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千秋歲引【明穿】 > 第53章 第 53 章

第53章 第 53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倏忽已是晚夏時節,天氣不再那樣熾熱,隻有籬上花枝鮮媚,四周樹木繁翳,朱翊鈞特意在花園涼亭中陪着李妃用膳,食不言寝不語,寂然飯畢,待飯粒咽盡,吃得半酣光景,李太後端着一杯香茶,與小皇帝鹹淡家常。

“今日稻米似是格外香甜,尚膳監可是有心了,皇帝給賞!”

衆人于是歡欣非常。一層層傳下去,賞賜皆有定例,一個小黃門跑出去賜賞。

倒是馮保滿臉堆笑道:“太後娘娘仁慈,倒讓尚膳監的孩子們無端得了便宜。”

這話裡有話,李太後聽出來了,睨了馮保一眼,好笑道:“你這奴婢,有緣故卻藏着掖着,希圖賺聖上這幾個錢吧!說便罷,反正錢也賞了,金口玉音總不能反悔。”

馮保這才湊趣道:“今日稻米香甜,倒不是尚膳監用心,是這米品種不同,這原是貴州凱裡所産‘平良大白黏’。張先生吃着好,特意敬獻上來的,還特意托人傳話,‘願得聖情開悅,不想驚動聖意。’要不是聖母今日賞賜,奴婢也不敢挑明的。”

李太後聽了這話,果然喜悅,“張先生真忠臣也!可是難為他如此有心。難怪今日米飯,粒粒飽滿通透,光澤精白,清香滿齒!你這奴婢怎麼不早說?若無今日賞賜一事,豈不平白辜負了張先生的殷殷心意。”

朱翊鈞并不重口腹之欲,與張居正、李太後這等精細人不同,他雖是皇帝,因有着前世記憶,卻也粗糙好養活得很,也沒覺得今日的米飯有什麼區别,米飯總不能吃出肉味來,反倒是對這‘大白黏’的由來興趣更大:“張先生祖籍湖廣,并不是貴州人,他哪裡得這樣的稻米?”

“是鄖陽巡撫孫應鳌從家鄉帶來的特産,送了一些給首輔,張先生留孫應鳌在家用餐時,吩咐蒸了一些品嘗。果然米香悠長,張先生兩碗飯吃下去竟然忘記夾菜,遂将另外一袋稻米進獻于聖人。”馮保見李太後甚是喜愛,決定讓常年駐貴州的宦官趕赴清平,采買‘平良大白黏’獻于朝廷,列為貢米。

朱翊鈞聽着馮保替張居正表功,心下也是暗服,難怪人家是首輔呢!有個驚才絕豔的郎君時時刻刻想着你,吃到合意的先想着進獻給你,這糖衣炮彈,換誰誰能抗住?!

“孫應鳌是哪年的進士?”朱翊鈞問道。

馮保早有準備,他已經摸透了小皇帝的套路,這一陣子皇帝正在熟悉朝廷官員和規章制度,凡是遞到皇帝處的名字,他總要問一下履曆。馮保為了不出岔子,提前将可能出現的人物履曆過了一遍,這時回答起來遊刃有餘:“孫應鳌是嘉靖三十二年癸醜科進士,選庶吉士,改戶科給事中,出京為江西按察司佥事。曆官陝西提學副使、四川右參政、佥都禦史。現任鄖陽巡撫。”

朱翊鈞仔細想了一下,反倒愈加奇怪:“嘉靖三十二年進士,與張先生既不是同科同年,亦不是同鄉,張先生也不是他的座師、房師,他們如何認識的?張家門第可不是誰都能登的,不是相熟之人,張先生不會留飯的。”

馮保暗暗擦了擦腦門上的汗水,暗自慶幸自己功課做得足,否則照皇帝這個問法,遲早得露餡,“聖上隻記得嘉靖三十二年主考不是張先生,可是那一年張先生是同考官,還有一層,孫應鳌的叔叔孫裒是嘉靖二十六年進士,與張先生同科,當年叔侄兩人一同參加會試,隻是叔叔考上了,侄子落榜了。”

“那就不奇怪了。”朱翊鈞這才恍然,這些官員履曆錯綜複雜,同科、同年、同鄉、同館、房師、座師、館師、親戚、同僚,要理順這千頭萬緒都要耗費不少精神。

提到張先生,朱翊鈞倒是想起前些日子從張先生和大司馬處聽到的故事,見李太後高興,便笑着湊趣,調侃得說起戚總兵之畏妻如虎,“娘親不知,那戚帥臨敵百萬,隻如等閑,如今卻要受夫人壓量,引得大司馬憤憤不已、好不有趣。”

說着便将從譚綸那邊聽來的事情,戚總兵之名言‘請夫人閱兵’之語,一長一短地告知李太後。

李太後被逗得‘噗嗤’一笑,倒是有三分天真爛漫,正是兩朵桃花上臉來,笑了片刻又覺得如此不成禮數,自己要在兒子面前做個表率,遂強自忍耐地收住了笑容,解釋道:“戚帥這是愛重夫人,想他男兒氣量,豈有怕懼婦人的,不過心中愛重,不願違拗夫人心意。皇兒以後聽到便了,可不要在外說這樣沒根蒂的話來,傍人聽見時,怎麼看皇帝?!大司馬也是,這樣的話也是可以說給皇帝聽的?太沒尺寸了!”

“娘親别氣,咱也就在宮裡和娘親說一說,不會傳出去的,要不然教戚帥怎麼做人?這也别妄屈了大司馬,是那天在文淵閣,譚大人說與張先生的,被我密聽了去。”

及提到張居正,果然李太後不再說什麼了。朱翊鈞詫異非常,他似乎也察覺到一個奇觀,首輔張居正的名牌在李太後這裡尤其好用,這兩人面都沒見過幾次,可是李太後對張居正的能力似乎有着超出一般人的信服。

朱翊鈞狐疑之際,李太後倒是渾然不覺,兀自道:“戚帥似乎很得張先生看重?”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