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給古人盤點我推的曆史名人們 > 第29章 明朝的大家們

第29章 明朝的大家們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好了,到這裡我們這個彩蛋也差不多可以進入尾聲了,之前我們用了宋應星和徐光啟兩張王炸作為開篇,那麼結局我們自然也得用一張王炸,選誰呢?哈哈,想必大家都已經猜出來了。

是的,最後一位大佬就是——藥聖,李時珍。人世間的真神農,一位家喻戶曉、提起中醫你絕對不會忘了他的偉大醫藥學家。】

李時珍不小心揪斷了自己的一根胡子:啊?你是在說我?

藥聖!

各個時空都沸騰了。

-

嬴政有些想不通,怎麼明朝聽起來奇奇怪怪,明朝皇帝看起來也奇奇怪怪,但明朝偏偏就是有那麼多人才?

-

“這明朝不僅人才多,出聖人的概率也有點高了吧?”劉徹不得不由衷地感到佩服,明朝還是有點東西的,怪不得能延續那麼久。

-

“除了厲害,朕已經想不出别的詞了。”李世民搖頭笑了笑,“希望大唐也能有這麼多人才。”

“會的。”長孫皇後握住李世民的手堅定地說道。

【李時珍,正德十三年生人,萬曆二十一年逝世,字東璧,晚年自号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蕲州人,明朝著名醫藥學家。

李時珍出生于世醫家庭,從小就喜愛醫藥,立志懸壺濟世。在他三十二歲那年,他發現以往本草書籍中錯誤百出,于是他下定決心要為中草藥正本清源,寫一部《本草綱目》。

三十八歲時,李時珍被推薦到太醫院當禦醫并于三年後升任太醫院判。這段當太醫的經曆對李時珍一生的影響很大,在此期間,他積極從事藥物研究,經常出入太醫院的藥房和禦藥庫,認真對比鑒别各地藥材的形态和特性等,并加以詳細記錄。他還搜集了大量醫學資料,飽覽了衆多珍藏典籍,廣泛參考了經史百家、方志類書、百官野史,獲得了大量本草信息,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

任太醫院判一年後,李時珍辭職回家。此後,從嘉靖四十四年起,他開始出門“搜羅百氏”、“采訪四方”。為了廣泛收集藥物标本,他先後到過廬山、茅山、武當山、牛首山等名山,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不懼危險親身采藥、制藥、試藥。他曆經二十七個寒暑,足迹遍布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期間三易其稿,最終于萬曆十八年完成了一百九十二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

-

“如此毅力與求真精神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孫思邈道。

-

“醫者,不能隻會照本宣科,必須親身實踐方可下結論。”李時珍提起草地上的背簍重新甩回背上,步伐堅定地朝着下一個目的地走去。

-

“你看出了什麼?”嬴政再次對扶蘇提問。

“嗯……”扶蘇思索了一會兒,道,“書本上說的也不完全是對的,還得自己親眼去看、親身去驗證。”

“不錯。”嬴政點頭,他對扶蘇的回答十分滿意。

【《本草綱目》是當時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藥學著作,它系統地記述了各種藥物知識,提示了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統一了許多植物的命名方法,特别是首創了按藥物的自然屬性逐級分類的綱目體系。這種分類方法至今仍是現代生物分類學的核心。

《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十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被譽為“東方醫藥巨典”,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稱它為“中國古代百科全書”。李時珍也因此被後世尊稱為“藥聖”。】

“既然會對後世産生重大影響,那就更應該認真校驗,争取不出錯漏。”李時珍更加堅定了實踐的決心。

【說句實話,主播也是整理完這期的資料之後才發現明朝居然有那麼多能人的。像主播這種知識不過腦,背書從來隻背作品不背朝代的學渣,以前根本沒想過徐霞客、李時珍和于謙這仨人同朝代的可能性。

在以前,你跟我提于謙,我肯定能馬上背出來“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因為從小就學;你跟我提李時珍,我也能脫口而出《本草綱目》,這也是從小聽人念叨到大的;你跟我提徐霞客,我更是能毫不猶豫地回答《徐霞客遊記》,好像這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進入了腦子的常識。但是嘛,你要問我他們是啥朝代的?那我隻能沉默應對,這是知識盲區。

所以主播對明朝的印象大概就是這麼個過程:一開始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之外啥都不知道,接着開始對曆史感興趣進而認識了大明十六帝,後來深入了解自己喜歡人物的時代背景才猛地驚覺他們都是明朝人,然後油然而生一種原來我不是對大明人一無所知,我隻是不知道他們是大明人的詭異感。】

衆人:……

确實挺詭異的,我們很好奇你的書是怎麼看的,學是怎麼上的?

阿藜:那考試也不考我朝代啊。

【好了,廢話點到為止,我們本期内容就到此結束,明朝的篇章也暫時告一段落啦!經過再三斟酌,主播決定下一篇章開啟宋朝篇,宋朝篇開篇要講的也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人,主要是三個吧,關鍵提示有:

1.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2.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