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此為四德。”
“七出乃: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盜竊。”
“三不去為:有所取無所歸、與更三年喪、前貧賤後富貴者。”意思就是婚後妻子沒了娘家、婚後妻子為公婆守孝三年、丈夫娶妻時貧賤,婚後富貴的。
“諸位,上述可看出婚姻對女性的桎梏,甚至一些不合理的規則都能堂而皇之的約束爾等。”
尤其是那七出之條,好多都是主觀意識形态上的東西,究竟如何還不是婆家張張嘴的事。
無子更是可笑,也有可能是男人的問題。
還有那惡疾,指傳染病。将一個身患重病的家人抛棄居然也是合理合法的。
“你們覺得合理嗎?制定這些規矩的人是誰?他能代表所有人嗎?”
“一個女人的一生,命運都在别人的手中,父親、夫君、兒子真的能為她負責嗎?”
随着章簡書的話問出口,衆人陷入一片沉默。此刻衆人神色各異。
朱淑真已出離憤怒陷入沉思,盧南枝面含悲戚神色不甘。驚鴻閣的姑娘們也是面有戚戚,幸福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各有各的不幸。
在座的姑娘,有的從小淪落風塵,有的被哥嫂爺娘發賣。有的家道中落充入教坊,更有甚者走投無路自賣自身。
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适時的,章簡書打斷了衆人的思考,将話題引入了今日的正題--劇本研讀與創作。
“今日讨論了這麼久,想必你們也了解了今日創作主題。”
說完章簡書便将一打手稿發放下來。衆人便迫不及待三三兩兩的研讀起來。
便見那手稿的封面寫着:窦娥冤、漢宮秋、貴妃傳、鍘美案、王寶钏、孔雀東南飛。
待衆人将手中手稿梗概讀完便開始讨論。
“掌事,這些劇目似乎都互有對應。”連城率先開口。
“正是,這漢宮秋與貴妃轉相呼應,同樣是宮城女眷,面對家國有不同的選擇,昭君出塞非所願,貴妃自刎王命全。”
“君王自把綱常敗,亡國卻怨女裙钗。”朱淑真接道,“一個女子連自己的生死婚姻都不能掌控,卻能敗壞朝堂亡國滅君,實乃天大的笑話。”
“這昭君更是可悲可歎,為國出塞,侍奉爺孫三代,最終求歸中原被拒,憤而自盡,反倒落得一個節義之命。”
盧南枝:“翁奪兒媳,侍二夫的楊玉環受萬人唾棄。草原三嫁,配爺孫的王昭君被世人稱頌。多麼諷刺啊。”
李婉玉:“我看這秦香蓮與王寶钏也頗有意思。”
王明明:“哦?”
李婉玉:“你看這秦香蓮一介農婦苦熬家中奉養公婆兒女,卻遭陳世美抛棄暗殺,一氣之下狀告夫君求取公道。”
“再看看這王寶钏,名門閨秀苦守寒窯十八年,夫君歸家卻對她連番試探,最終确認這女子當真癡心不改,夫君為全道義奉其為中宮皇後。”
“妙就妙在這王寶钏苦守寒窯一十八年無事,當了皇後一十八天便香消玉殒了。王寶钏年老無子,無兄弟,其父王允為何謀反。”
“再有王允謀反,薛平貴和代戰為何能迅速趕來平反。”
“前來平反,最終卻得了皇位,又立罪女發妻為後,全了自己大義的名聲。”
“......”
章簡書聽得津津有味,見衆人談論完畢便開口道:“是不是看的很憋屈?”
“是不是又憋屈又想看?”
見衆人點頭,章簡書又道:“戲劇就是這樣,源于生活,充滿沖突,讓人欲罷不能。這幾出戲基本上囊括了婚姻中出現的風險問題。”
“婆媳矛盾,吃絕戶,貧賤夫妻,王侯将相,夫妻恩愛,反目成仇,同床異夢。”
“每個已婚女子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接下來幾天,連城你将戲本分派一下,帶領驚鴻閣上下抓緊熟悉唱詞排練,争取在中秋節之前排演完畢。”
連城:“是,掌事。”
“淑真姐、明明姐、婉玉姐,麻煩你們看看戲詞可有不妥之處,若有還請勞煩三位姐姐大駕不吝賜教。”都是直接系統出品的戲本子,章簡書确實不知道是否符合如今的審美。
“簡書客氣,姐姐就獻醜了。”朱淑真說完便拿起另外幾個劇本研讀起來。李婉玉與王明明也點頭示意,一起開始研究戲詞。
示意衆人繼續,章簡書又開口了,“諸位可曾聽過西遊釋厄傳?”
“孫悟空的故事嗎?”
“如今打上天庭了麼,不知戰況如何?”
“昨日說到正與二郎真君鬥法呢,還請了托塔李天王相助。”
“啊,我上次剛聽到弼馬溫那回。”
眼見衆人聊天開來,章簡書連忙擡手示意,衆人見狀又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