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到開封沒有直達的機票,趙簡明衡量考慮了一下,不想大清早的趕去車站搖搖晃晃十來個小時坐票天荒地老,然後大半夜才到開封,于是購買了跨夜的卧鋪票,很幸運是下鋪,她的行李不多,除了一個小背包,剩下的都直接快遞去開封的酒店讓小助理簽收。
為了能在車上多睡一會,趙簡明選的是傍晚的車票,決定當天早上九點吃頓,再下午兩點一頓,晚上就靠點零食面包撐過去,等第二天去酒店休息一會又能出門拍清晨的開封鏡頭。
于是,在結束了晚間直播的第二天,趙簡明老大爺似的背着手,輕飄飄的從早餐店拎了一袋子,準備回酒店給老祖宗們來點刺激,提神醒腦。她絕對不是故意把投放時間都同步的。
「“哈喽啊~天亮了,吃飯了嗎?”趙簡明不懷好意的揮揮手,把早餐放在房間的小桌上,拉開窗簾,往外,是熙熙攘攘的車流。」
被十倍音量震醒的陳皇後頭一次放下了對天女的敬仰,大感無語,大漢的天昏暗,星點閃爍,怎麼也看不出是清晨,睡眼蒙眬的推了推身邊的劉徹,媽的,這人怎麼和豬一樣,這都醒不來。
陳皇後凝思半瞬,一腳把劉徹踹下來卧榻。聽見動靜的宮人從偏殿湧入,不等劉徹反應,已經穿齊了衣袍,兩眼恍惚的看着披袍飲水的陳皇後,又遲鈍的接過宮人遞來的絹筆,直等宮人送來早食,終于清醒過來的劉徹咆哮道:“你居然踢朕下榻!”
左右宮人埋下頭,聽見陳皇後慢悠悠的補刀:“食不言寝不語。”
劉徹硬生生把筷子捏斷,黑着臉甩袖出宮,這日子沒法過了。媽的,我要接衛子夫進宮來。今天就接,衛青呢,衛青出來幹活!
「“今天吃油條和豆漿,早餐我們就随便一點。”趙簡明取出炸得黃金脆的長棍,與全國統一的塑料杯,扯開密封薄膜,又撕下一段油條蘸入豆漿,“這兩個都是大家很熟悉的吃食吧。”」
李世民誠懇的搖頭,李家祖上有胡人血統,理所當然也繼承了喜食肉的傳統,一碗胡湯,一份精燴肉餅,一小碟炸筍就解決早餐,和後人一根面棍一杯白湯相比,的确是奢侈了些。
李世民嚼着肉餅召來宮人,“去,皇後若是醒了請她來長生殿一道用餐。”
時辰太早了,李承乾、李泰、李麗質都還沒醒,臣子們也在趕朝的路上,等結束了朝會,還有留人參悟昆侖鏡的警示,接着李世民又吩咐道:“讓尚食居備上公卿們朝會後的賜食。”
「“豆漿,是以黃豆或黑豆,古稱菽的植物,放在水中浸泡約3至8個小時,豆泡發後呈橢球狀,然後将豆磨碎,接着用紗布将豆渣分離,即得到生豆漿。将生豆漿加水燒開即可食用。生豆漿必須完全煮沸,生豆漿容易中毒,而榨豆漿得到的豆渣也可食用,現在一般是喂養牲畜。”趙簡明搖了搖塑料杯子介紹,奶白的液體翻湧,浸泡得濕軟的油條滴答,趙簡明滿足的一口飽囵。」
嬴政看着食案上擺放慢慢的飯餐,突然覺得不香了。菽豆,在如今的大秦還是很多黔首的日常主食,但是後人,到“漢”的階段,菽豆從主食跌落為飲品菜食了。
“大公子又何故歎氣。”王贲迷茫的扣頭,他們幾人随侍在嬴政身邊,對大公子偶爾表露出奇怪的表情很是習慣,阿父說奇人異相,蒙恬覺得肯定就是說大公子政,經常有奇奇怪怪的點子,但大多都是有利于秦國的發展,雖然有些怪行為可以理解。
“想吃米飯。”嬴政解釋,米飯估計得等一等,下午空閑了研究如何磨豆粉。
“米是何物?”蒙毅看看兄弟,謹慎的問到。
“好問題,不知道。”嬴政頹廢的弓背,天人餐餐能吃用上白如雪的軟糯飯,但正是因為常見到一眼忽視,天人至今未曾提及大米是如何取食的,他在工坊裡是見過磨麥的器具,但麥粒與米似乎并非同一種。
難道又要去尋阿父或者呂不韋的幫忙?嬴政搖了搖頭,交出去的東西就不是自己的功績了。
「“相傳是西漢淮南王劉安所發明,淮母偶染小恙,劉安便将黃豆細磨成粉,用水沖之,并加鹽以調味,孝送母親飲用。母大喜,飲之,頓覺神清氣爽,病亦立好。然後劉安在淮南八公山上煉丹時,偶爾将石膏點入豆漿之中,經化學變化成了豆腐,豆腐從此問世。
豆制品其營養與牛乳相似,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與微量鈣質,像寺院僧人不吃肉,就是用豆制品替代。很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養生食用。”」
“好好好,吾孝名亘古。”淮南王劉安大悅,撫摸着打理秀美的胡須仰天大笑,這昆侖鏡的出現正應和了田蚡的投名狀,皇帝無子,哪有一日駕崩,必然是他劉安登基大統,“将這些東西送去田府。”
大喜之餘,劉安全然忘記了,如今的天子劉徹不過十七歲,在大漢也是弱冠的少年,再有太祖、文帝、景帝諸子孫在世頗多,論齒序那裡輪得到。何況窦太後尚在,一個喜好儒學又年富力壯的太子,是絕對不會容許的。
“淮南王劉安?”
劉邦一襲冠冕站在高台上望着昆侖鏡若有所思,公元前二〇二年二月,他在諸侯及群臣的擁請下即位稱帝,并分封了與他一同打天下的将領謀士一百多人為列侯,七人為王,而英布,正是現在的淮南王。
子不語怪力亂神,劉邦雖然是老秦的亭長起家,但身邊的謀士們法儒道三家皆有,算是有些文學見識,但昆侖鏡,昆侖,那是傳說中天人的居處。這是天家的寶物,所透露出的也是撼動大漢的話語,劉邦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