想,此番送來種子,必能帶來好收成。”

“是啊,之前的土豆和紅薯,要不是君侯,我們哪能吃上飽飯,這次肯定也錯不了!”

農官一邊念叨着,一邊抓了一大把種子灑進木盆,籽粒撞得盆底叮咚響,“諸位莫要擁擠!誰先來領這稀罕種子?家中田地多、勞力足的,不妨先站出來,早些領了種子回去,也好早日翻地播種,莫誤了農時!”

“我先來!”

農人們紛紛趨步向前,領取種子,彼此交頭接耳,相互讨論着如何規劃田地,誰負責開墾新地,誰又負責引水灌溉。孩子們在一旁嬉笑奔跑,叫嚷着要幫大人種種子。

這片土地上,即将迎來新一輪的忙碌與憧憬。

……

初秋的薄霧漫過飛檐,孫尚香在朱漆廊柱下站了半盞茶工夫。

待書房傳來三聲銅磬響,她提起裙角跨過門檻,在織錦蒲團上端正跪好:“江東孫氏尚香,拜見君侯。”

王鏡正坐在案幾前看書,望着這個素來策馬遊街的孫家幺女,此刻竟連發間金步搖都紋絲不動,不禁擱了書卷笑道:“尚香何時學了這些虛禮?快起來說話。”

孫尚香猶豫了一下,神色間滿是懇切,主動開口道:“小女今日來,實有一事相求。”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