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何等偉業?
如果真的以此為屯民策,且能全力施行,不僅可以解決武威郡農牧不盛的情況,更可以成為張掖、居延等地的表率,屆時幾郡聯合,大漢邊郡安矣。
至于他自身,莫說在朝中更進一步,說不定還能名留青史!
華景在腦中将此事推演數遍,竟是找不到一絲破綻,就連哪幾種牧草供牛羊啃食之餘,還可以達到肥田的效果,華書都想到了;更推薦了數名擅長農時天氣觀測的、擅長堪井的、可以輔助打造農具的百姓,方方面面無比周到。
他站起來轉了好幾個圈,又用冷水洗了臉,猛地轉過頭:“還有一事!”
華書悠哉悠哉地喝了一口水:“知道,制衡之術嘛……”
計策再好,沒有聖命也難推行。而武威路遠,一來一回再加急也需要十餘日,更何況此策送到了,朝中必然還要再議。可時間不等人,如何在聖旨未到之時調和武威郡的幾大勢力提前配合,是需要手段的。
華景看着她,眼中的贊歎漸漸收了起來,反而露出了幾分惆怅。
華書極為聰慧,自幼學書時便勝過他,可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剛剛十六歲的小女郎,竟已經開始展現她在朝政上的驚人天賦。
若她是個男兒身,必然大有一番作為,華家的未來也可寄托在她身上,可她身為女郎,恐怕慧極必傷啊……
這時他不由地想到了華潤予有意讓她與太子婚一事,突然冒出了一身冷汗。
太子性情溫和,乃是仁政之相,可華書執拗、激進,認準了方向決不後縮,兩人貌似互補,可帶領大漢再創盛世,但孰強孰弱一眼便知,若硬要如此,恐有呂後之禍啊……
華景搖了搖腦袋,把這大逆不道想法甩了出去,好在華書無此志向,更不願嫁給太子,這是他想多了。
一夜未眠,華書終于說服了兄長,困倦感立刻就襲了上來,一餐朝食吃的打了三次盹,勉強果腹就回了房間休息,一覺酣然便睡到了夕陽西斜之時。
縮在香軟的蠶絲錦被中,華書心滿意足地伸了個攔腰,就聽見外頭悉悉索索的說話聲,張口想喊人進來,又頓住了。
啧,護衛就是護衛,再能幹也不能當侍女用啊。
自給自足地穿衣洗漱,華書總算開了門:“叽叽喳喳嚷什麼呢?”
安榮仲迢忙躬身見禮:“郎君,大郎君白日接了太守駱奉的請帖,今夜有洗塵宴。”
華書雙手環抱靠在門框上沉思起來,突然問道:“雁守疆那邊呢?”
仲迢有些疑惑的答道:“也收了帖子,還來派了安伯來問咱們要不要一道去。”
華書粲然一笑:“應下,且讓雁将軍等等,我找阿兄商議一下。”
·
酉時一刻,華書、華景一行與雁守疆到了太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