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姐妹,跟我一起造反吧!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淺析婚姻上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淺析婚姻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其子喪母悲痛哭泣也被其父孔仲尼呵斥,可見孔子對亓官氏的不喜薄情。

章簡書一直覺得古代聖賢多虛僞,在他們對待身邊人的态度上便可見一斑。

孔子當時隻是一個落魄的貴族,是其父在年老之時與其母無媒苟合生下來的孩子。

為能回歸家族祭祖,才求娶的貴族身份的亓官氏。二人一開始可能就是利益的結合。

相互之間必有所圖,妻族是他進階的工具,他是妻子的賭注押寶。

但是孔子在婚後卻對妻子頗為嚴苛,食不厭精脍不厭細便是他提出的,曰八不食,僅此一事便可見一斑。

原話就不拿來說了,翻譯就是魚和肉不新鮮了不吃,烹饪不當不吃,不是節令的食物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調料醬汁用的不對不吃,市場上買得熟食酒肉不吃,姜放多了也不吃。

前幾條好理解,後面就有些過了。

你一個落魄貴族,錢财不多規矩不少。既然對妻子提出相應的要求,讓其做一個完美女人賢内助,那妻子是否也能提出相應的請求,期待封妻蔭子光耀門楣呢。

诶,這事上孔聖人就雙标了,曰:(其妻)口多言,又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聽聽,人言否?

曆朝曆代多少人為其洗白,章簡書很是不解,這句話在當時是十分無禮的,畢竟在那個君子重諾的年代,小人是十分為人所不齒的。開地圖炮将二者相提并論,實在可惱。

男人可能覺得這句話沒什麼,那你聽見另一句話你就有感覺了,華夏人與狗不得入内!什麼感想?其實一樣的,一樣的侮辱人。

孔子後面又出妻,你周遊列國無人管家時你咋不出妻,你兒女幼小無人照看時你咋不出妻,你妻在家侍奉老人時你咋不出妻,你窮困潦倒不事生産,你妻子養家糊口時你咋不出妻。

啊,孩子大了,老人死了,妻子老了,你休妻了。

史書記載:伯魚之母出而死。被休出門很快便死了。

禮記記載:伯魚之母死,期而猶哭,夫子聞之曰:嘻,其甚也。兒子死了媽,多哭幾聲爹都要訓斥,吓得兒子不再哭了。

懦弱兒子無情爹,完全忘記了往日的情分。

看看,人幹事?

當然又有人開始為上述人和事辯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你講事件,他給你講當時禮法,你講律法,他又來給你講人情。

一個人如是被打上聖人的标簽,那他做的一切都是合理的,自有腐儒為其糊裱。

歸根結底,屁股決定腦袋,兜售權威,才能讓自己顯得理直氣壯。

那孟子也是不遑多讓,因妻子在内室坐姿不雅便要休妻。好在他有一個明事理的母親。

章簡書覺得這理由也是絕了,兩口子在卧室不整點花活的嗎?至于嗎?

曾子,孔子的好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及其妻以蒸藜不熟,因出之。蒸梨沒蒸熟就要休妻。

更不要說孔子家族接連四代休妻,難道都是妻子的錯嗎?

呵呵,說到這裡便讓章簡書想起了後世的專家,研究曆史時,不知他們是出于何種心态,總能為“古聖先賢”們的所作所為辯解開脫。

開脫的前提便是受害者有罪論,要知道一個人若認定了另一個人有罪,那他總會從她生活的蛛絲馬迹中尋找錯處。

“看出問題的本質了嗎?”章簡書開口道。

見衆人望向她,她便開口解釋道:“人天然的便會維護自己的利益。”

章簡書說道:“孔孟之流,便是這規矩利益的制定者。”

“三綱五常,君臣父子,而女子便是他們利益的犧牲品,是他們壓榨的對象。”甚者都不用刻意的壓榨,直接無視,根本不在意她們的意願和死活。

“上位者隻做符合自己利益之事,孔孟之道迎合了君王才能大行其道。”

沉默片刻,待衆人消化完剛聽到的話,章簡書又開口道。

“那顔真卿代表的是儒生學士階級,這類人往往很會吸人血,家人和妻子便是很好的吸血對象,一二十年不事生産,讀書科考耗費家資。”

“因着讀書科舉,便能推去一切外務,若有些許才華,更是自命不凡。”

“這類人若家資豐厚,便有大把的佃農、長工可供其驅使奴役,若是窮困,家中必是要設法為其娶妻的。”

“一旦娶妻,窮便成了他的護身符,一旦妻子想要離開便是嫌貧愛富,決計不是因愚孝、家暴、輕慢等原因。”

“士大夫階級隻會共情他們的懷才不遇,絕不會承認女人的遇人不淑。”

無論他成功與否,總有人為其付出代價供其壓榨。

見衆人若有所思,章簡書再添一把火,“歸根結底,是與現在的社會結構有關。”

衆人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

“當下社會是男權社會,父權、夫權,這兩項男性的權利将女子牢牢地桎梏住了。”

“何謂三從四德,為何三從四德?”

“七出,三不去又是何解?是否合理?”

“南枝,你來說說。”章簡書直接點名。

被點名的盧南枝,身軀一震,便挺直腰闆回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此為三從。”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