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回到村裡,兩人聽到二叔二嬸說村長通知全村人都去祠堂:“聽說縣衙來人了。”
“咱們村發生命案了?還是有罪犯跑到咱們村藏起來了?”顧安知問二叔。
“你想多了,是朝廷發現了新的糧食,要求每個縣都要種多少畝,還有規定的産量,官府為了完成上頭的命令,來咱們村叫咱們種呢。”二叔跟顧安知說,“以前你傻,可能不記得了,他們來了三次了,但是沒人愛種。”
“是什麼糧食?為什麼沒人種?”顧安知問。
“聽說是什麼紅薯,二十文錢一鬥的價格賣給咱們,若是産量翻倍,朝廷則以三十文一鬥的價格收購,種幾畝地,還給免除幾畝地的稅。”阮白泠以前也聽說過,隻不過他們家爹娘身體不好,他們兩個哥兒今年也要嫁人了,家裡一共兩畝地,爹娘種糧食都忙不過來,哪裡有多餘的地種這些沒有種過的東西,能長出來就不錯了,哪裡還敢說自己能翻倍。
“紅薯,這可是個好東西,這麼好的政策,為什麼來了三次都沒有人種?”顧安知還以為大家得搶着種呢,現在沒人也好,沒人跟他搶了,不如自己全買回來種上。
現在麥子價格一百文一鬥,一鬥差不多有三十斤,而三十斤的紅薯就隻要二十文錢,朝廷還以三十文的價格收上去,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而且一顆紅薯的就能種出一大串紅薯,可不是翻一兩倍那麼簡單,說不準是十幾倍。
他穿越前,看過自己外婆種過紅薯,家裡雖然有錢了,但是老人家還保留着種地的習慣,在别墅的院子裡開了一片菜地。
這紅薯種植方法跟種土豆還不一樣,土豆是切成塊,放進土裡自己就長了,紅薯則要麻煩一些,需要先讓紅薯發芽長出紅薯藤,然後将滕掰下來,種植進土裡。
一顆紅薯至少能發五六顆芽,多則七八顆,一個紅薯就算種五顆滕,五個紅薯藤長大了,能結一大串,至少得有三四個大的吧,五個滕至少結十五個紅薯,那就是十五倍的産量!
發财了!
就算朝廷不收那麼多,冬天也可以賣烤紅薯,或者做點心、做粉條,當糧食自己吃,也比買糧食吃劃算,正好他們家窮,這是上天給他們解了燃眉之急啊!
阮白泠看他表情,猜到他想種:“咱們家沒有多餘的地了,就連菜地也種滿了。”
“沒事,可以開荒地。”顧安知在春種的時候聽其他村民聊起過,朝廷鼓勵開荒地,開了荒地,上報給村長,村長統一到官府寫一封地契文書。
“村裡的好地都讓大家占了,再說開出來的荒地也得養一養才行。而且現在草都長出來了,還要先除草……”阮白泠心說怪不得顧安知不讓他做鹵下水了,現在他也不想讓顧安知開荒種紅薯。
二叔也勸他:“這紅薯産量如何,是從樹上結下來的還是像西瓜一樣結出來的誰也不知道,如果種不明白,全死了,不僅不會減免賦稅,還要補覺二十文一鬥的錢,而且這紅薯可是朝廷發下來的,如果種不好,萬一官府怪罪下來可怎麼辦?咱們小老百姓最怕跟官府有牽連了。”
顧安知心說怪不得沒人敢種了,一聽補錢,那不是要了大家得命麼?一個沒種過的東西,竟然還要人補錢,到底是哪個大官一拍腦袋想出來的馊主意?
估計是怕大家以二十文錢的價格買走,然後自己吃了,所以才提出補錢的事。
但是朝廷如果聰明點,應當先找試點免費發放紅薯,鼓勵種植,種多了之後推廣,讓全國都知道這紅薯的味道、産量,百姓們口口相傳,看到别人種的多了,賺了錢了,自然就會跟風種植,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還要賠錢,誰敢貿然嘗試。
“咱們家還有多少錢?能不能借我一錢銀子,我買十鬥回來。”顧安知有些激動。
“十鬥?三百斤紅薯?咱們兩個能種過來嗎?而且官府的人也沒有十鬥。”阮白泠感覺他又犯傻了。
而且二錢銀子,都能租一個月的攤位了。
今天買了肉、雞蛋、鴨蛋還有黃豆,花了将近一錢銀子,這段日子賺了三錢銀子,現在手裡頭有兩錢銀子,加上過兩天去縣城賺的一錢,也不過三錢銀子。
一錢先租一個月的攤位,再買些麥子磨面做涼皮,剩下一錢留在手裡用作生活費和以備不時之需,若是被顧安知買了紅薯,那家裡就沒有錢了。
更何況,若是種壞了,等到秋收,還要補錢上去,他們的涼皮生意能不能賺錢都是兩說,萬一到時候交不上去,還不得被官府抓走,關進大牢!
到了祠堂門口,官差面前隻擺放了三鬥紅薯,農官還在勸說村民們種植,軟的不行來硬的,給村長施壓:“其他村子都種了,偏偏你們村一鬥都不種,這是成心讓縣老爺不痛快啊。”
村長冷汗都下來了,心說不如自己家種了算了,别為難村民了。
陸遠之也想種,他們家雖然沒有能種地的勞動力了,但是可以花錢雇人,若是種的好了,說不準以後考中了,面聖的時候還能提一嘴,在皇上那留個印象。
“我全都要了!”顧安知高喊一聲,村民們趕忙讓開一條路,想着這個大怨種種了,就不能讓他們種了!
“你全都要?這九十斤,你們家有這麼多地可以種?”農官問他,“你家有幾口人,幾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