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啧啧!都快揭不開鍋,如何又得罪了衙内?”
“如何是趙小娘子多事,分明是那李衙内一如既往……”
“讓讓!讓一讓!”
紫石街後巷,趙家門口,潘月郓哥兩人穿過擁嚷的人群,聽左鄰右舍你一言我一語,很快便将事情的前因後果拼湊了齊整。
四鄰口中尋釁滋事的李衙内原姓範、名多,後因京中上官樞密院副使、參知政事李恪認作義子,改姓為李。平日裡仗着義父寵愛,橫行鄉裡,作威作福,為首的愛調戲良家娘子。
趙家小娘子趙婉,今歲年方十八,鄰裡描述,生得真真人如其名。
——溫順和婉、顔婉如玉;平日裡友愛鄉鄰,縣上下素有佳名。
也不知何時何地為那橫行鄉裡的“李霸王”瞧見了真容,前日晚間,約莫亥時過半,一夥時常跟在李衙内後頭浪蕩鄉裡的閑漢懶漢突然圍在了趙家門口,大聲留下口信說,他們爺已讓人算過,兩日後的巳時三刻——便是當下——是個宜嫁娶的吉日,衙内會派人來,迎娶趙娘子過門。
若當真是知慕少艾、一見傾心,如此也不失為一樁美談,隻那李衙内……
鄰郡高家娘子,“過門”不足三月遭厭棄,而今已瘋瘋癫癫、浪蕩街頭;後巷郭家二娘,“成婚”不足兩月,不堪受辱隻身投了河……被李衙内相中的娘子,不論性子剛烈、婉娩,無一得善終。
是以李衙内于趙家“下聘”當晚——左鄰右舍皆能為作證——趙家母女二人抱頭痛哭了一整晚,天明方歇。
次日一早,便是潘月挎着茶果結識四鄰的當下,那夥閑漢果真擡來了一頂八成新的花轎。
進門一看,除了守在門口滿眼橫淚、兩鬓霜白的趙家娘,裡外哪還有趙家小娘子的影子?
于這夥狐假虎威、仗勢欺人的閑漢而言,耽擱些許功夫事小,丢了李衙内的臉面事大。
于是不顧三七二十一,閑漢們當堂抄起闆凳就砸!
锵啷哐當!!
潘月兩人抵達時,那夥閑漢已扛着木棍、啐着唾沫,大搖大擺揚長而去。
“……聽他幾個方才話裡的意思,趙婆若是不說出趙小娘子的去向,明兒個還要來?”
“可不是?!”
潘月側過身看。
應聲的是鄰巷的張大爺,雙手揣着兜,縮着脖,故作高深道:“李衙内平日作風,你幾個莫非不知?”
“啧啧!作孽!”
正前方是個顴骨高聳、面相刻薄的男子,鄰人喚他孫二郎。
“要我說,趙娘子平日裡看着溫順,今日所行真真欠妥!不孝!”
他朝斜側方輕啐一口,看着堂下的趙婆,口無遮攔道:“隻顧着自己逃命,卻将老母一人留在家中,那夥潑皮無賴,趙婆要如何應對?”
潘月順着他的目光望向趙家廊下。
春日的清晖穿過熙熙攘攘,将堂下切割成明暗相對的兩半。
光照處桌椅東倒西歪,昏晦裡簾幔搖搖欲墜;滿地碎瓷狼藉,衣物破敗,扔得到處都是……有娘子心下不忍,唏噓着想要上前,門前張望半晌,竟尋不見落足之處。
兩鬓霜白的趙家娘面目表情枯坐在明暗相間的角落,眼淚流幹,神色木然,仿佛一夕間老了十歲。
潘月正遲疑是否要“多管閑事”,“不孝”兩字隔着熙攘落入耳中,她隻覺心口重重一顫。
——仿佛昨日不容細思的悔意浩浩蕩蕩卷土重來。
仿佛前世的昨日裡,在她為離開大山而歡欣,為山外天地而雀躍時,被留在山裡的母親,每日過的是什麼日子?
是否也曾如趙家娘這般,整日枯坐在廊下,盼着她的出現?一日日期待,又一日日落空……
是否也曾被整日無所事事好事長舌的鄰裡團團圍住,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若非如此,兩年而已,母親的兩鬓何以染了霜?“金蓮”二字為何會被長舌婦們安在她頭上?
一線晴照掠經眼角,潘月微蹙着眉,眸光倏地一顫。
“郓哥,勞煩照看!”
“讓讓!讓一讓!”
她将茶果籃往郓哥手裡一塞,不顧左右側目,推搡着人群,直至趙婆面前。
“趙婆?”
她蹲下身,視線與她齊平,待對方擡眸望來,兩眼微微下彎,揉搓着趙婆仿佛樹皮似的手背,輕道:“外頭日照太盛,我扶你進裡間,可好?”
趙婆頂着渾濁的雙目細細打量她眉目,仿似從她眼睛裡看出些什麼,抿了抿下癟的唇,輕輕颔首道:“有勞娘子。”
“娘子是?”
“瞧着眼生!郓哥,是你帶來的?你家親戚?”
“啐!”
廊下你一言我一語,伴着春風徐徐而來。
潘月本不欲理會,直至孫二郎不忿而刻薄的聲音再次響起。
“你們瞧她那狐媚樣子,莫不是李衙内的舊相識,與那趙家娘子一樣,也是個不檢點的!”
趙婆搭着潘月的手驟然一頓,锵的一聲,腳下被踩裂的瓷盞發出分明又清晰的破裂聲。
潘月下意識回握住她的手,擡眼見她鬓發淩亂泫然欲泣模樣,心一沉。
“孫二伯!”
潘月攙着孫婆,背朝向外,盡力忽視那一道道自廊下投來的如有實質的視線,壓着聲音道:“管好自家門前雪,少管他人瓦上霜!”
“阿也!是個讀書識字的!”
仿似聽見了什麼笑話,孫二郎看向左右尋找着認同,很快雙手負後,捋着不存在的胡須,拿腔拿調道:“娘子記錯了,那兩句話是——’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
“孫二伯高才!”
潘月扶趙婆仔細坐穩在堂内,朝她笑了笑以示無妨,而後抽出她緊握着的手,轉頭看向幾乎水洩不通的門外。
忖度片刻,上前半步道:“晚輩看二伯與鄰裡相談甚歡,似相識已久?”
“這是自然!”
八字胡倏地一翹,孫二郎昂着鬥雞似的腦袋,滿臉得意洋洋道:“小娘子你初來乍到,不知情有可原;我孫家祖上便是陽谷縣人,誰人何時何地來的我陽谷縣,沒有我孫二郎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