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在西漢庖廚養娃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隻見近處畎田裡,架着頂四阿頂式的木井棚,這是本固裡五十戶人家的吃水井,陶井壁上碎瓦片排刻成一道隸書:千秋萬世,長宜子孫。

這會,就有婦人擔着空木桶,向井邊打水,大多梳着利索的發髻,别着根木簪子,穿着或白或灰的短襦,腰間系着塊蔽膝,褲腳肥大,走路時扁擔吱呀呀叫喚。

季胥沒有過多打量惹人懷疑,不過她能察着大家夥兒對自個兒的注視,也是,原身失蹤三年,乍一回來個個都新奇的很。

“瞧瞧,這是幾年前被縣裡賊子拐走的胥小女?晃眼長成大女了,看着倒比以前還瘦。”

看着漸遠的背影,水井旁七嘴八舌的。

說起三年前這事,大家都還有印象。

當初季家分家,在本固裡可謂鬧得沸沸揚揚,這做君舅君姑的心眼偏到胳肢窩了,因大兒媳金氏生了男丁,做君舅的臨終前,便将一堂兩内的,帶小院兒的瓦房,并二十畝地全數分給大房。

二兒媳田氏生了三個女娘,便隻分得隔壁一間草屋,這一對比,别提多寒酸。

屋漏偏逢連夜雨,分家沒多久,二房的季貴,也就是田氏的男人,想掙這臉面,盡快蓋一棟瓦房,便去給人代役來錢,不料意外丢了性命。

留下寡母田氏獨自拉扯三個女兒,她大女兒季胥那時雖才十二歲,卻也很懂事,獨去縣城,欲找份活計補貼家用,沒曾想途中遇上賊人,将她給略賣了。

說起這田氏,自嫁來就是個要強争勝的性子,換做一般人,接連的喪夫失女,哪還活的下去,她倒撐住了,隻咬緊牙關,說要把大女尋回來。

“是她,當初田氏這寡母把周邊幾個縣找遍了,誰成想她被賣去長安皇城裡?還能活着回來,算她命大。”

“這胥女,在宮裡那富貴窩做活,怕是攢了不少銀錢……可惜咯,田氏半年前聽着信從沔水上長安尋她,結果漕船翻了,連屍身都喂了魚,沒的福享。”

“錢?半月前回家來就隻一身麻布衣裳、一雙草鞋。”

“我路過瞧了瞧,她家且還吃糠呢。”

“就是,做三年奴隸能有什麼錢,還是咱這樣的編戶齊民好。”

“廖嬸子,趕巧你家廣宗在說新婦?我看這胥女家窮,定能給你省點彩禮!許她三斛稻谷,她保準做你家新婦!”說話的是王麻子,他早年偷過田氏種的胡瓜,被田氏揪住,從地裡撕打到路邊,被好些人看笑話。

豆苗裡的婦人直起腰,巾子擦擦汗,白那王麻子一眼,“娶她還得養她妹妹兩張嘴,我可不做這賠本親事,把我家給帶累窮了。”

**

走了大約兩裡路,田地漸少,她們來到牛脾山的一座山頭,牛脾山因形似牛脾得名,分大小百餘山頭,有些是早在老一輩那就有主的;有些則是屬于鄉裡資産,本鄉的都能來伐砍拾薪。這座山頭屬于後者。

沿着踩出來的山路往深走,季珠就時而蹲下撿松球,不一會兒就撿了半筐。

季胥卻沒砍柴,而是對着一叢毛竹打量。

“阿姊,竹子不耐燒。”季珠以為她要砍竹做柴,因此說道。

以為季胥是剛歸家所以忘了,“松樹耐燒。”

她如今五歲,常在外面挖野菜拾薪,瘦小的臉蛋曬得瓦黑,五官分明,眨巴眨巴眼,望着季胥,疑惑的模樣。

“不拿來燒,拿來編東西。”這樣好的竹子拿來燒就太可惜了。

她奶奶總廚退休後,賦閑在家會做篾工消磨時間,她從酒店餐廳下班,常給老太太遞工具打下手,也懂一些,現在正好編了來換點錢。

原身的阿母是半年前翻船落水而亡的,這半年來,兩個妹妹靠着鄉裡富戶偶爾施豆粥救濟,再不時拿家當和鄉民換些糠和鹽巴,加上自己找的野菜,吃一頓餓一頓的,勉強度日,如今都是營養不良的幹瘦模樣。

原身也是,被賣在掖庭宮做奴三年,那骨頭,季胥自己摸着都硌手。

家裡不能再吃糠了,需要油水。

這叢毛竹是背陰處的陰山竹,皮青、枝葉茂盛,粗細不一。

這挑竹子也有講究,太老則質脆、發硬;太細的那竹節還有白粉,不夠韌,也不行。

要挑那年份在兩年左右,表皮青翠,枝幹修長,厚度适中的,用來破篾、編織,最為合适。

她隻挑到三根合适的,利落砍下,削去竹枝,竹枝也都堆在一旁,待會帶回去可以紮掃帚。

砍完竹,她才又去找些枯死的松樹來砍,林子裡傳出柴刀的伐木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