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也謝謝您。”
老婦人對愛麗絲露出了個感激的笑容,中年男人皺了皺眉,也不好再說些什麼,便直接向她道了别,帶着老婦人離開了她的視野。
“咩——”
「它說它現在就想聽你給它念這些詩歌,愛麗絲。」
“等回去……”
“咩!”
看它這不斷搖頭的樣子,即使沒翻譯她也知道它的意思了。她正要說些什麼,卻忽然留意到走廊的另一頭傳出了什麼動靜。
她看過去,遠遠地、遠遠地和那個乘務員“凱文”對上了視線。此刻,他正好被好幾個列車上的治安人員撲倒了壓到身下,臉上的人皮已經被撕下了大半,露出他原本那張猙獰醜陋的臉來。
龍從她的袖口裡看到了這一切,問:「愛麗絲,你怎麼知道他是殺人犯?」
“他的臉上,有非常痛苦的哀号。”
或許是隔得太遠了,或許是魔法,那邊嘈雜的聲音傳不到她這頭,她感到自己正在看一出荒誕的默劇,于是說話的聲音也放得極輕:“如果那不是我的幻聽,就隻能是——”
亡靈。
她用力地閉上眼,再睜開時,那些治安人員已經帶走了他,走廊上恢複了原樣,仿佛剛才她看見的一切都隻是幻象。她莫名有點想吐,想了想,幹脆同意了羊的要求,走到車窗邊上随便翻開一頁,緩慢地給它念起了上面的詩句。
生命。
苦難。
愛。
這是這本詩集的主題。
讀着這些詩句,愛麗絲也有些理解了,為何那中年男人會說她的詩句悲苦,為何綿羊會流淚不止。
能用如此質樸的語言把苦難、生命與愛這個命題寫到這種程度——
愛麗絲低下頭,借着月光,看見小書上的作者名字:
裡尼思·約納特。
也許這不是會被這個時代接受的文字,但無論如何,她想,這個名字日後必然會留在萊瓦的文學史上的。
苦難與生命與愛啊。
她合上詩集,靠着車窗發呆。
或許對老婦人而言,愛是讓生命熬過苦難的動力,可對她而言,所謂的愛卻是損耗她生命的……
算了。
愛麗絲不再細想,撿起地上的牽繩,拍了拍羊頭說:“好了,念也念完了,我們回去吧,你也該餓了,乘務員給我們送來了烤羊排……啊。”
“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