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玫瑰之鏡:高嶺之花僞造記憶後 > 第63章 Chapter 56·鏡像

第63章 Chapter 56·鏡像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時敬之煩不勝煩。

他呆愣愣地看了好一會兒,又遇到了那個女人。

對方也看到了他,在原地躊躇一會兒,向他這邊走過來。

“你還……”對方用溫柔的輕柔語調問他:“你還好嗎?”

時敬之低頭坐着,聞言沖她笑笑,然後他撐不住了似的,一臉凄然:“我沒有家啦。”

說完了,他好像才發現不合适,又解釋說:“我爸爸媽媽,也是老師。但是這麼說,也不全對,他們做的工作很多,現在的人都要身兼數職,他們是研究員,大學講師,前線清掃變異動植物的軍官,他們還去大山裡支教……”可是他說完了,對方也沒什麼特别劇烈的反應,沒指責沒露出奇怪的眼神,時敬之反而覺得更加不自在了,他忍不住繼續解釋:“我好像…!我好像天生會親近當老師的人,因為我見過太多了,我身邊全是這些人,不管是文職,武職,我……”他低落地笑起來,有點腼腆:“我也不知道怎麼說。”

對方露出恍然的表情,坐到他身邊,和他并排看着遠處:“不要緊張,孩子,沒有關系。”

時敬之沉默了好一會兒,突然低聲說:“你和我的一個長輩特别像。”

“每次我說我不開心,都會挨罵,但是那個長輩不罵我,會問問我,你還好嗎。”他臉上的肌肉忽然驚動般抽搐,時敬之很想露出友好的笑容,可他實在笑不出來,嘗試好久也像是在哭:“對不起……對不起…我好失禮…”

對方隻是攬住了他的肩膀,時敬之渾身一僵。緊接着他快速地說:“我其實就是想找個人說說話,但是又不知道跟誰說,反正你不認識我,那我就跟你說了,說了你也别罵我。”他一直這樣恍恍惚惚的,可是對方也不煩,隻是輕輕歎了口氣,更加用力地把他攬在懷中。

時敬之眼睛一熱,突然望着眼前的地面說:“我有一次…我爸爸媽媽吵架,他們每次吵架都冷戰,我特别害怕,因為冷戰了,他們就不在一起吃飯。我媽媽隻做兩個人的飯。”

“我媽媽做飯很好吃,我爸爸做飯很難吃,我特别害怕我爸爸先做飯,因為我爸爸喜歡一家人一起吃飯,但是我媽媽從來不會來,都是我陪他一起吃,可是又吃不下去。他吃飯的時候,管我特别多,總讓我多吃,長身體,不可以挑食,因為挑食就是不感恩,所以我一直吃很多很多我不喜歡吃的東西……”

他忽然愣住,看到對方不解的眼神。

原來是不喜歡。

“原來…”時敬之突然流出眼淚,“原來我不喜歡……”

對方露出了心疼的憐憫,他在那種目光中淚意更濃,又狼狽不堪地抹着淚水,快速道:“可是我還要留出一半肚子,陪我媽媽吃飯。我怕我媽媽感到孤單,就像是我站在我爸爸那邊欺負她一樣……媽媽很節儉,所以不管她做多少我都要吃下去全部吃完,但是我真的……我有時候吃不下了……”

“我這樣吃了很多年。”時敬之無助又脆弱,哽咽道:“後來有一次……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了,我和爸爸說你們可不可以不吵架了…每次你們這樣我都特别害怕吃飯,我不想吃飯因為氣氛很壓抑我每次吃很多我吃了肚子不舒服……可是……”

“可是……”女人看到他突然露出一種非常驚懼的表情,全身肌肉緊繃,不停發抖:“我爸爸罵我,他吼我…誰逼着你吃了?!你不會不吃?!”他說完了,又壓抑地忍住了,隻是聳着肩膀低頭,安靜坐着。

女人一臉焦急,不停撫摸他的背部:“不是你的錯!”

時敬之看着地面,劇烈顫抖着身體。

女人重複:“不是你的錯!”

時敬之搖了搖頭,他咽下唾沫,擦了擦眼睛,可是眼淚繼續流了出來。

女人還是說:“不是你的錯!”她說:“聽到了嗎?!孩子!不是你的錯!”

時敬之很排斥:“别鬧了……!”

“不是你的錯!”對方猛然打斷他。

時敬之一直低着頭,女人去拉他,他猶猶豫豫,不可置信地被人掰過臉,他懵懂看向她,一臉懷疑不定:“求你…求求你…不要,不要開玩笑……”

“不是你的錯!”她看着他淚流滿面的臉說。

他也看到了她眼角閃爍的光暈,然後它們争先恐後地從那雙美麗的眼睛中滑落。

“不是你的錯。”女人哽咽着,把他輕輕擁在懷中。

時敬之茫然無措地透過她的肩膀望向大海,淚水滑落他瘦削的下巴,淌進對方的脖頸中,他劇烈喘息一聲,嘴裡發出了嗚嗚咽咽。

“不是……”時敬之乞讨般,哀求道:“不是我的錯…?”

他聲音沙啞,透着濃重的鼻音。

女人突然捉緊他的肩膀,堅定不移地看着他:“不是你的錯!不是!你要記住!不是你的錯!”

時敬之目光閃爍,他很想逃,可是突然被女人緊緊抱住。

寂靜的海岸邊,一開始隻是傳出抽泣聲,後來是壓抑幽怨的哭泣,時敬之聽着自己發出的哭音,突然歇斯底裡地放聲大哭起來。

*

不是我的錯。

時敬之似乎被安撫了一點點。

接下來的日子裡,他變得稍微平靜了一點。他開始留意身邊的花鳥魚蟲,也對着風浪和海風吹過的海島表示出某些欣賞。他甚至經常抽空和老師待在一起聊天。雖然他還是很低落,也沒什麼表情,但是開始說那種很大段的話。

“多年前的人機戰役中,人類為什麼會失敗?關于這個問題的争論,如果從AI誕生之日開始算,已經持續上百年,如果打開曆史書籍,翻到‘喧嘩時代’,人們會驚訝于科技文明的發展與繁榮。但止步于此遠遠不夠,我們還要追根溯源,不懂古典文明談何現代社會?”

“…曆史總是相似的。在中世紀前期,也就是古典文明過渡到現代文明的這個時期,羅馬帝國滅亡,文藝複興開始。關于這個時間段,人們愛稱它為黑暗時代,當然,後來學者們摒棄了這個詞,他們無法接受任何帶有貶義的詞語。這一時期被蠻荒與戰争充斥,宮殿被摧毀,城市衰落,而希臘文字停止記錄,所以很長時間内人類對此了解甚少。最終基督教取得輝煌的勝利,可是城市中的人們又開始不滿神權壓制,反叛的教徒們再次唱起了黑暗時代的《荷馬史詩》以做反抗。”

“人機戰争激烈角逐的七十年代又被稱為喧嘩時代,在此之前是‘網絡時代’,又被稱為‘視覺文化時代’,信息網與大數據使地球人類的生活更加便捷,人們也認為自己距離現代社會的追求‘民主、自由、法制、科學、平等’更近了一步。至于現代社會的曆史進程,舉幾個例子,法國大革命、萊克星頓的槍聲、拉丁美洲力圖發展停滞半個多世紀的國民經濟避免成為死亡中心…如果打開中華民國——别笑我……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不知道這些古老的詞—時期的考試卷,我們會發現大學自主招生的考題在很大程度上關乎時政與讀書,‘自東北失陷以來開發西北之說甚嚣塵上,試就地形、氣候、産業、移民諸端比較東北西北之異同。’‘…本國社會問題究在人口太少,抑在人口太多而教育程度太低,生産能力太弱?其解決之道究在獎勵生育,抑應發展教育,提高生産技能?’——以往的發言與文化領導權僅握在少數人手中,他們大多是知識分子、商人或官員,而當網絡時代來臨,人們欣喜地發現,傳統媒體的制霸時代已經結束,民間輿論場同頻共振,往往成為社會熱點的始發地,并能夠對官方輿論場産生威懾力。相比自上而下的官方輿論,民間輿論更加意見多元,自下而上推動法案頒布。當媒體與輿論的任務相繼完成,網絡娛樂的功能凸顯,相關調查顯示,群衆更加關注小道消息與負面新聞,這沒有什麼,八卦是人類的天性,而當健康的娛樂工業體制成規模化,人們迎來了‘喧嘩時代’。”

“……關于本時期AI臨界點的問題争論早已持續上百年,臨界點問題,并不是整個社會與公衆是否關注、政治家是否為此發生聲、科學家有沒有獲得前沿技術的問題,這些領域的問題都已經不算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AI研究的學科本身。嚴肅領域當中,相關人員隻有掌握了最為準确的信息,學科内部才能保有安全感。科學家需要的是安靜的研究環境,而不是病毒一般的公衆視線。”

他自己說着說着,卻又停了,“…是不是很無聊?”

老師摸摸他的肩膀,目光堅定:“不要自我懷疑!”

時敬之愣住了。他滿心戒備,又滿心空白,上一秒極度渴求,下一秒無比厭煩,這些情緒已經完全束縛了他,他解脫不了。

“我太寂寞了。”時敬之低落地說:“我感覺……好像隻有你懂我,老師。”

而不管他怎麼說,老師都是一副溫柔又寬容的模樣。她總是說:“沒有關系,孩子,我們可以下次繼續聊。”

然而也沒有多久,時敬之吃了頓飯的功夫,他又忍不住走出門,和女人一起聊天。

“當時存在一種言論,‘人類最為接近上帝的時候,就是機器自我覺醒的時候。亞當與夏娃是人類之祖,而人類最終挑戰了上帝。’盡管人類戰敗,但他們最終制造出了超智慧AI。曆史上不都是這樣嗎?後輩總是在追随先輩的腳步,在某一刻對他進行反叛,又在冥冥中重複他的老路。人類隻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他們并不光榮,可也不是屈辱的失敗者。”時敬之說着說着,自己卻愣住了。

老師似乎聽懂了他的話,”機器擁有了自主意識,自身制造的速度遠大于人類,它們殘忍,強大,暴力。當文明對上蠻荒,人類必然毀于機器。所以這是人類戰敗的原因嗎?”

“不,不對!”時敬之高聲反駁:“神從來不會庇佑誰。人類應該依靠自己,人類也可以允許自己的失敗。”

他這樣說着,但是好像說不明白,于是改口:“老師,我再想想,我們可不可以說點别的?”

“孩子,你很痛苦。”女人用一種溫柔的目光看他:“不要逼自己。”

“我沒有。”時敬之低聲說。

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就想到什麼,說着什麼。

“我…我也不知道說什麼。”

“我以前的人生,都是在上學,工作,我爸爸媽媽不喜歡我遠走,就讓我回家,我不願意也不行。可是他們總是吵架。”

“我特别小的時候,我爸爸從來沒時間看我。有一次他在山裡,和别人打架,結果整個村子的人都罵我們。我那個時候覺的特别憋屈,我爸爸要帶我們出山,我媽媽不同意。”

“然後他們又吵架了,我好煩。”

“我特别讨厭他們吵架。”時敬之輕聲說:“你見過虛拟系統嗎?老師?”

女人不解。

時敬之很無聊地介紹:“就是一種電子輔助工具,可以用來掃盲和科普。我爸爸媽媽都算是最早的那批研究員吧。”

女人露出訝異的神情。而時敬之接下來的話讓她更加震驚:“但是其實沒什麼用。”

“我上小學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回家讨論工作,我聽過特别多的故事。他們帶的學生,有很多先天不足的小孩,幾乎每個班都十幾個,他們不會寫數字,拼音,字母,比劃,更不要提自己的名字,他們沒辦法區分語音語調。”

“有一次,我媽媽帶着一個小男孩寫他的名字,整整寫了一個星期,他還是不會。再後來,他們要學着寫議論文,他們實在不會寫,我媽媽就讓他們抄前面的閱讀理解題目裡的文章,但是還是不行,因為不可能每次文章和作文題是同一種類型。他們如果達不到考核線,他們就沒辦法上學。”

“更不要提和他們一起競争的人。我們的世界上有超級城市,有鄉村,有城鎮,超級城市的天之驕子上私立學校,學馬術和圍棋,或者直接住在莊園裡,從不參加集體活動。但是我爸爸和我媽媽帶過的小孩,很多都是在汽車學院裡,上午九點上學,下午兩點上學,每天在街上閑逛,打架,去小旅館開房,那些年裡,我媽媽經常帶着女學生去醫院打胎,因為她們都不懂保護自己。有一次,一個十三歲的女孩子去酒店,被她爸爸發現了,她爸爸趕來的時候,她急着跑,可是她男朋友連打車費都不給她,她自己掏的錢,那些錢是她偷同學的。”時敬之低聲說:“是二十六塊錢。我記得很清楚。”

“還有一次,一個女孩子肚子痛,我爸爸背着她下山,去診所裡打針,她其實來月經了,但是她不懂。”

“但是我回家以後和周圍的人說了,說你看我們這邊,衛生用品都是免費發放的,為了所謂的平等用超出實際的預算來滿足公民期望,大量花費财政收入,又懶又蠢,人們不珍惜,每年财政支出那麼大特别浪費。我說你們知道有的人連一片衛生用品都買不起嗎?她們用樹葉,用草紙,然後他們又罵我。”

“我總是能聽到好多這樣的故事,好多好多這種人生,他們距離我很遠,也距離我很近。我特别小的時候,不怎麼會走路,我媽媽抱着我去家訪,我能記住他們的屋子,公雞會飛上樹,他們的破房子裡有房梁,竈台,他們就把鍋、魚肉還有辣椒米面全都挂在房梁上,我覺得特别奇葩,但是我又很難過。說實在的,聽了他們的故事以後,我好像也沒辦法非常心安理得地在學校裡當個很驕傲的、無憂無慮的人,我會覺得我的一切都是偷來的,我隻是,比較幸運而已。但是我和周圍的人說,他們都不理解,說我含着金勺子讨飯吃,還吃人不吐骨頭。”

“是……”女人露出憐憫的表情:“你是有恨意嗎?”

時敬之一愣,他苦笑了一下:“也許吧,有好多事我的确看不慣的,比如那些很盛大的、特别繁文缛節的晚會,還有富麗堂皇的教室、圖書館之類的,我的确會覺得礙眼。我甚至想,有的人連衣服都沒得穿,要喝很髒的帶泥沙的河水,你們卻為了一根口紅不夠貴而大呼小叫。”

說完,他再次苦笑了一下,又繼續說:“你是個很好的聆聽者。我像個怪物,是嗎?其實還有别的。除了那些沒辦法上學的小孩,過度教育也導緻人們的期待不能滿足,在我周圍,有很多人搶破頭去争一個實驗室的名額,拍馬屁、耍滑頭、陰奉陽違,我很反感,又覺得他們不容易,因為他們沒有大城市的戶口,也找不到很好的承擔商,如果他們想要紮根下來,他們必須當上博士,才可以找到工作。”

“但是很多博士、博士後,也隻是去街道當一個小小的福利委員會職員。”

“好多好多年以前,為了擴大受教育率,他們把教育手段作為一種商品,公私分流,再後來因為教育擴張還有人工智能的發展,五十年代出現了世界性大裁員,高才低就成了不可逆轉的事情。”

“在很偏遠的地方出現了大批量留守兒童,可是他們很難和城市的父母團聚。原本人們以為通過勤奮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但是現在的人生都是淘汰制度,人工智能和其他人可以輕易取代一個人的奮鬥,那沒有辦法,他們必須繼續學習,學完了卻又和心裡的理想有落差,就很失望。”

“在某個地方,貧富分裂巨大,隻有五分之一的勞動力讀過高中,是所有地區裡高中教育占比最低的地方。”時敬之疲憊地說:“社會需要的精英人才已經不是被培養出來的,而是淘汰出來的,因為我們的教育系統已經不把培育優質公民作為使命了。最後競争、厮殺出來的所謂精英,隻不過是書本、金錢、技術堆砌出來的空心人罷了。大家都隻是想,哪首流行樂好聽,學哪個專業才能讓更多人巴結、找到更好的工作進更厲害的大企業和财團,掙更多錢、讓更多人羨慕,搞到更多女人,我們院長他…早就說過了。”

“今天他變富有了,就抛棄糟糠之妻,因為周圍的人都有年輕貌美的伴侶,如果他守着黃臉婆,會被所有人笑話,哪怕為了克服生存的壓力,他也會選擇離婚。明天他為了得到一個高分或者機會,無所不用其極。太多了,真的比比皆是。”

“我從小到大,見過很多次,隻要有女人在場,他們就急色地起哄,一個人說,親一個!然後所有人哄堂大笑起來。然後他們喝多了酒,就開始動手動腳,你能想象這是所謂的精英嗎?”

“大家隻關心,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怎麼快樂怎麼來,從來不去關心那些無聊卻和他們息息相關的事情。”

“沒有理想,沒有信仰,沒有良知,沒有意志,沒有知識,沒有感情。”

如果讓時敬之追憶多年前的各種頒獎禮和社交場,他可能隻會想起諸多教導,“你要習慣”,“你要學會不那麼鋒芒畢露”,“多謙虛,多學習”……此後是持久僵硬的虛僞笑容和冗長的應酬詞,使他的思想僵硬,麻木,說不出口。

這一刻他不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或者說,他終于露出了多年以來一直狠狠壓制的真實面目。

他輕笑一聲,滿是譏諷的笑聲散在風裡,眼睛像是盛滿冰渣的水池:“我就是這樣的典型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