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郁離的那句“慢着!”卻被桓石虔當成畏懼,頭一擡,蔑視道:“現在想當縮頭烏龜,晚了!”
劉郁離眸色一冷,嘴角卻微微揚起,雖不知來人具體身份,但見桓家仆人對此人的恭敬,想來不是個一般身份的桓家人。
“不知桓将軍是想以多欺少,還是一對一?”
桓石虔:“兩個黃毛小兒,你們一起上。”
劉郁離終于體會到為什麼經常有人看她不順眼了,這勁勁的樣子,怎麼看都是在挑釁,不緊不慢說道:“我們二對一,縱使赢了也不光彩。”
伸手指着馬文才說道:“不如,桓将軍先與我手下的校尉過兩招,若是赢了,再同本将軍動手也不晚。”
提起此事,劉郁離自然是得意的,要不然之前也不會在馬文才面前暗戳戳炫耀,等待桓家對她禮遇有加。
誰知該配合她演出的桓家,不僅不接戲,還隔空抽了她一巴掌,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一次帶下屬出來執行任務,就被人當場打臉,劉某人當場破防,此番選擇讓馬文才出手,無疑是對桓石虔明示,你想和我交手,還不配!
桓石虔當然聽出來了,怒極反笑,“那就看你們有沒有膽子了?輸的一方直接把命留下,敢不敢?”
這是激将法,劉郁離看出來了。他們二人前來拜見桓沖乃是公務,雖不知到底哪裡惹了這位桓将軍的厭惡,但他若是想要他們的命,總要師出有名,擅闖刺史府罪不至死,那就再加個死生自負的賭局,狠辣至極。
劉郁離與馬文才相視一眼,開言道:“桓将軍都敢,我們又有何不敢!”
上前一步,直面桓石虔,“隻賭命,籌碼太低,我再加一把刀,換桓家一千精兵。”
以桓家這種态度,秦國自襄陽出兵攻打荊州時,她和馬文才還能搶到領兵的機會嗎?他們來此,可不是用自己的情報給桓家搭青雲梯的。
沒有兵馬,那就從桓家手裡奪。
對于劉郁離的提議,桓石虔不屑一顧,哂笑道:“一把破刀,就想換桓家一千精兵。本将軍還不傻。”
劉郁離二話不說将斷江從錦盒中取出,一把扔給馬文才。笑意不達眼底,“用這把破刀給桓将軍開開眼。”
說到“破刀”二字時,别有重音。
長臂一伸,一把金色寶刀赫然在手,馬文才手腕輕輕轉動,刀鞘上的金色遊龍仿佛活了過來,徑直穿入桓石虔雙眸,隐約間破空聲如龍吟聲響起。
瞳孔放大到極緻,等桓石虔從驚愕中回過神,正對上刀鞘處的一雙殷紅龍目,冰冷的光芒射進他的眼眸。
“這是.......”桓石虔倒吸一口涼氣,聲音多了幾分震顫,“這是……斷江?”
“隻要将軍赢了,我們二人的命,連同這把斷江一起拿去。”劉郁離一開口便是生死置之度外的豪氣萬千。
随即,話鋒一轉,冷冷說道:“若是輸了,将軍這條命歸我,桓家還要再送我一千精兵。”
視線死死黏在斷江上一分一毫不肯錯開,桓石虔已經被斷江沖昏了頭腦,滿口答應,“好!”
這一瞬間,他忘記思考斷江為何會出現在來年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手裡,也忘了對方既然敢提出如此條件,必是有一定底氣。
馬文才握着斷江用力一擲,刀鞘飛去,銀白的刀身照出冰雪之光。
之前接過劉郁離名帖,去書房禀報的仆人意識到不妙。
來人請見使君,他卻因虔将軍的阻攔,沒有如實禀告,本以為讓對方明日前來,避開虔将軍就好,誰知竟會演變成了生死賭局?
再看虔将軍一見那把刀,如癡似傻,甚至願意拿一千精兵做賭注,便知此刀不凡。
對方攜重禮拜見,本該是一件賓主盡歡的好事,卻因虔将軍一時意氣成了如今局面,出了岔子,他小命休矣!
趁着馬文才與桓石虔交手之時,仆人悄悄遁走,朝着書房的方向一路狂奔,遠遠看到桓沖走出書房,當即高呼:“使君不好了!”
世家之人,哪怕是奴仆也要講究從容有度。仆人一副天塌了的模樣,桓沖怒斥道:“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仆人氣喘籲籲,“虔将軍同人動手……賭命!”
霎時間,桓沖臉色一黑。他不是擔心桓石虔的安全,而是覺得此舉太過張狂,三十多歲的人拿性命當賭注,豈是一個将軍該做的事。
見桓沖眉頭緊皺,仆人繼續說道:“還有一把刀……叫什麼斷江.......要換桓家一千精兵。”
一聽斷江,桓沖暗道一聲,糟了!同石虔動手的該不會是慕容垂吧?
同為冠軍将軍,桓沖不認為自己侄子是戰神慕容垂的對手。
提起衣擺就要疾跑,轉而想起了什麼,朝着仆人呵斥道:“還不快帶路!”
桓家以軍功興家,府中多設演武場,整個刺史府不是一般的大,一時間搞不清桓石虔是在哪裡同人動手。
等桓沖、仆人二人一路跑到庭院,遠遠地桓沖見到一個年輕人正在與侄子交手,确定不是慕容垂,松了一口氣。
腳步剛放慢幾分,就見之前一直被壓制的侄子,脖頸處多了一把寒光凜凜的寶刀。
隻一眼桓沖便認出那是斷江,也顧不得世家風度了,大聲叫道:“住手!”
馬文才沒有理會,手持斷江繼續架在桓石虔脖頸。金色的夕陽灑落在銀色的盔甲上,越發顯得他長身玉立,風神秀異。
眼神睥睨,孤傲似狼,恍如最肅殺的劍客,眨眼間便能取人性命。
劉郁離一見桓沖便知正主來了,手捧空着的錦盒,朝馬文才使了一個眼色。
馬文才不是笨人,挪開斷江,一轉身拿起地上的刀鞘,阖上後,将寶刀放到了錦盒之中。
桓石虔拳頭握緊,面紅耳赤,羞愧欲死。怎麼也沒想到在桓家軍中從無敵手的自己,有朝一日會被一個聞所未聞的毛頭小子打敗,還就在桓府之中,衆目睽睽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