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看着光彩照人的田錦心,眼中滿是驕傲與深情。在他心中,田錦心不僅有着傾國傾城的容貌,更有着聰慧過人的頭腦和始終陪伴在他身邊的深情。
随着蕭逸在朝中威望日隆,太後開始給蕭逸充實後宮,綿延子嗣,于是邀請了衆多世家貴女入宮參加宴會,意在為蕭逸挑選妃嫔。
宴會當日,宮中張燈結彩,熱鬧非凡。世家貴女們身着華麗服飾,紛紛展現出自己的才藝與美貌,希望能得到皇帝的青睐。田錦心也出席了這場宴會,她褪去往日樸素裝扮,以絕美容顔現身,瞬間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貴女們看到田錦心的美貌,心中不禁泛起嫉妒之意。其中,丞相之女柳如眉率先發難。她輕搖折扇,嘴角挂着一抹看似優雅卻暗藏譏諷的笑容,說道:“這位姐姐想必就是田姑娘了,果然如傳聞中一般美貌。隻是不知,在這深宮中,單憑美貌,能走多遠呢?”
田錦心心中冷笑,卻依舊保持着溫婉的笑容,福身行禮道:“柳姑娘說笑了,錦心不過是陪伴皇上多年的一介宮女,見識淺薄,隻求能在皇上身邊盡些綿薄之力。
倒是柳姑娘出身名門,才德兼備,想必日後定能在這宮中大放異彩。”
柳如眉被田錦心看似誇贊實則綿裡藏針的話噎了一下,臉色微變。但她很快恢複鎮定,繼續說道:“田姑娘過謙了。隻是聽聞田姑娘與皇上關系匪淺,不知田姑娘對皇上挑選妃嫔一事,有何高見?”
田錦心心中明白柳如眉的意圖,無非是想将她置于風口浪尖,讓衆人誤以為她恃寵而驕,幹涉皇帝選妃。
她從容不迫地說道:“錦心隻是皇上的侍從,一切自然以皇上和太後的意願為主。皇上乃英明之主,定會為皇家選出賢良淑德的後妃,綿延皇室血脈,穩固江山社稷。”
這時,其他貴女們也開始竊竊私語,紛紛附和柳如眉,對田錦心的态度充滿敵意。就在氣氛愈發緊張之時,蕭逸在太後的陪同下步入宴會大廳。衆人趕忙行禮問安。
蕭逸一眼便看到了被衆星拱月般圍在中間的田錦心,心中微微一緊,察覺到氣氛的不對勁。太後似乎也感覺到了異樣,她不動聲色地掃了一眼衆人,笑着說道:“今日宴會,是為皇上挑選良配,大家不必拘謹,盡情展現才藝便好。”
在接下來的才藝展示環節中,貴女們紛紛使出渾身解數。有的撫琴,琴音婉轉悠揚;有的跳舞,舞姿輕盈曼妙;有的吟詩作畫,盡顯才情。然而,蕭逸的目光卻總是不自覺地落在田錦心身上。
田錦心看着蕭逸,心中五味雜陳。她深知太後的用意,也明白自己與蕭逸之間的感情在這後宮複雜的環境中面臨着諸多考驗。
才藝展示結束後,太後笑着對蕭逸說道:“皇帝,這些貴女皆是朝中大臣之女,才貌雙全,你可有心儀之人?”
蕭逸微微皺眉,心中并不想在此時選妃。但他又不好違背太後的意願,隻得說道:“母後,此事關系重大,兒臣想再考慮考慮。”
太後微微點頭,卻也看出了蕭逸的心不在焉。她順着蕭逸的目光看去,發現他總是看向田錦心,心中頓時明白了幾分。太後心中暗自思忖,這田錦心陪伴皇帝多年,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恐怕不一般。
宴會結束後,太後将蕭逸單獨叫到了慈甯宮。太後坐在主位上,看着蕭逸,緩緩說道:“皇帝,你也知道,充實後宮、綿延子嗣是皇家大事。今日這些貴女,都是經過哀家精心挑選的,你為何如此敷衍?”
蕭逸跪在地上,誠懇地說道:“母後,兒臣并非敷衍。隻是兒臣心中已有心儀之人,不想辜負他人。”
太後心中一動,問道:“哦?你心儀之人是誰?莫不是那個田錦心?”
蕭逸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母後,正是錦心。這些年,若不是錦心在兒臣身邊出謀劃策,兒臣怎能有今日。兒臣對她,早已情根深種。”
太後皺了皺眉,說道:“皇帝,你貴為天子,選妃之事關乎江山社稷。田錦心雖陪伴你多年,但她隻是個宮女,出身卑微,如何能母儀天下?”
蕭逸擡起頭,堅定地說道:“母後,出身并不能決定一切。錦心聰慧善良,有勇有謀,兒臣相信,她定能成為兒臣的賢内助。還望母後成全。”
太後看着蕭逸堅定的眼神,心中有些無奈。但她也深知蕭逸的性格,一旦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太後沉思片刻後,說道:“皇帝,此事哀家可以考慮。但田錦心若想成為皇後,還需經過重重考驗,證明她有母儀天下的能力。”
蕭逸大喜,趕忙謝恩:“多謝母後!兒臣相信錦心一定不會讓母後失望。”
從慈甯宮出來後,蕭逸立刻去找田錦心,将太後的話告訴了她。田錦心心中既感動又擔憂,她深知,太後所說的考驗必定不會簡單……
田錦心得知太後的要求後,心中雖有壓力,但為了能與蕭逸長相厮守,還是毅然決然地接受了考驗。接下來的日子裡,她憑借着自己的聰慧、善良以及多年來在宮廷中積累的經驗,一一化解了太後安排的重重難題。無論是處理複雜的宮廷事務,還是應對後宮衆人的刁難,田錦心都表現得從容不迫,盡顯大度與睿智。
太後看着田錦心的出色表現,心中雖有些許認可,但仍在猶豫。就在這時,太後的侄女,禮部侍郎之女葉婉清進宮看望太後。葉婉清生得嬌俏動人,性格卻有些任性。她一見到蕭逸,便被他俊朗的外表和帝王的氣質所迷惑,當場表示非蕭逸不嫁,而且一心想要當上皇後。
葉婉清纏着太後,哭哭啼啼地說道:“姑姑,您一定要幫幫我,我這輩子就認定皇上了。我想成為皇後,陪伴在皇上身邊。”太後看着侄女如此執着,心中不免動搖。畢竟蕭逸并非她親生,為了家族的榮耀與權勢,她覺得扶持葉婉清成為皇後,對家族更為有利。
于是,太後将蕭逸召至跟前,語重心長地說道:“皇帝,你雖非哀家親生,但這麼多年,哀家對你也如同己出,悉心教導,助你登上皇位。如今婉清這孩子對你情深意重,哀家希望你能看在哀家多年的恩情和孝道的份上,立她為後。”
蕭逸心中十分為難,他看着太後,誠懇地說道:“母後,兒臣感激您的養育之恩,也明白您為家族考慮。但兒臣對錦心的感情堅如磐石,此生隻想與她相伴。還望母後收回成命。”
太後臉色一沉,說道:“皇帝,孝道乃人倫之本。你若不答應,便是不孝。況且,立後之事關乎朝廷局勢,哀家也是為了江山社稷着想。”
蕭逸心中痛苦萬分,他深知太後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明白孝道的重要性。最終,在太後的壓力下,蕭逸無奈妥協。但他向太後提出,除了皇後之位,其他的位分,他希望能由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