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隊長做事周到,幾人都無可指摘,排隊從陳會計手中簽字領取口糧。
在徐濤寫字的時候,陳會計還多瞄了一眼他的字迹,心裡琢磨起如何試試徐濤的本事。若真是可用的人,要到身邊,也可早些把大隊今年的賬本理理順。
林勇對昭昭交代道:“你帶着他們到後院安置,弄完再過來一趟,我有話和你說。”
昭昭點頭應下,見幾個小朋友累慘的模樣,便問:“他們剛來,今天要上工嗎?”
林勇正心疼這一百六十斤糧食,不太愛看這群新來的吞金獸,擺擺手,“明天上工。”
“诶、好。”昭昭把草帽斜跨着背在身後,幫着兩位女同志各拎了一袋大米,朝後院走去。
幾人窸窸窣窣、把糧食行李搬走,大隊部的堂屋一下又安靜下來。
林勇長長歎口氣。
大隊沒來過知青,面對這幾個和村裡小輩大不一樣的城裡學生,林勇有一種輕不得也重不得的無措。
對外甥女,他可沒有這種别扭感。
不止是因為血脈,也因為外甥女骨子裡老農人的樸素,穿得了細布襯衫、也踩得了草鞋泥巴的踏實,都讓他覺得親切。
陳會計湊過來,把昭昭說的話和大隊長重複了一遍。
“如何?大隊隻我一人記賬,總是不合規矩的。”
林勇思考了片刻,隻道:“這事不急,且再看看吧。”
“也是,還說不準這些孩子能不能受得住咱們的苦日子。”陳會計念頭一轉,也明白大隊長的顧慮,點點頭又興緻勃勃道,“你外甥女是個好姑娘,可說親了嗎?我家那個……”
“停住!别想了啊!我堂妹一家還盼她回省城呢!”林勇繃着臉,打斷陳會計的小算盤。
“唉,可惜啰。”陳會計隻道了一聲,卻也知道安平大隊的情況,是不好留人的。搖搖頭,又坐回桌前盤賬。
後院兩間屋子寬敞明亮,倒比幾人想象中好。
搬好東西,昭昭又帶着他們溜達了一圈。
“每日大隊部會敲銅鐘通知上工,十個鐘聲内到門口空地點名。農忙的時間中午不休息,你們幾人可以輪流回來做飯,再提到地裡吃。”
“門口有水井,要自己提水的。至于柴火,用完就得上山撿了。”昭昭說完,又看了眼幾人,低聲提醒道,“要是不方便,也可以私下找人換點柴火,但動靜不要大了。”
村裡人多口雜。鬧得人盡皆知,總會有沒掙到好處的人家眼熱說閑話的。知青下鄉是來融入農村的,讓人扣個帽子,總歸是不好的。
幾人聽出言外之意,都點頭回應。
“對了,你們看看還缺點什麼吃喝用的東西,寫個單子,下午林阿公會進縣城,咱們托他捎帶回來。”
蔡秀敏幾人才來到安平大隊,卻已察覺到他們和村民們之間好像隔了一堵看不見的牆,連大隊長林勇,對待他們也是客氣又疏離的。
也不是不歡迎的态度,更像是碰到了頭疼的事情,不知道要怎麼處理的感覺。
在山野裡徒步了兩個小時、心情遭遇重大落差的他們,此刻對昭昭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雛鳥心态。
秦清忐忑地問:“葉同志不住在知青點嗎?”
“我在山腳的老宅裡,雖然遠了點,但對我來說更方便。”昭昭回答。
蔡秀敏眼睛微亮,“你一個人住嗎?”
“不是,我和家裡的小外甥女一起住,她叫梨花,下次帶來給你們看看。”提起梨花,昭昭彎起唇,神情柔和。
秦清和蔡秀敏對視了一眼,把想與昭昭回家的念頭壓了下去。
譚成裕檢查過東西,寫了個單子,遞給另外三人,大家合計了一下,又添了點,這才把單子拟好。
昭昭帶着他們在牛棚外找到了林阿公,把錢票和單子都給了他,又讓幾人認個眼熟,下次也好搭便車。
做好這些,昭昭自覺完成了任務,捏着草帽扇風。
“你們歇吧,有事的話,可以到大隊部找大隊長,空地右拐的第三間是他家。實在覺得不方便的,就來山腳下的土坯房裡找我。”後面這話,昭昭是對着兩個小女生說的。
蔡秀敏和秦清挺感動的,又起了想跟她回家的心,還沒開口,譚成裕卻走了出來。
“有事嗎?”昭昭看着這一路都沒什麼存在感的人,有些詫異。
譚成裕指了指她腳上的草鞋,聲音沙啞,黑沉的目光天然自帶着一股壓迫感。
“哪裡可以換到?”
“哦,這個呀?”還以為他想打架!
昭昭忍着笑,掃了眼其他人。
“對呀,還有帽子,葉同志可以幫我們換幾頂嗎?”秦清也意識到草鞋草帽的重要。
昭昭想了下,點頭道:“可以,我問問。”
“行,麻煩葉同志了。”徐濤樂呵呵笑着。
“不客氣,你們喊我名字就行,我先走了,晚點再跟你們說。”昭昭笑笑,把帽子戴上,大步走回大隊部堂屋。
留下四個情緒各異的小年輕。
因為不同的原因,他們來到安平大隊。既然來了,就不想白白蹉跎歲月。他們想做實事,改變這裡的落後與貧窮,但第一個需要改變的恐怕是他們自己。
村子排外,那他們就想辦法變成‘自己人’,隻有真正被接受,才有話語權,見到他們所期盼的。
方言太難。
還是先從穿草鞋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