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年間
汴京一片陰雲慘淡,杭城妖言随着各路叛軍攻占的局勢傳播的愈演愈烈,童貫的出征并沒能阻止各地“清君側”的聲音反複,趙佶不得不下令處置妖言提及的“賊首”蔡京及他的幾個兒子,總算是安撫了部分叛軍隊伍。
還沒等趙佶松口氣,杭城的妖言洩密,遼人居然借機南下掠奪邊境。焦頭爛額的趙佶隻好催促使臣,再與金人約定夾攻遼朝,内憂外患重重壓力下,趙佶見召來天師開壇請神驅逐妖物不成,又請來高僧講經做法。
朝中幾位重臣,大多是附庸蔡京的馬前卒,阿姨奉承在行,論真本事一個比一個虛,如今蔡京一朝失勢,慌了陣腳紛紛向趙佶請辭,生怕成為下一個賊子。
東宮内,皇子趙桓提筆在宣紙上書記:一是,金人南下,國都淪陷。與官家聯金滅遼吻合。
二是,二帝北虜,九郎南立。現在官家身體康健,那麼想來不會突然駕崩。
趙恒放下筆,他也讀過史書,知道安史之亂唐玄宗出奔,太子被部将擁戴登基的事迹。趙桓搖了搖頭,九郎為高宗,恐怕也是我無能。
“殿下何必妄自菲薄,”太子妃朱氏安慰道,“如今遼國尚在,官家責罰了諸位大臣又沉于佛道,朝中群龍無首,正是殿下的機會。”
趙桓瞪大了眼睛看着一臉堅毅的太子妃,“你是說……”後面的猜想太過狂妄,他不敢說出口,唯恐隔牆有耳。
是做那肅宗李亨,還是北上的俘虜?趙桓低頭沉思半響,伸頭是死,縮頭也是,九郎有天命在,萬一父親放手與他,趙桓這東宮豈不是笑話,“請嶽父與兄弟來。”
「其實鼠鼠以前一直以為唐宋時期百姓不吃豬肉,是沒有劁豬技術,找了資料才發現,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有關于豬閹割的記載, 《易經》中也說“豮豕之牙吉”,即是說閹割後的豬,性格就變得馴順,牙雖犀利,也不足為害。
到漢的《史記·貨殖列傳》在談養豬業時,就指出“澤中千足彘”,“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記載。可見西漢前期己出現了大規模的養豬專業戶,豬可以群落管理,養豬戶借此發家緻富。甚至在漢代就已經形成了至少五個類型的優良種豬。
可能主要因為,豬吃的實在太多了,尋常百姓自己都沒有餘糧肯定養不起,偶爾一兩隻圈養,按照當時百姓的文化水平,估摸不知道沒有閹割的豬肉,不知道是閹割要在其斷奶前兩周或斷奶1~2周後進行,以體重14到20斤為宜,否則公豬受成長中的雄性激素影響變得腥臭,難以下咽。」
“大公、公子真的要割嗎?”王贲蹲在木欄外,看着蒙家兄弟在草場奔走,試圖從橫沖直撞的豬群裡逮出那隻标記了豬仔。
“割。”嬴政換了身武袍,站在欄圈口躍躍欲試,先秦時期,豬與牛馬差不多,都是牧養,頗有野性,蒙毅、蒙恬兩個半大的小子繞了幾圈都被母豬堵在了一邊,好在嬴政眼疾手快,趁着母豬防備蒙毅的視野差,一個繩套把踩進陷阱的豬仔拉了出來。
天人所講,好不容易有個籍本佐證,嬴政老神在在的複述了一遍易經,“若是如書裡寫的,大秦的油肉來源就能多上幾成。”能圈養靠人工喂養長膘确是可行,就方便把經驗推廣給黔首,省更多出牧場飼養更多的馬匹征戰。
肉、油在秦國也是奢侈品,要是有餘量給将士吃,也能鼓勵他們在戰場搏殺。
逮住了仔豬,等在一邊的豬農立即上前按住,怎麼閹割,嬴政不懂,是秦王異人送來的宮人負責,用死公豬試了手就直接來,技術麻利,那邊豬豬吓得慘叫連連,這邊執行的宮人抹了把草木灰,就結束了。
嬴政滿意的看着豬圈裡仔豬,天人的法子講得好,可惜時令不對,今年的崽子斷奶了,窩裡強壯的公仔豬很難抓,隻有些适中的,好在成效喜人,最先閹割的一批仔豬,成活的養了幾天,的确比養在外面的溫馴并且肥胖得快,就是不知道味道好不好了。
“旦月選出最大的豬獻與大王。”嬴政拍闆,向豬農們畫大餅,反正證明了可行的話都是要人推廣的,“養得好,我便引薦你們去治粟内史。”
「再有外界影響,比如唐之前魏晉南北朝三百多年,宋之前五代十國百多年,都是北方遊牧民族持續對中原文明的融合沖擊,他們的生活習慣是“風吹草低見牛羊”,豬肉端不上貴族們的餐桌,比如據記載趙恒在位時期,皇宮每天需要消耗300多隻羊。
但從宋朝開始,原因可能也有宋代鐵制廚具的普及,百姓不再是水煮火烤,煎炒技藝能将豬肉脂肪中的油分榨出,加上價格低廉,豬肉逐漸盛行,比如說描寫北宋晚期東京民風時尚的《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唯民間所宰豬,須從此(南熏門)入京,每日至晚,每群萬數,止十數人驅逐,無有亂行者”。
至少在我小時候,豬油都是主要的調味油呢,甚至現在很多家庭的老人還是會用五花肉煉油炒菜。
所以說,感謝蘇轼對餐飲行業發展的推動,特别是豬肉食用的創新,讓老百姓的餐桌多了美食。」
山夫吞了吞口水,豬油。
妻子與長子看着圈裡幹瘦的豬口水不争氣的落下,激動的面向昆侖鏡跪拜,感謝天人指點。
他家原先是不養豬的,是上山伐木時發現一隻斷腿死的山豬,山豬肉騷也是難得的肉補,便叫兄弟們一起扛下山分食,後來阿母發現是下了崽的母豬,一行人又回在山裡逮了七隻還活着的仔豬分養。
其餘的公豬都被貨人買走,他因着想留下來給大兒娶親,就拒絕了。但公山豬野性大兇猛,山夫平日裡也隻敢喂個半飽,怕跑了。如今有天人指點,不僅能安穩把豬養下去,來年大兒娶親還有能多産些肉與豬油吃,喜不勝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