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需求穩定,養豬門檻較低,飼料成本也相對便宜,因此養豬确實為部分農民帶來了可觀收益,幫助他們緻富。
然而,養豬成功與否取決于多種因素,如養殖技術、疾病防控、市場波動等。盡管當時機會較多,但并非所有人都能緻富,部分農戶因缺乏經驗或市場變化而虧損。
總的來說,八十年代養豬為部分農民提供了緻富機會,但成功與否仍取決于個人能力和市場條件。
農村養豬他們經驗都是口口相傳下來的,人家都說家财萬貫,帶毛的不算!
養豬最怕的就是豬生病還治不好,一旦發生這種意外,一年的心血就打水漂了。
看到田大江一下子養這麼多豬,周圍的人說什麼的都有,很多人都笑話田大江失心瘋了,好好的挂面生意不做了跑去養豬。
萬一發豬瘟了一家子孩子怎麼養,特别是老婆身體不好,幹不得田地裡的重活,他就是家裡真正的頂梁柱!
田大江心裡其實也在打鼓,可是看着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臉,他還是想拼一拼的。
他田大江何其有幸,普通人難得擁有的龍鳳胎,他卻有三對!看着孩子們,再苦再累也不怕。沒道理孩子們能養的豬,他一個大人還搞不定!
要不是有田錦心的金手指,養這麼多豬還真的有很大的風險。
家豬是野豬經過人們長期以來的馴化而來的,在曆經1萬多年的養豬曆史中,豬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保留了野豬的一些習性,但更多的是有家養豬的特征。
要養好豬是很不容易的!豬需要關愛,豬的繁殖力強,有的人說給豬聽音樂能讓豬更開心。
人們原本有時候形容别人比豬笨,實際上豬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
在80年代,人們養豬隻能自己摸索,可沒有多少書本知識給你用!
田錦心目前還是個一年級的小學生,隻能給家裡的豬食放點泉水,她知道這個泉水的效果非常的逆天,但是她不能說,想擴大規模她一個小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
田大江能夠邁出這一大步,已經很不錯了!
…………
很快一學期結束了,田錦心和田金貴兩人都是雙百,一人一張大紅獎狀拿回家。
聽說城裡的學校還會發白漆紅字的搪瓷臉盆和搪瓷杯子,得獎的孩子一路驕傲的端回家,明明不重的東西,還得一邊走一邊歇着。
城裡好的學校還有獎學金,5元10元的,在那時候可是一筆大款子,拿到手趕緊上繳父母。
就算隻是一張薄薄的紙,可是代表的榮耀還是值得高興的。大家長田大江看到這樣的成績,一個高興就去買肉回家,加了肉的菜是格外的香,一家人吃的滿嘴流油!
家裡四個孩子讀書,老大老二雖然沒有雙百分,但是也有九十多,這成績對于他們沒有任何輔導的農村孩子來說,已經是了不得的好成績了。
看着自己這幾個水靈靈的孩子,田大江心裡充滿了幹勁。孩子們每一個都聰明又懂事,還都曉得挑着父母的長處長,個個都可愛,他看着幾個孩子,再苦再累也不累了。
孩子一學期結束,也就半年的時間,田大江驚訝的發現,自己家的豬全部都養得非常的肥了,而且沒有一頭生病的豬,他把這一切歸功到飼料的大作用!
田錦心深藏功與名!
十頭大肥豬半年都可以出欄了,還都是兩三百的大肥豬,周圍的人都眼紅不止,一個個都跑來取經。田大江也不厭其煩的告訴他們自己是用縣城買的豬飼料,才能養的這麼好。
“大江,你家的豬可真精神,養得太好了。”村子裡的人看到田大江,總要誇一句。
這些豬賣了,那可是一大筆錢,村裡人都會算這筆賬,眼看着田大江一家就要起來了。
田大江現在看着這些豬那都是一隻隻活蹦亂跳的人民币呀!他每天看着這些豬豬,都會不由得笑出聲來。
他們這個小村子主要生活着兩個姓氏的家族,另一個是姓張的,都是戰亂的時候從外地遷入的,這個地方的本地人那時候青壯年都死得差不多了。
這麼多年的互相結親通婚,每一家也都沾親帶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