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立國,百姓需要穩定的環境休養生息,但各地征伐未定,他卻年事已高,不得已遵從了建議分封群臣,但諸侯列國占據大漢江山的多半疆土,并且封國内部軍政獨立、尾大不掉,劉邦知曉,秦始皇的郡縣制是徹底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百姓盲從,雖然對郡縣制并不抵觸,但諸侯功臣,仍然想要保持先秦時期,獨立自治的公卿地位,這與他的設想背道而馳。
再行分封,百年之後還是繼續七國戰亂,劉邦封王也僅為權宜之計,他與秦始皇一樣,想要一個大統一穩定,政通文達,絕對由皇帝統治的王朝。而不是落得像周朝那般,中央衰敗,諸侯做大反噬君主的下場。
“劉姓封王。”劉邦思索着,此事隻能密謀,不能透給王侯,他已年老,勳臣尚在,可交給劉盈那小子實在不能讓他放心,“唉——”劉邦長歎,子不孝父最是悲哀,萬一他走得早,偌大的江山直接給劉盈,怕是第二天就能看見諸侯為了他的陵墓在哪祭祀大打出手,隻能他這個老父親舍臉辛苦一點,幫兒子一把了。
“恭喜陛下得償所願。”呂雉忍住白眼虛假的奉承着劉邦平定諸王的志向達成,老劉家誰當王侯她不在意,隻要劉盈是太子,是皇帝。
“皇後也在啊。”劉邦一驚,嬉皮笑臉的往背椅一靠,天人這懶人家具,着實适合他這老腰舒展,安逸。就是有一點不好,皇後老妻端莊,不如戚夫人溫婉可人,“正巧,皇後有什麼見解與我說說。”
如意,如意,他的好兒子,若是能如他意成為太子就好了。
「“當然,這部分是最為流傳的說法。但從先秦戰國到唐末,雖然出現有許多疑似為豆漿的食品記載,經過分析得出結論看,還是與今日所飲豆漿有明顯差别。
例如《七步詩》記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該詩見于《世說新語》,無論是否為曹植所作,均可代表魏晉南北朝時期人的理解,是将大豆直接放在釜中煮爛而成的。與北朝魏時期《齊民要術》中有詳細介紹:‘更煮豆取濃汁,并秫米女曲五升;鹽五升,合此豉中。以豆汁灑溲之,令調。以手抟,令汁出指間,以此為度。’表述一緻,都是煮豆出汁服用。從其成分來看與今日的豆漿接近。但兩者制作工藝不同:一為煮食,一為研磨。”
“北宋人所著《證類本草》引《唐本草》中有:中者,研生綠豆汁,飲一、二升解之。這一記載較為明确,就是生的綠豆漿,其工藝與豆漿已經非常接近。所以說,豆漿成為飲品并廣為人知,按史料記載應該是在中古之後的宋元時期。”趙簡明滋了一口豆漿歇口氣,“隻買了豆漿忘記豆腐腦了,大家姑且看個圖就當見過豆腐。”」
邺城魏公府邸
時值冬至大朝會結束,曹操疲憊的依靠在馬車裡閉目養神,作為大漢的權臣,他對突然出現的昆侖鏡接受良好。張角當年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号令策動各地黃巾軍叛亂,成了他嶄露頭角的台階,隻是不想大漢果如張角的搖搖欲墜難以為繼。
謀略半生,即使是休息,曹操也不免聽着昆侖鏡透露的消息分析局勢。魏晉南北朝、北朝魏、還有晉惠帝司馬衷……曹操惋惜,如果天人提及的“曹植”真的是他的兒子,那麼,問題可就大了。
他生在大漢年間,曹植卻被歸屬于魏晉南北朝,正是說明大漢滅亡并非他能挽回,沒有蜀漢與東吳,那麼這兩個地方應該也被“魏”或者“晉”統一,他如今是魏公,又有曹植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悲哀,定是他死後劉協沒了壓制不願屈居人下,與世子發生沖突,于是曹丕奪了漢家的地位。
由此再推想,曹丕,的确,他與司馬懿等人素來交好,因為赤壁一戰失利損失慘重,為了穩定北方,曹操隻能把精力轉移到經營勢力上,而作為三方勢力最年長的主公,内部維持的重點就落在了嗣位,支持二子的謀士私底下小動作不斷,曹操并不放在心上,他還沒有老到任人擺布的程度。
曹操理解最後選擇的是曹丕,曹植好文學,性情放蕩不羁,幾次飲酒耽誤政事,連手下的謀士都約束不了,作為主公失格。但把曹丕與司馬懿放在一起,曹操冷笑,曹丕作為主公知能善用是好可把握不住,就是刺死自己的刀子了。
魏晉南北朝,北朝是魏,南朝是不是就是晉了?晉惠帝司馬衷。
曹操複念一遍,他曹家能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千秋大業,司馬家當然也能有樣學樣,隔壁袁術就是在建安二年稱帝,彼時劉協這個漢家正統的繼承人剛剛在曹操的輔助下登基。
“阿父。”馬車停在了魏公府,吓得酒醒,又在大冬天冷靜了好一會到曹植多了多久,湊近了車馬,不安的行禮。
曹丕提着燈籠從門廊出來,兩兄弟默契對視,卻不多言,隻伸手從不同的左右攙扶曹操下車。
無論是曹魏的野心被點破,還是兄弟牆阋擺上台面。都不如晉朝司馬帝來的殺傷力大,還是某四世三公的前車之鑒太适合拿來說了。
“子恒,拿個章程出來吧。”曹操審視兩個兒子,最終還是選擇了讓曹丕自斷一臂,曹植目光黯然,失落的垂下了頭,他已經出局,“子建累了,就去休息吧。”
“兒子曉得。”
曹丕堅毅的點點頭,見曹操滿臉倦色,識趣的不再打擾。順手拉着猶豫扭捏的曹植轉身往書房走,至少現在,因為昆侖鏡的幫助曹操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司馬懿身上,暫時忽略了他們兄弟對大漢的處理,但等司馬家解決了,大漢的丞相也該反應過來,可不得先和曹植搞好關系統一口徑,他爹可不是個能糊弄的主。
特别是曹植那首詩,曹丕覺得,讓曹操再看見第二次,這世子位置也得完犢子,曹植是好解決,可依他阿娘的性子會先曹操一步把他挂起來枭首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