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在西漢庖廚養娃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秋分已過,稻子抽出谷穗,牛脾山後頭亮起魚肚白,映着山谷裡綠油油間着金黃的稻田。

田邊土壟上,有一間草屋支立着,砌的泥牆,有些坑窪。

唯一的窗子還是一圈陶壇子口,因壇子裂了,那圈粗實的壇口便拿來做窗,圓洞洞的,透進些光亮,越顯出屋子的狹小。

裡頭就隻擱着一張闆床,鋪着泛黃卷邊的草席,上頭歪着隻瓦狗,缺了條腿,是撿的别家孩子不要的。

壁上挂着口輕飄飄的布袋,袋子沾了些糠灰。

裡頭最後一瓢糠,現下全在竈上的陶釜裡煮着,冒着熱煙。

——這是間挨着草屋,西南角的矮竈房,牆角的木桶有些漏水,打濕了滑實的泥地,舂碓長時間無米來舂,已經落了層灰。

竈是陳年的船頭陶竈,在吳楚這帶,家家戶戶流行用這類竈,形似半葉小船,陶制,有兩個火眼,一個用來放釜,另個可以放鬲,釜主要拿來燴煮;鬲一般拿來燒水,上面搭配甑子還可以蒸食,不過現在家裡僅有個陶釜,放鬲的火眼是空的。

和後世農村的竈不一樣,這竈身加上翹頭的煙囪,也才到大腿高。

季胥需要把腰彎下,才能攪釜裡的糠粥,别叫它糊底。

其實這個竈高,時人跪坐着操作才最合适。

但她還沒習慣這個姿勢。

就在昨夜,她剛穿到公元前的漢朝,原身長在牛脾鄉本固裡,三年前,也就是十二歲時,進縣城想找活計,不幸遭賊人略賣為奴,輾轉被扣在長安掖庭宮做舂米漿洗的粗使宮人。

直到兩個月前,北擊匈奴的捷報進京,龍心甚悅,一道免良诏大赦天下,原身恰好在名單内,得以放良歸家,和兩個妹妹相依為命,隻是不知怎的,回家後半個月的睡夢中,季胥穿了過來。

季胥消化完這個無法改變的事實,按照原身的生活軌迹起來做朝食。

這口老竈堵煙,季胥拿木棍捅了捅煙囪,膛肚裡的火才旺起來,把糠粥燒得咕嘟咕嘟響,季胥掰斷一把蕨菜,丢進裡邊,撒點家裡用碎瓦片盛着,僅有的調料,鹽。

一釜糠菜粥就做好了。

看着木膚膚的,實在叫人沒什麼食欲。

五歲的季珠倒是餓得咽咽口水,這是原身的小妹,穿着身苎麻布料的小褶褲,因為過于瘦,越發顯得褲腳肥大。

季珠乖巧擺好三隻豁口碗,三雙筷,家裡僅剩的餐具。

家裡也沒有食案,三姊妹就跪坐在陶竈邊圍着吃。

“阿姊,怎麼吃得這樣少?”八歲的季鳳呼呼喝完,看季胥碗裡還剩出半碗,覺得奇怪。

季胥實在咽不下喇嗓子的糠菜粥,隻推說:“肚子不餓,你和小珠分着吃吧。”

季鳳搖頭,把自己那隻碗倒扣上去,“會餓的,留着阿姊晚點吃。”

這樣一碗食物于她們來說也很珍貴。

想到屋裡空了的糠袋子,季鳳站起來說:“我去馮大家牧豬了。”

這是本固裡一家富戶,在自家山頭養有十餘頭豬,每天早晨放上山,傍晚要趕回豬圈,這份活一天能得一錢。

在鄉裡是極好的一份工,很多垂髫小兒争搶,畢竟在縣裡背糧,一天走百裡路,工錢也不超過七個錢,這還是成年大男大女的價,像那未滿十五的使女,主家嫌氣力小也不會雇的。

季鳳能得到這份活,還是因着季父小時候,曾在那家牧豬十來年的情分,加之上個牧童因弄丢豬被斷雇,十天前,季鳳正好補了這缺。

因此很珍惜,吃完朝食就趕去馮大家了。

季珠則在竈旁,把剩的不多的松球倒出來,騰出空筐籮,背在身後。

這筐籮背起來高出她的頭,瘦小的人兒歪頭望着季胥。

“走吧。”季胥便說,也如平常那般,拎了牆角一把柴刀,旁邊還有一把鐵鋤,兩樣是家裡僅有的鐵具。

她們倆要趁冬天來前,進山多拾點柴禾,這是三姊妹前些天在床上,湊聲商量的。

出了門,走在土壟上,季胥得以打量周圍的環境。

如今以“裡”劃分百姓生活的聚落,她們所在這個地方叫本固裡,臨山近水,土地還算肥沃,因而祖祖輩輩在這墾地定居下來,如今不大不小,總有五十多戶人家。

天蒙蒙的亮,遠處起了層霧,農田裡隐隐現着屋舍的輪廓,多是蘆葦、稻草或燈心草紮的房頂,如今炊煙都混作霧裡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