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眼睛一亮,立刻吩咐人準備醒酒湯和點心。
等四皇子和五皇子也對大皇子的周到安排連連稱贊。至于低頭為别人做嫁衣這種事情,他們兩個人可不願意做。
一場看似混亂的醉酒鬧劇,其實各有各的心思。
宴會消耗,都是真金白銀。不過大皇子覺得值得就行。
***
皇宮,禦書房
康瑞帝上午批閱奏折,下午還有時間,去禦花園看一看錦鯉,金燦燦的錦鯉,看着就讓人特别的開心。
随意的拿點魚食投喂錦鯉,看着這些胖乎乎的錦鯉在不停的争食。
在他的眼中,這些錦鯉和他相互争奪的兒子沒有什麼區别。
直到傍晚,福來公公已經将宴會中所發生的事情全部都告訴康瑞帝。
“太子也去了?還是一如既往好脾氣。”
“太子妃賢惠的像一尊佛像,她是太子妃,不是羽化登仙的神仙。”
康瑞帝現在不太喜歡太子妃,覺得這人太假了,完美無缺,某種意義上想要的東西太多了,這是踩着皇家的顔面在實現自己的名聲。
福來公公也不多說話,皇宮中養不了菩薩,菩薩應該供奉在廟宇中,不應該在皇宮中出現。
“呵~這老三别的沒長進,吃喝玩樂倒是總是有新意。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康瑞帝一邊扔魚食,一邊點評孩子,身邊隻有福來公公一人,跟随的侍衛也在亭子外。
福來公公知道陛下不需要任何人搭話,陛下是在自言自語罷了。
“陛下,大皇子的謀士提議他拉攏三、四、五皇子。”福來公公小心補充道。
康瑞帝停下扔魚食的手,眼神變得深邃。“哼,大皇子倒是有心思。不過這老三,别看他整日吃喝玩樂,關鍵時刻說不定也有自己的算計。連老三都拉攏不了,更别提老四老五了。那才是上書房培養出來的人。”
就如同康瑞帝所說的一樣,同樣的老師,同樣的教育環境,同樣的身份,誰願意屈居他人之後?
哪怕老三,也是倔驢一樣的脾氣。都是親兄弟,怎麼可能給别人下跪當奴才。
老大也是蠢,康瑞帝不看好老大。有點想當然了。
~
此時,三皇子皇甫卓在大皇子府中悠悠轉醒,他揉了揉腦袋,回想起昨晚的事,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
真好玩啊,他有一種電視劇照進現實的感覺。難道這就是宮鬥?宮鬥就是這樣子的嗎?
四皇子和五皇子也相繼醒來,三人對視一眼,彼此心照不宣。
他們明白,這場皇子間的博弈才剛剛開始,誰能笑到最後,還猶未可知。動動嘴巴,一點點稍微的體貼,就想讓大家感恩體德,哪有這麼簡單的事情。
他們幾個人也不缺愛。真當這是話本了?
~
康瑞帝看着池中錦鯉,心中已有了新的打算,他要看看這幾個兒子,究竟誰能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脫穎而出,成為真正能撐起這江山社稷的人。
三皇子皇甫卓三人簡單洗漱後,便準備回各自府邸。
大皇子前來相送,臉上帶着恰到好處的笑容,再次提及日後多多親近的話。
皇甫卓笑着應下,可心裡卻明白,至于做不做,那就看他自己了。
不過勸勸大家,所有的事情說出來之後,杜四娘已經開始根據情況和何公公兩個人相互讨論。
皇甫卓用者不疑,疑者不用。養謀士不就是為了給自己出謀劃策的嗎?給自己解決所有問題。
杜四娘感受到了深深的重擔,三皇子有多麼的悠閑,它就有多麼的絞盡腦汁,短短幾日,就覺得自己的頭發掉了不少。
作為前花魁,杜四娘還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這些年都沒掉過這麼多頭發。
***
宴會歸宴會,朝堂上相互對着幹,并沒有因為一場宴會而變得好轉,甚至愈演愈烈。
就在所有人都認為接下來将會是幹旱肆虐的時候,也就是旱災即将降臨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瓢潑大雨,如同一股清泉,潤澤了幹涸的大地,緩解了嚴重的旱災。
這場雨下得如此之大,仿佛要将所有的水分都傾注到這片土地上。然而,雨勢卻似乎沒有停止的迹象。
在汴京城,大雨不僅緩解了旱情,還帶走了那令人窒息的悶熱氣息。人們紛紛走出家門,感受着久違的清涼和濕潤。
街道上的積水形成了一道道小河流,孩子們在水中嬉戲玩耍,笑聲回蕩。
然而,在遠離汴京的千裡之外的青州,情況卻截然不同。那裡是旱情最為嚴重的地方,先是經曆了長時間的幹旱,土地龜裂,莊稼枯萎。
而如今,這場沒完沒了的大雨卻給青州帶來了另一場災難,是洪澇!
雨水迅速彙聚成洪流,淹沒了農田和村莊。
老百姓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不得不面對洪水的威脅,艱難地生存下去,這簡直就是把人往死裡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