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美人記 > 第13章 父母情分

第13章 父母情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陳姑丈眉毛一擰,陳姑媽大驚失色,連忙問,“女婿如何了?”這,迎親路上出這樣的意外,多麼不吉利。

甯家管事道,“今兒是大日子,三爺讓五爺過來代六爺迎親,三爺說,再怎麼着,也不能委屈六奶奶。”新郎在迎親路上墜馬……就在陳家已有人心裡想着,是不是小陳姑娘命硬克夫什麼的。若今日不迎娶了小陳姑娘進門兒,他日還不知要傳成什麼樣。

陳姑媽六神無主,她倒沒想着閨女命硬克夫什麼的,陳姑媽想的是,甯六郎到底摔的怎麼樣了?若不打緊,閨女嫁過去亦無妨。可若摔狠了,這是閨女一輩子的大事哪!但,若甯六郎無妨礙,如何要兄弟代為迎親……陳姑媽一時心亂如麻,拿眼望着丈夫,隻盼丈夫能拿個主意。陳姑丈未多說,立刻便允了。跟來的甯五對着陳家夫婦略施一禮,代弟迎親,将小陳姑娘迎進花轎,往州府而去。甯六公子在路上出這般意外,親戚朋友也沒吃酒的心了。陳姑媽臉色慘淡,心懸到嗓口眼,還是親戚朋友俱安慰,說些“吉人自有天相”的話。

陳姑媽幾日不得安穩,三天後接到甯家報信,甯六公子迎親路上跌了一跤,不幸過逝。陳姑媽聽到這消息,當下便厥了過去。

便是何老娘聽到此事,也很是哭了一場,為外甥女傷心,同兒子哭道,“怎生地這般命苦。這以後日子可要如何過啊。”小陳姑娘這個,還算不得望門寡,卻真真是守活寡了。

何恭又能有什麼法子,歎口氣,“娘打疊起精神來,您都這樣了,姑媽還指不定什麼樣了。娘先定了神,也好過去勸一勸姑媽。姑媽心裡的苦,能跟誰說呢。”

何老娘抹一把淚,又心疼大姑子,“我這心都跟刀割一般,你姑媽不知要如何傷心。你姑媽養了五男二女,你表妹是小女兒,也最疼她。我這苦命的丫頭啊……”說着又是一通哭。

沈氏瞧着何老娘傷痛的模樣,心道,何老娘并非沒情意的人,隻是,何老娘與她沒有情意罷了。

沈氏暗歎一聲,引開何老娘的眼淚,道,“母親,我這話不中聽,不過,還是要先想一想,表妹以後要怎麼辦呢?”

何老娘淚眼模糊,看沈氏一眼,見沈氏亦是傷感的樣子,對她的惡感倒是去了些,一時沒明白沈氏的話,問,“什麼怎麼辦?”

沈氏正色道,“如今雖不當提這個,可咱們畢竟得為表妹考慮。表妹雖進了甯家大門,畢竟沒有圓房的。表妹正當青春,哪怕要守着,甯家是個什麼章程?别的不論,表妹既要守節,甯家六公子難道能沒人打幡摔瓦,好歹表妹膝下得有個孩子,才是一輩子的盼頭。”因事關小陳表妹,沈氏不好将話說的太明白,要是按沈氏的想頭,好端端的大閨女,雖過了門兒到底沒圓房,待甯六公子的喪禮一過,将小陳表妹接回來,将事冷上兩年,另尋一門親事,才是上策。不然,有幾多寡婦能活到賢姑太太那水平的,不是沈氏看不中小陳表妹,實在是現階段看不出小陳表妹能有賢姑太太的水準來。

何況,賢姑太太是在娘家守寡,還服侍着父母歸了西,有這樣的名聲,娘家兄弟子侄再不敢虧待她半分。

小陳表妹行嗎?甯家那樣的大戶人家,小陳表妹即便守寡也必然要守在甯家的。何況,甯六公子是接親路上出了意外,知禮的說不與小陳表妹無幹,可更不知多少小人暗地裡嚼舌根說小陳表妹命硬呢?哪怕甯家通情理,可這樣年輕守寡的小媳婦,一進門死了男人,就是甯氏主家知禮憐惜,可天長地久,身邊沒個男人撐腰,小陳表妹在婆家的日子得怎麼過?

沈氏的話倒給何老娘提了醒,何老娘隻顧傷心,一時沒想到,聞言道,“是這個理。可不能叫芳姐兒一輩子就這樣耽擱了。”何老娘平日裡喜拿賢姑太太說話,可說到底,有幾個女人能願意過賢姑太太的日子。何老娘素來待陳芳不一般,此時難得誇沈氏一句,“還是你們年輕人,腦子轉的快。”

沈氏謙道,“母親隻是一時沒想到罷了。還是讓相公服侍着母親去姑媽家走一趟,一家子有個章程,後頭的事才好辦。”

何老娘連連點頭,午飯都顧不得吃,連忙命兒子去街上找車馬,母子兩個匆匆去了陳家。

直到下晌,母子二人方回來,得知在陳家并未用飯,好在沈氏早命廚下預備着,忙命擺飯,何恭也在母親屋裡用了。

待服侍着何老娘歇了,夫妻兩個回房,沈氏倒了盞溫茶給丈夫,問,“如何了?”

何恭歎口氣,“怕是不大好說。”

沈氏一挑眉毛,何恭呷口茶,低語道,“我聽四表弟悄悄同我說,姑丈得了州府的鹽引。”

“鹽引?!”這年頭誰都知道販鹽是大利,隻是,若非與官府相熟,等閑商人哪能做鹽課生意?沈氏問,“沒聽說姑丈販鹽哪?難不成是甯家幫忙?”

“不好說。聽姑丈的意思,既已過門,就是甯家的人。為夫守節,是應有之義。”何恭眉心微皺,“姑丈若不肯出頭,還有什麼好說的?”

沈氏腦子快,唇角一勾,已将事想得七八成,眼中露出一抹冷意,低聲同丈夫道,“你别嫌我把事往壞處想,我嫁你這兩年,也算長了些見識,聽忻大嫂子說,忻族兄那樣的本領,想開個賣鹽的鋪子,也隻是在咱們縣一年賣個三五百斤罷了。姑丈一下子得了州府的鹽引,可不是三五百斤的事兒。何況,這樣的事,斷不是一時半晌就辦下來的。好端端的,陳家表妹是怎麼得的這樁親事?是先有鹽引後有親事,還是先有親事後有鹽引,這裡頭肯定有事兒。”

何恭素來是個心軟的人,道,“不會吧。姑丈不似那樣的人。”

沈氏道,“你别忒心實了,隻可惜了陳家表妹,遇着這樣的事,若父兄不肯為她出頭,誰還能說什麼呢?”

何恭歎口氣,他對陳芳雖隻有兄妹情分,卻是自小一道長大,如今陳芳遇着這樣的事,何恭難免為其惋惜。沈氏歎,“或者,這就是表妹的命吧。”父母情分上差一些,真就将個閨女作價給賣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