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古人盤點我推的曆史名人們 > 第23章 大明十六帝那些事

第23章 大明十六帝那些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一個“梃擊案”,發生在萬曆四十三年。大概就是在某無人在意的一天,一個叫張差的人手持木棒闖入太子居所,意圖刺殺朱常洛,但沒成功,後來審問也沒審出啥結果,萬曆不願意深究直接把人處死了,這事就成了一個懸案。】

“都有人能闖進宮刺殺太子了,後續居然還能處理得那麼草率?”朱元璋對朱翊鈞的表現很不滿。

衆人:看得出來萬曆是真的很不喜歡這個太子了。

朱翊鈞:……

李承乾:太子不好當啊!

【第二個“紅丸案”,發生在泰昌元年。朱常洛生病後召禦醫看診,太醫院崔文升給他用瀉藥導緻病情加重。之後鴻胪寺丞李可灼進獻紅丸,朱常洛最初服用發現病情有所緩解,于是當日下午又吃了一顆,然後他第二天淩晨就死了。因為朱常洛服用的藥丸稱為“紅丸”,所以這個事件也被稱為“紅丸案”。挺離譜的,咱也不知道是該說太醫不靠譜還是該說大臣不靠譜。】

各個時空的人紛紛瞠目結舌:“這是太醫和大臣都不靠譜吧!”

-

明·泰昌時期

已知,縱欲過度會生病,生病請太醫導緻病情加重,重病之後吃紅丸直接把人搞沒了。

那我不縱欲不就沒問題了嗎?朱常洛如是想道。

還沒等他松口氣,阿藜就接着說道:

【但光宗之死是否與紅丸有關目前仍舊未有确切定論,我們隻能看到從之後的天啟到崇祯到南明年間,這樁案件一直被反複重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激烈黨争,所以這也是一樁懸案。】

朱常洛裂開了,他現在看誰都覺得對方不懷好意。

-

西漢·武帝時期

“這明朝的水,已經徹底渾了。”劉徹搖搖頭,深覺明朝果真是個布滿腥風血雨的朝代。這一路下來,靖難之役、土木堡之變、京師保衛戰、奪門之變、禮議之争、國本之争,現在又來個明末三大疑案和激烈的黨争……精彩,實在太精彩了!多事之秋啊!

-

“不對啊,這才兩個案子。”扶蘇皺眉,“如果朱常洛到這裡就死了,那三大疑案是怎麼來的?”

“因為黨争。”嬴政解釋道,“紅丸案在後續能有那麼大的影響,恰恰說明朱常洛剛死的時候也發生了激烈的争端,且這場争端必然就是第三樁疑案。”

扶蘇若有所悟。

“你猜,他們争的是什麼?”嬴政循循善誘。

“皇帝已死,為了日後的話語權……”扶蘇思索了片刻,肯定道,“他們争的必然是太子!”

他話剛說完,阿藜的聲音也随之繼續響起:

【第三個“移宮案”,也發生在泰昌元年。這就是個“我死後所有人在我屍體前搶我兒子”的故事。朱常洛駕崩當天,其寵妃李選侍控制乾清宮,與太監李進忠密謀挾持太子朱由校,欲當太後把持朝政,遭到朝臣的極力反對。在朝臣的保護下,朱由校得以離開乾清宮,之後,為防止李選侍幹預朝政,群臣又逼迫李選侍移到仁壽殿哕鸾宮,史稱“移宮案”。

“移宮案”并未因李選侍移居哕鸾宮而結束。移宮數日,哕鸾宮失火,由于衆人的奮力搶救,李選侍母女才得以死裡逃生。這件事發生後,反對移宮的官員散播謠言直指天啟帝朱由校違背孝悌之義,虐待李選侍母女,以緻李選侍抱女投井。最終天啟不得不出面解釋,至此“移宮案”才得以暫時平息。】

-

明·泰昌時期

什麼!朕才剛死就有人惦記着挾持朕的兒子?

朱常洛怒不可遏,内心不僅升起了對朝臣的防備,還徹底打消了給李選侍封貴妃的念頭。雖然他平時比較謹小慎微,但這并不代表是個人都騎到他頭上撒野。

-

唐·太宗時期

“精彩,實在太精彩了!”李世民啧啧稱奇,“都亂成這樣了,也難怪明朝會滅亡。”

-

明·洪武時期

朱元璋聽得頭疼,完全無法做出評價。縱然他再怎麼心急如焚,也終究鞭長莫及。

【不得不說,泰昌帝雖然皇帝沒做多久,但這人生的精彩程度跟明朝其他皇帝相比也是絲毫不遜色啊!如果要給他寫本小說,那書名一定是——那個在位不到一個月,卻在明末掀起了腥風血雨的男人。】

朱常洛:你覺得我會喜歡這種“精彩”的人生嗎?

馮夢龍:有點意思,可惜不能寫。

湯顯祖:确實是個不錯的典型材料,或許你可以試試套其他朝代的殼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