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趙佶後宮中宮女妃嫔日漸增多,每年不得不遣散好大一批人員,但是朝廷各地還是不停地奉旨向内宮輸送美人,以至現有宮女達到六千餘人。
于是,趙佶每七日雷打不動的讓内侍從後宮挑選出幾個處子臨幸,為洩私欲甚至沉迷丹藥。
隻是這些女子很少能得趙佶的青眼,多半都是日抛的消耗品,很快就會泯然于宮内。
貪花好色是趙佶的本性,一衆妃嫔和後宮六千皆已不能滿足他了,為尋求刺激他将眼睛放在了宮外。
今時,夜深人靜使他又想起了河畔的王師師,張迪作為他腹中蛔蟲自然明白他的心意,隻是如今三更半夜他并不想給自己找不痛快,隻當不曉得皇帝心意。
難以入眠的趙佶直接起身,書閣之内奇花異草、金石典章處處雅緻奢華。趙佶提筆丹青揮墨一氣呵成,望着畫中美人他才漏出一個滿意的微笑。
次日一早政事堂的諸公齊聚一堂,梁太監直接入内宣布:“官家今日風疾發作要靜養,諸公政事可自行商議,無事不要面見官家。”
傳完口谕梁公公便行禮告退,蔡京不動聲色的跟出殿外。
“梁公公,不知官家聖體安否?”
“蔡相勿憂,官家聖體無甚大礙。”梁公公笑着答道。
聽聞此言,蔡京又悄悄問道:“官家左日可曾臨幸後宮。”聞言梁公公悄悄看了看左右,見四周沒有别人才低聲回道:“昨日官家不曾招幸一人。”
說完兩人對視一眼,一切盡在不言中。
此時的章簡書剛鍛煉完畢吃完早飯,告别了二嬸和小靜書她們。
趙簡書帶着墨寶悠然的先到了樊樓,章簡書與李掌櫃見了面,又在樊樓巡視一番,找出了幾處需要改進的地方。
又見了後廚的劉大廚等一幹廚子,又是一番答疑解惑,幾個廚子各有各的拿手好菜,章簡書并沒有将所有菜譜傳授一人。
又提拔了幾個有天分的廚工,關于美食的創造,章簡書發現真的跟天分有很大的關系。
同樣的食材,同樣的菜譜,同樣的做法,做出的成品真是各有不同。單單每個家庭都有各自家的味道,更何況是繁複講究的精品菜肴。
為了保證菜品味道的穩定性,也為了酒樓的長治久安,章簡書将樊樓後廚進行了明确的分工分組,整個樊樓内外前後分工明确、責任清晰、獎懲分明。
各人各司其職,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章掌事,今日手下來報,汴京城各大正店均已出現不同程度的樊樓仿制菜,甚至一些腳店也打上了咱們店菜名的幌子。”見章簡書視察完畢,李掌櫃趕緊向章簡書通報。
章簡書對此并不驚訝,隻淡淡的開口道:“味道如何?”
“均不及咱們,有的簡直挂羊頭賣狗肉。”李掌櫃說的中肯,他昨日聽得此消息大為震怒,當即前往幾家試菜。
章簡書:“挂羊頭賣狗肉的先不管,你先說說仿的有幾分意思的那幾家,都是什麼菜,再将後廚相應的廚師找來。”
又找來跑堂的嚴守禮,讓他找幾個機靈的小跑腿買些外賣回來。
上回說到本朝食物烹饪方式單一,多是蒸煮炖,章簡書帶領樊樓以炒菜為主。但是後廚人多口雜,炒菜和鐵鍋肯定是瞞不住人的。
但是短時間内能仿的有幾分相似卻不簡單。
很快負責的廚師便一臉緊張的出現在章簡書面前,章簡書和李掌櫃一左一右正坐在包間上首的兩個位置上。
後廚見狀慌忙行禮,“章掌事、李掌櫃在上,請受小人一拜。”
行完禮便退至一旁,等待問詢。
“錢大廚,你可知八仙樓也推出了兩道新菜?”李掌櫃在一旁率先開口。
錢大廚聞言不知其何意,隻得老實回答:“小老兒不知。”
聞言李掌櫃冷哼一聲,懶得再與他多言。
錢大廚緊張的直冒汗,又不知發生何事,隻得賠笑站在一旁,也不敢擦額頭上的汗。
見狀守在門外的嚴守禮卻是率先請示章簡書,得到許可後便進入包廂,躬身站在章簡書身側,将跑腿打探的消息和平日見聞小聲講給章簡書聽。
待聽完,跑腿的外賣也到了,嚴守禮接了食盒一一擺在了桌上,躬身退出門外守候。
“嘗嘗吧。”章簡書指着桌上的兩盤菜肴開口道。
“是。”錢大廚得令,小心翼翼的拿出筷子将眼前的菜肴各嘗了一口。
一瞬間,他的臉就白了幾分,他又不是真的傻,到現在了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有什麼要說的?”章簡書開口,語氣依舊是淡淡的。
“回掌事,仿出了幾分模樣,但是火候不到,沒有精髓。”頓了頓,又說到:“應是用鐵鍋炒的,用的油也是豆油,這道蔥燒海參,用了蔥卻不得要領,事先沒有炸制蔥油,後期炒制太過,蔥段發苦,海參泡發炮制的較好,廚師應是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