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探不出她身上的一絲魔氣。白玦暗忖,戰術性喝茶,“有古籍記載:仙妖靈力可用于淨化入體魔氣,可惜沒說這靈力該以何種方式獲得并被使用。但也許這是一條線索。”
“多謝神尊提點。”蕪浣不慌不忙說,“說起這魔氣,蕪浣有一憂要禀告神尊:近百年來三界的不太平還與地宮煞氣流入人間有關。”
白玦英目輕擡。
“這煞氣原由鎮魂塔鎮于人界地宮,保佑人間太平安甯,隻是百年前鎮魂塔為清池宮後池借走,緻地宮煞氣流入人間。好在她自請入神隐山,以自身靈力淨化人間煞氣百年。如今後池離開神隐山,人間是否仍殘留煞氣亦未可知。”
“是否足百年?”
“已近百年。”
本尊改日到人間走走。”
“神尊心系民生,乃三界之大幸。
“鎮魂塔今何在?”
“清池宮華淨池。”
“或是落于梧桐樹林。本尊覺醒當日朦胧中似見一塔。不知景昭可見到?”白玦側頭問立于身旁的景昭。
景昭急忙行到殿下,“神尊恕罪,當時景昭心系神尊安危,并未留意。”
“不知者不罪。”白玦捏起茶杯,轉眼向蕪浣,“若鎮魂塔真落于梧桐林中,你可知為何?”
“蕪浣不知。”
“那後池為何借鎮魂塔置于華淨池?”
“據查,後池是想喚醒清池宮的一名神君。神尊當年隕落之時未有人界,可能有所不知。若将這鎮魂塔與妖界的聚妖幡、天宮的聚靈珠三物彙齊,再将沉睡軀體孕育其中便能重聚靈力,助其覺醒。”
“人界妖界天界?倒是哪邊都惹上了。”
“聚靈珠于天宮而言倒也不是稀奇之物,當年暮光便大方借予她。隻是那聚妖幡是妖界寶物,輕易取不得。當年三界流傳兩種說法:一說是被借予的,一說是被盜了。”
“何人借予?”
“妖神淨淵。”
“天啟?”
“神尊知道了?神尊已見過妖神?”
白玦隻飲茶,不置一語。
“如今妖神潛伏妖界,禍害三界。說起來,妖神當年還是神尊親手所誅。”
“你這是何意?”
“蕪浣隻是有疑惑,不知天啟為何死而複生。”
“天啟乃滅世之徒,人神共誅,隻是當年本尊元氣大傷,才讓他僥幸留了一絲神識,也未可知。”
“原來如此。”
“如今已過六萬年,若還有人膽敢為滅世之事,本尊亦如當年手刃于他。此外,若有人為一己私欲為禍三界,本尊也絕不輕饒。”
母女對視,拜于殿下,“神尊英明。”
“仙族也好,妖族也罷,皆不是禍事之源頭,其禍端……”白玦放下茶杯,不緊不慢,立于殿上,“無非‘人心’二字。”
“本尊忽想辟谷一段時日,聽景昭說剛備了晚膳,你們自便。”
——————
【就想給五環一個下馬威!】
【真不知道劇版裡後池在神隐山是多少年,本文私設近百年。】
【有伏筆,大家看出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