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
驕人巷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也恢複了往常的繁華。
聶小裳從驕人巷的東頭出發,緩緩前行。兩頭的店面全部又開張了,有的添置了新的門頭和招牌,不少夥計甚至站在店門口,使勁往裡招呼人。
街上人頭攢動。
每個人的臉上都又欣喜又亢奮,家家生意火爆。
也許他們已經忘記,短短十天之前,驕人巷是如何蕭條慘烈,死人的屍體和臭味到處在街上彌漫。
聶小裳想了想,又覺得也許人家都是主動忘了呢。
她卻不能忘。
因為……董澈沒有回來。
這幾日聶小裳到處打聽,把每個角落都問遍了,沒有董澈的身影,也沒有人知道去了哪裡。
聶小裳的心情一日比一日低沉,她甚至不敢往城外的火葬場想,那個地方死了多少人,燒了多少人!
不僅是董澈,好多人家的家人都失蹤了,找了幾日,哭了幾日,誰都不想接受,可誰都知道那些失蹤的人應該都已感染瘟疫,當時就被人丢到荒郊野嶺燒了。
聶小裳一個在街上魂不守舍地走着。五年前她在殺了七皇子後匆忙逃離,那時都沒有這麼失魂落魄過,仿佛整個人的心氣都被抽光了。
前面一個酒家,幾名夥計把酒快擺到當街,掐着腰吆喝,有一個小夥和董澈的身形極為相似,嗓門大,嘻嘻哈哈,舉手投足潇灑不羁,聶小裳心頭一抽。
可那一動後,她再清楚不過,那終究不是董澈。
也沒有董澈那般好……
細細想來,其實她也說不上董澈好在哪裡,甚至及其招人煩,可總覺得他就是不一樣,無人能及。
走了一段,聶小裳來到永樂藥材行門口。這才幾天的功夫,永樂藥材行門庭若市,買藥的人似乎往平日又多了幾成。
永樂的大門、玉柱和牌匾不知是不是重新做的,嶄新耀眼,一塵不挂!
聶小裳站在街中央,仰望着那塊巨大的匾額,心道:“霍某人也算是有擔當的生意人了。”
是生意人不假,重利不假,可瘟疫肆虐的時候,人家還是安排永樂藥材行傾巢而出,安撫疫情,醫治傷者,甚至安排後事,聶小裳找到鬼子姜後,也是霍某人和九尺潭齊心協力,三天内大量熬制解藥,才讓驕人巷的疫情得以緩解。
說到這裡,聶小裳的心又一揪一揪地疼起來。
别人吃了解藥都能好,隻有一個人好不了。
豫不歸。
他的臉算是徹底毀了。
為了救她。
那刀刀自殘的場景,讓聶小裳幾次從夢中驚醒,後悔自己當時為什麼那麼懦弱,那麼猶豫。
這份情太沉重了,重得讓人擡不起頭,方才聶小裳路過忘憂閣的時候,覺得自己真是低着頭走過的,可依然能看出,忘憂閣的人也多起來了,不似别的酒家吆五喝六,文人們都在裡面坐着喝茶,低聲閑聊。
她下意識往窗裡看了一眼。
那件雅閣,平日四君子和董澈最喜歡在裡面胡鬧吹牛的那間雅閣,沒有豫不歸的身影。
以往他最愛坐在床前,白色的袖子一塵不染,在窗外那顆小桃花樹的掩映下,靜靜地調茶。
這道風景線甚是好看,許多姑娘暗暗迷戀豫不歸,喜歡偷偷站在街對面,假裝不經意地往裡面看。
聶小裳苦笑。
豫不歸一向以容貌素雅出衆聞名驕人巷,被喚為驕人巷第一美男。
美男?多麼諷刺……
豫不歸那麼愛惜聲譽,清風雅潔,如今這副模樣,又怎麼坦然出現在窗口,仿佛一切都沒發生。
聶小裳幾乎是逃着離開忘憂閣的。東想想、西想想,不知不覺走出了驕人巷,走到郊外一片湖邊。
她的心很亂,一屁股坐在的湖邊的草地上,忽然覺得這個地方有些眼熟。
這分明就是第一次見董澈的那天,董澈把她的玫瑰園攪了個稀巴爛,又打了一下午長工作賠,之後兩人到這片湖吃了壓碎的點心渣渣,還喝了點小酒。
當時她對這個出了名的敗家子及其反感,心道果然百聞不如一見,隻想趕緊讓他爹把他領回去。
草地綠油油的,上面長了些小花,遠處的湖心裡蕩漾着一隻精緻的木色小船,與那日與董澈喝酒時的情景居然一模一樣!
真是捉弄人啊。
怎能不觸景生情?
聶小裳歎口氣,斜靠在一顆垂柳樹幹上的,想起那日董澈餓鬼一般,雙手把點心從地上捧起來伸舌去舔,活似一個吊死鬼的模樣,忍俊不禁。
她忍不住将頭抵在樹上,閉上眼睛,心中三分好笑七分傷感,空氣中的味道似乎也有些許酒味,與那日的小酒相似。
恍惚中,聶小裳忽然感覺有什麼在向自己靠近。
她眉頭一緊,下意識反手從地上抓起一塊石子,暗暗藏在袖中。
那片穩穩的腳步聲卻聽上去并無惡意,隻緩緩一步一步地走來。聶小裳睜開眼睛。
霍某人停住腳步,站在離她隻有三丈遠的地方,河畔裡停着那隻精緻的木色小船。
聶小裳站了起來,與霍某人駐足相望。
兩人似乎都有些劫後重生、恍然隔世的感覺,又似老友重逢。
霍某人穿了一套清爽簡約棕色長衣,精神利爽,神采奕奕,午後的太陽在他身後照耀着。
兩人不約而同笑了笑。
聶小裳走近兩步,笑道:“好久不見。”
霍某人回笑:“我就知道你在這裡。”
聶小裳訝然道:“你找我?”
霍某人搖頭輕笑,道:“不找。”
兩人沉默片刻。聶小裳納悶他到底是找還是不找,又怎麼找到這個地方的。
兩人面向湖邊,湖裡白光粼粼,如星河萬丈。須臾,聶小裳道:“抗疫的事,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