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這代人而言,隻信奉真理,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誰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誰就當家做主,大不了就是天街踏盡公卿骨,内庫燒為錦繡灰,大家都是血肉之軀,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嘛,泥腿子沒什麼本事,帶兩個纨绔子弟走也算是不虧。
孔家中我們着沒有啥‘衍生公’的待遇,就普通讓,讀書不上進也就過普通人生活,特權,你什麼水平妖特權啊。
司馬昭在洛陽城當街刺殺曹髦,中護軍賈充帥兵将不滿二十歲的曹魏第四任皇帝弑殺後,又脅迫郭太後褫奪皇帝封号,天子的權威從此不複存在了。曹魏五世而亡不過半百,算不算篡位東漢的一種因果報應,畢竟都是少帝禅位。”朱簡明聳肩笑了笑這段曆史,嘲諷道,“司馬懿違背當年洛水之誓,一舉打破了古人信奉的公正,搞臭了洛水,晉朝立國不仁不義,隻敢論孝,于是全族(物理上)七零八落。
隻能說天道好輪回!”】
還在猶豫的曹爽面色一僵,大司農桓範保持着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剛剛為司馬懿寫好勸降書的蔣濟指天破口大罵,被俘虜狀态的曹芳直徑沖進營帳把玉玺往案牍上一拍:“以朕的口令,伐司馬!”
再猶豫全家都要沒了,司馬家狼子野心還不趕緊下手,曹芳一把握住桓範的手深情道:“先生請上座!”
“當街刺殺,廢除帝号?”劉協膽寒,開始思考自己平時是不是與魏公說話的聲音大了些,但他又很快搖了搖頭放棄,如今蜀地劉皇叔經營的繪聲繪色,隐隐有了與曹操抗衡的勢力,不過劉備到底不如劉協正統,曹操投鼠忌器定然不會輕舉妄動,給劉備以口實,雖然曹魏奪權的後事讓劉協氣憤,但他也知道,若無曹操支持,他也不過是雍州城外的一具白骨,橫豎都沒有執掌大權的機會,“唉。”
“好好好!”曹操當即鼓掌,氣笑了,他曹氏一門如履薄冰,背着挾天子的罵名也隻敢計劃令劉協禅位的事情,他司馬家居然能幹出此等背信棄義,“司馬家好大的膽子。”
“這賈充是何人?”卞夫人驚詫,“司馬昭便是四朝元老了?”
司馬昭乃司馬懿之子,劉協下令司馬家滿門抄斬時才三歲,按年齡算司馬昭應當是曹丕執政末年入朝,熬死了至少四位皇帝幫助司馬家篡位,要何等的權勢滔天能才敢剝奪皇帝的封号?這是曹操都不敢想的。
“能做到中護軍,出身定然不低。”他下意識聯想到賈诩,曹操轉念一想否決了他,賈诩年邁,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怕曹操猜忌,于是采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别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賈诩的兒孫輩不好說。”
曹操冷笑恐怕幫着司馬家造反的,都是現在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們,正好劉備得了荊州需要治理暫時抽不出兵力北伐,東吳小兒不足為患,曹操有精力好好清理一番與司馬家一樣心懷不軌的臣子,他曹操一世枭雄,還沒到提不動刀的時候。
【“說起來,古代一直強調天象與國運的關系吧。”朱簡明揶揄道,“比如,據《舊唐書.天文志》記載:唐武德九年六月一日,太白金星于白天劃過長空,六月三日,金星再次于白天劃過長空,太白金星白晝劃過長空是預兆着政權會發生更疊。初三當晚,太史令傅奕密奏皇帝李淵: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太白金星大白天出現在秦(關中)人頭頂,這是秦王李世民将要奪取天下的前兆。
我們現在講科學,拿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的《史記·天官書》記載:‘五星分天之中,積于東方,中國利;積于西方,外國用(兵)者利。五星皆從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國可以法緻天下。’作例子。
五星連珠常出現在60度的天區内,參差不齊。水星公轉一周大約需要88天,金星需225天,火星687天,木星4333天,土星10760天,隻要求出這幾個數字的最小公倍數,就是發生一次五星連珠所需天數。如果張角60度,平均周期為20年;如果張角不超過15度,大約每110年才能看到一次。
最近的一次是2021年8月19日晚,天文學家計算出曆史上曾經三次出現五星連珠:第一次是漢高祖二年,司天監觀測到五星連珠。但是史學家為了讓後人覺得漢高祖即位順應天意,就把五星連珠出現的年份從高祖二年改為高祖元年。第二次是呂後稱制的第一年,第三次女帝時期,司天監都應該觀測到五星連珠現象。
但是呂後與女帝的時期,史官沒有記載,《舊唐書》既然覺得,太白見秦分是李世民問鼎天下的前兆。怎麼偏偏女帝登基就不記載呢?因為如果記載了,就會讓人覺得呂後與女帝當政都是順應天意的,這與封建禮教相悖。”】
“女娃娃這張嘴,厲害啊。”劉邦敬佩的舉杯,他一介粗人出身,學識不如張良、蕭何等人,驟然一聽,卻比幾人更快的反應過來朱簡明的用意。劉邦目光尖銳的看向身旁聽朝的劉盈,遺憾的搖了搖頭,“呂後稱制啊——”
劉盈還想辯論,但劉邦已經沒有心思聽了,他沉着臉望向緩步入堂的女人,滿朝文武的目光彙聚,但呂雉臉色如常,在朝堂正中,從容的向正位的劉邦行禮,好像他們這些人就是為了等候她的臨幸。劉邦緊繃着神經,肅穆道:“皇後站着不累嗎,到朕身邊來坐。”
一個不成器的兒子和一個野心勃勃的皇後,劉邦還有能扭轉乾坤嗎?
不能,他太老了。
至少在心懷野心的諸侯看來,劉氏内憂外患正是奪權的時機。
呂雉配合的入座,遺憾的橫了一眼面露憤慨的兒子,可惜啊,今天這一幕演完,她這個兒子就會徹底被排除權力的中心,他那麼仁慈,那麼孝順,偏偏不屬于呂雉。
呂雉心寒了,危機四伏的環境讓她不再挽留這份感情,她與劉邦并肩而坐。諸侯看了一眼,低下頭掩飾錯愕的表情,而劉邦繼續說道:“韓王信背信,獻出馬邑城投靠匈奴,如此廢除韓王,可有異議?”
“無。”
“韓王協助匈奴攻打太原,如何?”
“臣願意率軍讨伐。”韓信自信請戰道,“匈奴之患百世有餘,臣得先機必能滅之。定能将單于帶來為殉。”
韓信躍躍欲試,當世的将領無人與他匹敵,他甚是清閑,突然出現個後世解說,讓韓信知曉了更遙遠的土地上還有異族會侵犯,這不就是來活了!
劉邦原本想是親自出兵,但昆侖鏡的出現讓他暫時無法脫身,笑了笑,同意了,但瞪着眼睛嚴肅道:“若事成,你為韓王。”劉邦也學奸詐了,現在弄不死你還不架空嗎?
中央窮,兵源、辎重不夠你們從封地補點,打赢了就有封賞。
打輸,打殘?給一點救濟吧。
劉邦忌憚韓信的年輕與卓越軍事能力,但也不想浪費才華,物盡其用,封你為王了,但是你在外面打仗總需要人治理吧,中央派人幫你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