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薄霧還未散盡,李家院子裡已經忙碌起來。
顧笙将最後一筐馍餅裝上車,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周蘭則小心翼翼地将那鍋熬了兩個時辰的鹵肉固定在馬車中央,濃郁的肉香在院子裡飄散。
李家沒有馬車,租用的是村裡李伯的馬車,每天支付十文錢,一天兩次,負責往返接送。
李永年早上隻吃了個冷饅頭果腹,這會兒聞着這股肉香味實在受不住,便走到院子外抽了幾口烤煙。
“笙哥兒,這肉夾馍真能賣出去嗎?”周蘭有些忐忑地問道,手指不自覺地絞着圍裙邊。
顧笙緊了緊肩上的背帶:“放心吧,我們的肉夾馍味道不差,價格也公道,應該會有生意的。”
李家一大早就鬧出的動靜,早已驚動了周圍的村民,此刻,門外已經聚集了幾個早起的村民,他們好奇地探頭張望。
王翠枝站在最前面,一雙三角眼滴溜溜地轉着,看到車上那口大鍋時,嘴角撇了撇:“喲,這是要把整個家當都搬去集市啊?”
顧笙權當沒聽見,轉身對送行的李父李母說:“叔,嬸子,放心吧,我和蘭哥兒會小心行事的。”
李明遠在一旁抿着嘴。
要不是他這條腿受了傷瘸了,作為家中的男性,此刻也不至于讓兩個哥兒去外出抛頭露面做營生。
秦麗芳将一個布包塞進顧笙手裡:“裡面是幾個煮雞蛋和馍,路上餓了吃。”
家裡的雞蛋向來珍貴,都是拿去換錢的,而今日,李母卻破例煮了四個,并且全部拿給了顧笙,顧笙緊緊地攥着那個布包。
馬車緩緩駛出村口時,太陽才剛剛爬上山頭。
李伯甩了個響鞭,老馬‘嘚嘚’地加快了腳步,顧笙回頭望去,隻見李倩站在村口的大槐樹下不停地揮手。
“大哥夫,笙哥兒——早點回來——”少女清脆的聲音淹沒在晨風裡。
山路蜿蜒向上,兩側的野花開得正盛。
李娥挎着竹籃走在前面,不時彎腰采下一朵蘑菇扔進籃中,李倩跟在後面,卻有些心不在焉,眼睛總往集市的方向瞟。
“倩丫頭,你再這樣魂不守舍的,蘑菇可都要被野兔吃光了。”李娥打趣道。
她比李倩大一歲,盡管兩人是堂姐妹,卻親如姐妹,平時總是無話不談,然而,此刻李娥卻真的不明白李倩為何顯得心不在焉了。
李倩臉一紅,趕緊蹲下身扒開草叢:“我才沒有呢。”
李娥走過來,“你呀......自從顧笙來了你們家以後,我發現你整個人都變得不一樣了,變得比以前更活潑開朗了一些,我覺得挺好的,你吧,以前那個性格,太悶了點。”
“笙哥兒真的很厲害!”李倩的眼睛亮了起來,“堂姐,你是不知道,他做的那個鮮味粉,連縣裡來的貨郎都說沒見過,還有那紅燒肉,我從來沒吃過那麼香的東西!”
李娥笑着搖頭:“我看你是被他的廚藝迷住了,怎麼...”她壓低聲音,“表哥當真不想把人娶進門?”
她覺得小叔一家除了修遠表哥外,都好像很喜歡顧笙。
要是顧笙做李家的夫郎,應該會沒人不同意。
當然,正主除外。
李倩輕輕搖了搖頭,她也不知道自己那讀書讀得快癡迷的二哥心裡是怎麼想的。
就在昨天,她還看見了村裡的獵戶李戈與顧笙二人有說有笑的,她擔心二哥再不表明心意,顧笙真的會被别人走!
“堂姐,我其實有些羨慕顧笙,他真的懂得很多,很厲害,你不知道,他才和大哥認了幾次字,就會算賬了,還知道那麼多新鮮玩意兒。
他還跟我聊了很多女兒家的事,說女孩不一定要怎樣怎樣...有些就連我娘都沒跟我說過。
我......我也想了很久,現在也想學認字,這樣就能幫着記賬了,或者做些别的活。”李倩說道。
李娥驚訝地看着堂妹:“你當真?老輩可是常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還不如讓嬸子幫你挑個好人家。”
“笙哥兒說那是屁話。”李倩學着顧笙的語氣,把李娥逗笑了,“他說城裡大戶人家的小姐都讀書識字呢。”
“可我們畢竟不是......”
“但我也想試一試。”李娥忽然正色道。
這一刻,李娥忽然感到,自己似乎與李倩産生了一絲距離。
---
鎮上,集市已經熱鬧起來。
顧笙找了個無人的攤位,向四周的商販細緻詢問了擺攤的各個環節,便去辦理了繳費手續。
“這位哥兒,你家攤販是做何營生的?”旁邊賣酸菜的薛大娘好奇地詢問道。
她看見顧笙兩個哥兒又是搬鍋又是架爐的,還有桌椅,陣仗好不大。
“嬸子,我們做吃食的,賣肉夾馍。”
肉夾馍是個啥吃食?
薛大娘好奇地張望了一會兒,聞着空氣中若有似無的異香,“這肉夾馍怎麼賣?”
“五文錢一個。”
天爺!這麼貴!當真有人願意花錢買?
這兩個年輕小哥兒到底會不會做生意哦,薛大娘急得欲言又止。
顧笙和周蘭剛把攤位支好,就吸引了不少人圍觀。
那鍋鹵肉散發出的香氣像是有形的鈎子,把路人的腳步都勾住了。
肉夾馍的攤子很快便支起來了,炭火一燒,鍋一熱,鹵肉的香氣漸漸飄散開來,引得路人頻頻側目。
“肉夾馍,新鮮出爐的肉夾馍!五文錢一個,實惠又美味!”顧笙扯着嗓子,開始叫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