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
前幾天阮白泠生病,顧安知給他請大夫的時候,發現村裡的大夫家裡有不少藥材,大夫不僅上山采藥,還有藥田,專門種藥,而且縣城裡的許多家藥房都是從他這裡拿藥,價格比縣城裡便宜許多。
顧安知算了一下價格,他們那一大鍋鹵下水用三十文的藥材,但是在村裡賣,十八/九文錢就差不多能拿到了。
他再把這些調料用紗布縫起來,煮的時候就直接扔進鍋裡特别方便。
他做了家庭版的,普通人家的鍋一包就夠,大一些的鍋兩三包,看鍋的大小放料。
本來他們家的鹵下水就非常的出名,以前很多人來買,集市上買東西的人也多,還有各家酒樓或者餐館的夥計來買菜買食材,他這個料包一出,瞬間就圍上來了不少人瞧熱鬧。
顧安知倒是很熱心的跟他們講解用法,并且跟他們說,無論是鹵下水還是鹵肉、炖肉都可以,比如家裡炖排骨或者炖肘子,丢進去一個就行,再加上平日裡的鹽、醬油這些,就可以了。
不少吃過鹵下水的人都搶着買個一兩包回去試試,想着七文錢隻能買一小碗鹵下水,可是買了調料回去能做一大鍋,想吃多少吃多少,要是冬天買回去了更好,天氣冷了,一下子做一大鍋,然後凍起來,想什麼時候吃,就切一份下來熱上,省去了次次洗下水的時間了。
還有些想做小買賣的,想着買一些回去,做了鹵下水,挑着擔子去吆喝着賣。
也有一些餐館看了覺得不錯,既然他說能炖肉,能炖排骨炖肘子,那就買回去試試,要是好吃,可以改良一下飯館裡的菜。
之前有個嬸子隔幾天就來他們攤位上買一份鹵下水回去給相公吃,今天看到顧安知在賣料包,還賣處理好的下水。
這幾天鹵下水總會剩下,他們決定少煮一些,隻煮以前的三分之二那麼多,然後剩下的一些下水賣掉。
那嬸子把下水和料包都賣了一份回去。
他們家男人正在家等着這份鹵下水呢,看到她買回來的是生的,有些生氣:“我五六天才吃一回,這都不行?每次我都舍不得吃大份的,吃小份的,沒吃夠也忍着,就嘗嘗味算了,結果這點愛好都不能有了?”
他兒子也忍不住抱怨:“娘,你做的哪有賣的好吃,你煮的下水又腥又膩,糟蹋東西。”
“我在他們家買了鹵料,才花了十文錢,能做一大鍋呢,讓你們過個瘾。而且這個下水自家洗起來麻煩,可他們家賣的是洗好的,省錢省事。”嬸子解釋。
“他們還能這麼便宜就把配方賣給你?你肯定上當了!”父子倆忍不住怪她亂花錢,“還是退了去吧。”
“我可不去,大老遠的買回來了,總得讓我試試。”嬸子被他們倆念叨了之後,也覺得自己剛才一時沖動被人忽悠了,可是買都買回來了,又被他們說了一頓,退回去太沒面子了,就硬着頭皮做了。
等鹵好了,香味飄散出來,全家人都圍到了鍋邊來。
他們嘗了一下味道,雖然有一些差别,是手藝不如阮白泠好,但是自己做能做出這個味道來,已經非常不錯了。
“他們還真把配方給賣了,為什麼這麼想不開?”男人問嬸子。
嬸子說:“我聽說他們那個市集上另外一個攤子把他們的配方給偷了,他們幹脆就直接把配方賣了。”
“魚死網破是不是?誰也别想好過,這老闆還挺有魄力的。”男人忍不住給顧安知豎拇指,“沒想到我還能過上一日三頓都能吃鹵下水的日子了。”
“那老闆說還能炖肉,炖排骨,下次咱們試試。”嬸子說。
“那你趕緊去多買點,免得以後他不賣了。而且這鹵汁拌面條也好吃,咱們多買點做面條賣。”這大叔是賣肥腸面的,之前他第一次吃鹵下水的時候,他還想,都是做下水的,為啥人家的這麼好吃,現在可以去顧安知那邊買料,然後給自己的小攤位上多加一個鹵肥腸面!
其他小飯館也買回去做炖肉,炖排骨,加上這鹵料,許多食客都說這炖肉炖菜更好吃了,回頭客也多了。
那些飯館的老闆将料包拆看看了看,發現這料包裡面是一些藥材,去試着買了一些回來,發現藥房自己買并不比顧安知那邊買便宜,就算按照顧安知的配比來,也做不出一模一樣的味道。不如去顧安知那邊買。
一些眼尖的酒樓廚子發現了料包裡的味精,他們看着這些小顆粒,嘗了一下,發現非常的鮮,這個就算是炒菜或者是做湯放上一些,也非常好吃。
“他們家的蛋花湯難道就是放了這個?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幾個大廚圍在一起研究了老半天,也沒有研究出來。
顧安知覺得打死他們也不能在短時間内把味精和麥子聯系到一起去。
果然,沒過多久就有飯館老闆或者酒樓的老闆來找他買味精。
他的目的就是賣味精,從第一天賣料包的時候,他就讓二叔二嬸一家幫忙做味精了,二叔二嬸一家四口正好能組成一個小型作坊,又是自家人,非常放心,而且還能讓二叔二嬸家賺到錢,一舉兩得。
最後一步,顧安知都是自己來的。
那些包鹵料的紗布包是找阮白泠的爹娘幫忙縫的,他們也幫着裝一下料包。
阮白泠的爹娘聽到倆孩子要做這個調料生意,自然願意幫忙,顧安知說給他們工錢,他們擔心兩個孩子創業初期不容易,還不想收錢。
顧安知說他們不要錢,就不找他們了,他們才不再推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