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打回去的話,兒臣就想去。”趙瑗十分耿直地說道。
朱祁钰嘴角的弧度更大:“就是打回去,你最想去看哪裡的風景?”
趙瑗回答得毫不猶豫:“開封。”
“舊都開封啊,是個好地方。”朱祁钰感慨,宋朝的皇帝,大抵都對開封有感情吧。
“您想去看哪裡的風景?”趙瑗反問。
“我啊……”朱祁钰眺望北方,眼裡閃着灼人的光,“我想去幽州。”】
-
明·景泰時期
宮裡宮外的所有大臣都看到了朱祁钰眼裡不容忽視的光。
“陛下還是念着北京的。”王文心裡有些難受,他側目看向于謙,“于大人,你覺得陛下會回來嗎?”
“會的。”于謙萬分笃定,“陛下會回來的!”
-
南宋·高宗時期
開封……那何止是孝宗陛下想看的風景,那也是我們這些背井離鄉之人最想看的風景啊!
在各個角落,因靖康之難而被迫南渡的人們眼含熱淚。
-
北宋·太/祖時期
幽州……趙匡胤眼神晦暗不明,誰會不想去幽州呢?
【再往後的日子裡,朱祁钰時常把趙瑗帶在身邊教導,這仿佛是在給大臣們傳遞某種信号——他很中意趙瑗,趙瑗很可能就是未來的太子。
“鵬舉、韓将軍,朕近日來琢磨了一些對軍隊的整改想法,你們來看看可不可行。”又一日下朝後,朱祁钰留下了韓世忠和嶽飛,将自己熬了幾天整理的改革方案拿出來與二人讨論。
嶽飛和韓世忠認真看了一遍,再擡頭時,他們均從彼此眼中看到了驚訝。
“官家,這些全是您自己想出來的?”韓世忠不确定地問道,這些想法雖然粗糙,個别措施也或許不太适用,但大部分條目潤色一下還是比較實用的。
朱祁钰笑了笑,道:“也不全是自己想的,大部分都是總結前人的經驗。”隻不過對于宋朝來說,有些地方應該算是後人的經驗。
朱祁钰好歹是當過幾年大明皇帝的人,當初他毫無準備的上位,為了不辜負那個位子,他花費許多精力做了不少功課,對軍隊管理和邊防部署也算有些粗淺的心得。前段時間去軍營轉了幾次,朱祁钰總感覺哪裡不太對勁,若要以北伐為目标,如今的宋軍整體素質恐怕是不達标的。
他覺得自己應該整改一下軍隊,于是便将自己幾年來對明軍的研究結合宋軍的現實狀況整理出了一套方案,隻是他畢竟是後世人,哪怕如今在此生活了一段時間,對前朝的了解仍然免不了有謬誤,他的想法或許并不一定适用于現在,這也是他今日将嶽飛和韓世忠留下商議的原因。有些事情,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官家很有天分。”嶽飛誇贊道。
朱祁钰搖搖頭:“不必誇朕,朕不過隻是學了個半吊子的行外人,在你們班門弄斧罷了。這方案你們若覺得有用就用,若實在沒用也不必強行迎合朕的想法,一切以現實情況為準。北伐大計還得仰賴兩位将軍,日後你們隻管放手去做,凡事有朕在後面擔着。”
“臣等定不負官家期望!”嶽飛和韓世忠激動地說道。】
-
南宋·高宗時期
光幕把朱祁钰寫的方案完整清晰的呈現了出來。
嶽飛粗略地掃了一眼,判斷出這是個有用資料,于是忙不疊地找來紙張,拉着兒子一起抄錄。
“竟然真的要北伐了……”韓世忠有些失神,看着光幕中脾氣好又願意認真對待北伐事業的朱祁钰,他的心裡莫名不得勁兒。
那個明景帝怎麼不真的來附官家的身呢?
-
明·宣德時期
認真地把朱祁钰寫的東西看了一遍後,朱瞻基贊歎道:“這孩子還不錯呀!”此刻,對這個自己不怎麼關注的孩子,他的心中不由得多了幾分滿意。
-
明·正統時期
郕王好像還可以?
雖然之前朱祁钰隐隐的瘋批氣質吓到了正統朝大臣,但他現在的舉動還是得到了不少人的暗自贊許。
對比一下一意孤行的糟心今上,群臣表示果然還是聽得進話、願意跟人商量的郕王殿下更讨人歡心。
不經意間,大家的心已經發生了偏移。
【“還有一個事。”朱祁钰把一直躲在自己身後的趙瑗拉了出來,神态自然地說道,“以後勞煩兩位将軍多帶太子去軍營轉轉,畢竟未來是要君臨天下的,可不能什麼都不懂。”
這還沒立太子呢,就先喊上太子了。
嶽飛和韓世忠有些意外,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該先感慨官家終于想通了?還是先慨歎官家的雷厲風行?不過既然官家都親自囑咐了,那他們自然是要滿足官家的願望。
不久後,趙瑗改名為趙昚,被冊立為皇太子。】
建國公趙瑗:他居然那麼早就當太子了,羨慕。
宋孝宗趙昚:他居然有嶽将軍的親自教導,嫉妒。
不敢想象那個世界裡的自己到底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