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包一次餃子還能放到莊園裡,随吃随拿,于是兩人閑着沒事兒就包各種餡料的餃子,玉米、韭菜、白菜、胡蘿蔔、蘿蔔、雜菌、筍子、粉條等都可以和豬肉混在一起剁碎了包餃子,當然還有各種刺少肉多的魚類,攙着一點點肥豬肉包成餃子真是極美味,還有各種素餡的比如白菜雞蛋、雜菌雞蛋、韭菜雞蛋等等,自從小菜園有限的蔬菜收獲後,他們就不再單純地依靠莊園産出的茄子、白菜、胡蘿蔔過活,而是豐富了青菜的種類,吃不完的還能曬成菜幹,于是天天都有蔬菜吃。
這餃子除了包成元包狀、蛤蜊狀的水餃,還做成了小半個手掌大的蒸餃、拇指大的馄饨,若是哪天不想捏餃子了,還可以做成包子、燒麥、餡餅,也是因此,他們過年時油鹽醬醋等調味品的消耗巨大,幸好在過年前可以光明正大的補充物資,他們幾乎每周都要去公社的供銷社買上一大瓶的醬油、一大包鹽,油是買不了多少,但是他們可以在加工坊将大豆、花生榨成油,油色清亮無渣、香味濃郁且吃起來不腥,素菜裡點幾滴油也是極香的。
整個冬日,兩人除了在炕上窩着,就是坐在炕上包餃子,除了上廁所幾乎不出門,竈房的家夥式兒已經搬到這間站不下腳的屋裡,擺的整整齊齊,莊園裡的棚子除了挂些肉類、臘腸,又新添了幾排竹架,上邊放着一個個簡易的竹席,還帶着竹片茬子,打磨的不甚光滑,外觀也不好看,不過不影響使用就是了。
上下三四層的竹席上擺滿了白白胖胖的餃子、包子之類,餡餅則是直接烙熟了放在竹籃裡,因為費時間,所以做的不多,不想吃飯便可以來上兩個。
這些在加工坊裡也能做,隻不過樣式單一,餡料也隻有莊園産出的東西能做,比如經典的豬肉白菜餡餃子,不如他們自己做的花樣多,玩玩鬧鬧還能促進感情。
雖然累了點,但看着這棚子裡滿滿當當的家業,兩人就像是忙碌着準備過冬的小螞蟻一樣,滿足又自豪。這些東西都是簡單方便的,下水煮一下或者隔水蒸一下就能吃,好吃還頂飽,根本吃不膩,以後不想做飯了或者是農忙了就可以拿出來對付一口。
莊園系統裡的金币數量不是很多,靠着每日簽到的幾百根本不夠買種子、魚餌甚至一頭豬崽,他們隻能忍痛把收獲的東西賣掉一些,維持家用,現在賬上隻是可憐巴巴的幾千金币,今日份的種子買完就不剩什麼了。
還好貴一些的豬崽、奶牛要一周半月的才能出欄,不然一頭要幾百金币,賣多少糧食才買得起?
加工坊的加工費不算高,但加工過的食品都能賣上好價錢,因此兩人大多從這裡賺金币來開銷,因為費時間,所以除了一些基礎的面粉之類,做的甜品和零食基本都賣了,若不是倉庫裡讓人眼花缭亂的物資,真是要感歎一句入不敷出啊。
不管是小年,還是年夜飯,他們都擺滿了整整一桌子菜,能用的盤子碟子都裝滿,飯也不蒸了,菜都能吃到撐,若不是要煮幾個餃子應景兒,恐怕連一塊白面也找不着。
像是普通的四喜丸子、紅燒肉、糖醋排骨都已經不能滿足二人的胃口了,過年總要吃些新鮮東西,平日做的簡單,過年可得弄點不常吃的,雖然兩人廚藝一般,但是憑着大學幾年自己做飯的省錢經曆,家常菜根本不在話下,更别提用這麼好的食材,做不好吃根本不可能。
若不是當下時局如此,不能明目張膽的做買賣,兩人真恨不得去開個餐館,讓大家都見識一下他們的手藝,但心裡過把瘾也就罷了,還是安安穩穩的做個隐形富豪才靠譜。
年飯當然是吃完早飯就開始忙碌起來,兩人在莊園裡的加工坊分解了一頭奶牛,雖是産奶的牛,味道一點也不差,各個部位都分開存放,還得到了牛腸、牛百葉若幹,還有一張完整的牛皮,一對牛角,雖然花了上千的金币,但是一點也不浪費,真是物超所值。
有了這麼好的牛肉,當然是牛排、土豆西紅柿牛腩、蹄筋什麼的都安排起來,還有清淡一點的清蒸魚、粉蒸肉、魚羊鮮、烏雞湯等等,擺不下的還放在鍋裡,為了年飯,還榨了各種果汁、果酒,兩人的戰場也從炕上移到了原來的卧房,那一張大桌子才能放下所有的美食,一頓飯從種中午吃到晚上,熱了兩三道也沒吃完,隻得揉着肚子消消食,留作夜宵接着吃。
因為兩人都有些撐,往日愛的運動也暫停了,兩人互相揉着肚子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