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因為女性為帝超越時代的步伐,使得女帝在維持統治上不得不采取嚴酷的吏治,由此擴散在軍事層面,導緻在位期間對外戰争失敗,對此我隻能全面開炮:把私欲淩駕于國家人民之上的,都是僞君子!
别跟我們後人扯女子為帝不合時宜,漢以後的儒生除了酸吧兩句以外,罵呂布三姓家奴的,怎麼看曲阜那家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世修降表的‘孔’氏?縱觀古代時期,曆朝曆代統治者皆是給予了孔氏家族以優待,而孔氏家族無一例外皆是償還以背叛。可謂是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孔氏。
八國聯軍入侵時期,德意志把曲阜給占了,衍聖公孔繁灏主動跑去迎接德意志人,甚至把德皇威廉二世的畫像挂在孔府,這時候大清還沒完呢。後來更是,留在曲阜孔令煜,竟然公開宴請瀛人,發表支持瀛人取代華夏的侵略言論。
這種後代孔子看了都得斷舍離,你們還當寶捧着,所以你們麻利點跪在女帝前面又不虧。蒙人、滿人、洋人、瀛人都能跪不差一個女人吧,再說了,1842年簽訂的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今大皇帝準将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這位大英國君主亞曆山德麗娜·維多利亞,别名維多利亞女王。這時候就不講忠孝禮義了,是水太涼還是頭皮癢?
(笑)是炮火太猛,肉身扛不住吧。”】
“夏入夷則夷,明知瀛人殘暴無義,竟然卑躬屈膝!”
孔子指天怒罵,誰教你的二十五朝貳臣,哪怕是春秋時代士人“學而優則仕”,後朝都大統一了,君王未息,就向蠻夷臣服,說出去都丢人現眼,他自己的子孫後代無德,他現在如何去說服君主采用他的學說治國安邦。
“家門不幸!傷風敗俗!”
孔子的學生更是低頭不聽,孔鯉與孔伋他們大多知曉,品性優良,怎麼後代如此一言難盡,子佑閉目,果然,聖賢隻老師一人,一定要作序強調,不可使得後人冒名辱沒。
曲阜孔氏無不膽寒,這昆侖鏡裡的女人狠毒,斷他孔家富貴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把孔家的臉面明明白白甩在地上踩了。前朝或許聽不懂水太涼頭皮癢,但康熙之後的儒生皆沉默了,錢謙益牆頭草兩邊倒,主動剃發降清,但因為不得清廷賞識又暗中複明,首鼠兩端、貪生怕死,表面上想要流芳百世,卻不忍以死明志。
這近乎是指着孔家鼻子罵他們與錢謙益沒有差别,玷污先祖之名。
“朕記得,沙俄這些年似乎都是女帝?”乾隆倒是開明的推想,畢竟滿人過去都是由軍機處的幾位選擇符合條件的皇帝,直到他爹雍正在位時整治一番,但軍機處八旗議會的格局大多還保留着,或許如朱簡明所言沒錯,這位置上是男是女不重要,滿人才是關鍵。
後人的話是道理,就是過于直白了,恐怕很多人想不通。乾隆搖了搖頭歎息,這回天下又要吵鬧翻了,大清得依靠孔家的名望治國,這下好了,得捏着鼻子提孔老二找補了。
可這話乾隆不能說,他倒是笑呵呵的看得孔家的“衍生公”孔昭煥直冒冷汗,“卿家是第幾代衍生公?”
“七、七十代。”孔昭煥戰戰兢兢回答,孔家的地位曆來就是依附王朝統治者獲得的,七十二代家奴,這不就意味着從他孫輩開始,孔家就斷了,他痛哭流涕,比起子孫富貴,他現在要考慮的可多了,比如怎麼挽救一下自己搖搖欲墜的腦袋,“臣、臣有罪……”
孔昭煥甫然聽聞皇帝的一聲冷笑,如墜深淵。
完了,這回提前享受,肉身遭不住啊!
【“順便跟你們科普一個有趣又令人悲傷的小故事,因為孔家譜系在漢族内是最嚴謹和純正的,所以現代人把他作為研究基因學的模闆,在曲阜當地孔姓男性的1118個血樣檢驗後,出現三個高頻單倍群:C3占46.06%、Q1a1占27.01%、O3占20.66%,也就是說有三個不同的男性始祖。
C3為突厥基因,多發于蒙古高原西部,即突厥發源地阿爾泰山。O是東亞、東南亞黃種人的主流基因。Q系是美洲基因,又稱為印第安基因。
南北方漢族共有的基因還有C系東北亞-澳洲基因即所謂的蒙滿基因,但南方漢族中的C系占比更高,達到9.5%,北方則隻有4.5%。北方漢族擁有而南方漢族沒有的基因包括4.5%的Q系美洲基因、2.3%的C系突厥基因。所以哪一隻是老孔的直系,佛曰:不好說啊。”】
宋明的皇帝已經開始掐人中了,如果說萬世一系的衍聖公都出了亂子,那麼他們要以誰的理論為治國的主流,用什麼方法安定人心?
始皇帝嬴政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看向淳于越與來秦的齊魯儒生,被看得不自在的齊國儒生抖了抖,下意識與魯國儒生拉開距離,偏巧了,魯國的儒生之首是孔姓,哪怕知曉祖上與孔子無關,還是羞愧的匍匐,藏起臉不願意面對。
淳于越已經麻木了,他冷靜且平和的說道:“纥與顔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禱于尼丘得孔子。”行了咱們先師的出生本來就“不合禮法”,打臉就打臉吧,我們先自曝了,老闆你看着辦。
嬴政非常滿意淳于越的識趣,難得和藹的扶起淳于越賜座,令法家的學生與儒家的學生繼續商議國事,他現在是知道了,多讀讀《論語》沒關系啊,你看天人讀書多怼起儒家來說指着罵啊,孔家愣是一句話不能說錯。
天下百姓聽不懂這些彎彎繞繞的解說,隻記住了一句,有三個不同男性始祖,那就說明現在的曲阜孔家很可能不是孔子後裔,一時間,世間文人也忍不住八卦作祟,閉起門戶來讨論着衍聖公的家事。
曲阜孔家也挂不住臉,内孔劉、外孔張,這是如今孔家最避諱的流言,哪怕他們堅持血脈,可一旦傳言多了,誰還會聽信真話,衆口铄金,當朝的衍聖公氣昏也無能為力,畢竟不是誰都和黔首百姓一樣,隻看見了一句三個不同的男性始祖。
“那是過繼的子嗣!”曲阜孔府學堂,漲紅臉的孔姓學子大聲駁斥道,撈夫子氣憤的揮舞着戒尺,把剛剛還嬉笑嘲諷的外姓學生打得手掌通紅,即便如此,平日裡受孔家欺壓的學生仍然憋着氣一言不發的看向孔姓學生。
那目光令孔夫子膽寒,衆所周知,曆代尊崇衍聖公的特定要求,就是必須為孔子嫡長孫的後裔,即便在位的衍聖公絕嗣也是從近親中選擇一人襲爵,譜系明确,可謂萬世一系,除了南北兩宗對立時期……
并不是所有人都和黔首一樣好糊弄,大儒固然第一輪聽不懂專業生物術語,但句讀好啊,多讀幾次,明确關鍵詞“突厥”、“蒙滿”、“漢族”,聯系後文分析詞彙信息,真真開眼了。如果說以前都是笑談,如今卻很可能驗證了,南北兩宗時期,有異族混入孔家!
“簡單點說,在北方漢族中占2.3%的突厥基因,在曲阜卻占人口的46%?”長孫皇後無語凝噎,這不就是說,曲阜的孔家一半是突厥人的後裔,雖然李唐以“道”定國,但儒學也是大文化覆蓋的基數,“好在大唐未定衍聖公,孔家多隻奉祀。”
“《四書五經》無礙,隻是要削弱孔家的影響。”李世民思索片刻便有了定論,曆來也是因為尊崇孔師才厚待曲阜孔家,需要他們推廣禮法正統。孔家不正,換大儒主持,還更有利于皇權的“最終解釋權”,但最後,李世民還是沒能管住嘴,問了一句,“莫不是前朝亂世時,外族女子與孔家聯姻,才有了三支血脈?”
“阿耶,天人說的是三個不同的男性始祖。”李麗質渾然不覺男子的焦慮,自然而然的糾正了李世民的錯誤,長孫皇後尴尬的笑了笑,連忙捂住李麗質的嘴,把李麗質推給李泰,“你帶五娘去文學館。”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目光一觸,互相偏開不再言語,沉默,是今夜長安城的家家戶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