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站人流量大,趙簡明拽着晚餐包沒功夫分出精力講解,隻把視角調成跟随模式便心無旁骛的下到站台等候列車。
趙簡明掏出手機,确認一遍硬卧車廂和位置号順勢停在了已經成排的隊伍末尾。】
李世民已經對天人們自覺排隊的認知看麻木了,到處都是人人人,他大唐要是有後人強壯的口戶和财力,還畏懼突厥的連番騷擾什麼,“這排隊是減少麻煩的好習慣,就是後人這下了樓,這空蕩蕩哪裡有鐵車出行。”他的意識還保留在一輛輛四個輪子的鐵車,對現代東大誇張的交通能力毫無概念。
“聖人,這地下的壘石與鐵材恐怕并非是鐵車行駛,”魏征提醒道,“鐵材軌地不見盡頭,有蹊跷。”這樣大量的鐵材曆朝曆代都是軍資重器,這樣随意的鋪墊,也不顧及百姓竊取着實展現了後世朝堂的威武。
【尖銳的鳴笛聲透過昆侖鏡無限放大到每一個人耳中,然後是刹車的轟鳴雜音,拐角處,雪白的列車燈大亮,鐵路巡查員操着大喇叭喊道“請候車的旅客站到黃色安全線以後——”
趙簡明眨眨眼,小聲補充道,“列車車速太快會把站台上的人卷入車底下,萬一摔下去就一塊一塊的了。”
并架在鐵軌上的列車卷着夏風緩緩停在了标色點的位置,開門,下車的旅客露出如釋重負的輕松,上車的乘客則拽着行李東張西望,尋找自己的座位。趙簡明的位置靠近列車連接處,她把背包一甩塞進被褥裡,取出保溫杯佯裝接水,極具目的性的從硬卧走向餐車又拐回原位。
“大緻的格局就是這樣了。”趙簡明漫不經心的炫耀,夏日天色漸晚,她幹脆把鏡頭對着車窗外緩緩遠離的城區,咬着漢堡自顧自的說,“在一八零四年,大不列颠王國的礦山技師德裡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到6公裡。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于是一直沿用至今。想要的話,就把冶煉工藝和火器技術先提升吧,清朝的話,應該已經接觸到了。”在前面的幾個朝代,基礎都沒有就不要好高骛遠點電力科技了。】
頭一次聽見的黔首驚恐的跪拜在地上祈禱,“龍吟——是地龍!那是天人駕馭的地龍!”瞧瞧那龍吟和碩大明亮的眼睛。
“奇淫巧技。”乾隆不屑的點評,清廷從順治年間就有傳教士在欽天監任職,早年皇祖父還評價西洋諸國千年之後必為中國之患,但乾隆不以為意,他與波旁王朝的國王路易十六多有書信來往,對波旁的老對頭漢諾威王朝也了解,相比之下除了北方的羅曼諾夫王朝崛起需要警惕,一個大洋彼岸的島國,不過些工匠技藝有什麼吹噓的,“讓劉松齡比照儒略曆标注諸朝朝史。”
他倒要看看,這所謂的天人後世,是不是白蓮教人在妖言惑衆。
朱棣眼都看直了,羨慕的望着一節又一節仿佛看不到盡頭的列車,滿滿當當的坐擁擠在他眼裡還是太浪費了,“要是把這些椅子拆了又能裝下許多士兵,有這車朕打瓦剌就簡單了。”不論是士兵還是糧?,塞滿了就發車直達北境,管什麼舒适,一天就能到的地界。
“……”朱高熾不說話,就陪着笑臉樂呵,沒聽見後人說要工匠技術和燒煤火器嗎,那可都是上好的鋼鐵,就這一輛列車,把大明一朝從太祖收來的稅砸進去都不見得能造出來。
“爹說得對!”朱高熙激動的附和,催促道,“那啥子清朝可以造,咱大明也可以。”
太子朱高熾無辜的兩手一攤,賠笑道表示:“國庫不足,朝中大臣如何應對?工匠如何研制?連‘瓦特的蒸機’的造圖都沒有,除了眼饞毫無作用。”
“唉!”朱棣與朱高熙齊聲歎氣,他們也知道是奢望,光是三大營就費錢費力,“先畫個圖給工部,萬一有人能看懂再行考核招用。”
“兒臣曉得。”朱高熾不想打擊父兄的積極性,先前後人說起“冰箱”,時間是在“火車”數十年後,而那是也是清朝皇帝在位,恐怕這清朝的好物不止一個兩個。朱棣下西洋這麼多次,返回的船隻也沒帶回關于“不列颠王國”的記載,誰知道這個王國什麼時候建立的,可不能讓父皇想起這點又鬧着要下西洋,國庫折騰不起啊!
“諸葛先生——”劉備剛一開口,又閉了嘴,大漢鐵器鑄造技術和後世一比過于落後,他就是想要,這千年的差距也不是一時半會能追平的,“罷了,先生不必為此費心。”
諸葛亮搖了搖頭,“主公,火車臣尚不知曉原理,但這車輪的鑄造能參考一二。”
劉備:對不起是我文盲了,先生大才天資聰慧,我輩不及。劉備遲疑的看去,諸葛亮一臉堅定,甚至已經開始用沙石作畫,拱手敬佩道:“我得先生如魚得水。先生有需要一定不要客氣,備定然竭盡全力滿足。”
【漢堡、薯條、雞翅和可樂趙簡明沒有特别介紹,快餐大部分都是二戰産物,講起來容易和諧,做法光聽名字和樣貌就知道,複刻簡單,“土豆切條高油爆炸,漢堡的話,就是馍夾肉,口味全憑店家技術。”趙簡明捏其一根薯條想了想,小聲提示道,“明朝去安南打赢西班牙獲取,明以前可以試試山藥替代,馬鈴薯、番薯原産地美洲,都是在明代經由外國人帶來的。
路線有二,沿絲綢之路陸路向西越過中東地區,抵達歐洲;從東瀛海路再往東,抵達美洲,兩個都沒有的,先開路。”
趙簡明露出微妙而凝重的笑容,至于提前出海會遇上禦前海盜啊、黑奴船啊,早打晚打不如……嘿嘿……】
都沒有的先秦初漢:……
行吧,全當聽個響了,劉邦搖頭晃腦道:“這歐洲、美洲都是蠻人的地盤,要去不容易。”
“既然是有人居住的地方,恐怕也沒什麼仙神海島,”呂雉慢悠悠的說道,“看來當年始皇帝派人出海尋找仙山是一場空。”
“哼,仙神飄渺,”劉邦痛快的飲上一壺,“假的真的,不過都是人一個念想的事。”
“你到想得開。”呂雉淡漠的回應,劉邦冷冷的擡眸不再言語,“以大漢的現狀,解決匈奴才是要緊事。”
“出海?”兩江沿岸吃了船貿福利的海商眯着眼睛思考,如今大宋内政還算安穩,也不是後人點名的幾位敗家皇帝在位,“一兩個農作物吃食能換什麼?”
趙昚喚來小黃門記錄,後人的言語多有指點引導的意味,現在趙構的名望因着後人的批評受了不小打擊,他人也安靜許多,不乘機謀些事務太虧了,出海利益大足夠朝堂上的臣子們扯皮,“令史浩主持海貿的準備。”
有人決定出海一試,有人決定暫時觀望,一時間沿海地區暗流湧動。
朱棣默默看向朱高熾,凝視良久,久到苦瓜臉的朱高熾果斷一撩衣擺叩跪,才不情不願道,“讓三保在後殿候着,向民間征收海圖。”往東瀛的海路雖有,在往東仍是未知的危險,“安南和西班牙打?”鄭和幾次下西洋都沒遇見這個國家的勢力,是不存在,還是另有謀圖,朱棣冷聲,“大明側卧不容威脅,即日派遣使臣往安南走一趟。”
【列車平緩的行駛,來往接水的旅客目不斜視,從趙簡明身邊側過,又有新的乘客從站台上車,安靜的車廂又熱鬧了兩分鐘,而後很快恢複平靜。
趙簡明所在的一節硬卧乘客差不多到齊,她的上下鋪過夜鄰居很幸運都是年輕人,下鋪的小夥子更是放完行李插上耳機倒頭刷手機,半點沒有擔憂。趙簡明借着鏡子反光觀察了一會,确認隻有一對帶小女孩的家長,孩子看着五六歲了也不鬧騰,乖乖摟着大杯的方便面美滋滋吃着,時不時回應兩句父親燙不燙、喝水的問題。
窗外的天空不再昏晖,陰沉沉的雲團壓得人透不過氣,離開了浙省,剛剛駛入與皖省交界的城市,手機叮鈴哐啷收了一堆短信,趙簡明略過旅遊歡迎,掃了一眼天氣預警,又看看窗外烏泱泱的天與已經蒙上霧氣的山霭,“希望明天是個好天氣——”
她并沒有在意紅色暴雨的地質災害預警,在一邊隆隆狂風暴雨裡,随着列車的熄燈踩着下鋪的床攀上,安安穩穩的窩進被褥裡強制關機。】
“今個雨大,看來是行軍不成了。”朱元璋撐開鬥笠,嘩嘩大雨遮天蔽日,别說看清前路了,就是被大雨沖來的滾落山石也讓前行的隊伍好幾次中斷,朱元璋摸了一把水哆嗦道,“安營生火,待雨停再走,囑咐将士們看好地方,小心泥石。”
誰也不想在雨裡多待,聽見命令一個個麻利的支起擋雨的棚子,從火頭手裡拎來配發的煤炭取暖,“還好有着煤炭能燒。”娃娃臉的小兵露出半口黃牙傻乎乎的笑道,握着木鏟吭哧吭哧的挖煙道,“這大雨天也不必擔心煤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