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直播]創飛老祖宗的一百種方法 > 第55章 和平使命

第55章 和平使命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晨光微熹,維和營地便開始熱鬧起來。

胡護士長遠遠瞧見李簡明又背着攝影設備,腳步匆匆地朝着難民營方向走去,忍不住打趣道:“小李又去學校啊?”

這段時間,李簡明仿佛着了魔,一頭紮進難民營學校的拍攝工作裡。

每次回來,她都興奮地和胡護士長分享學校的點滴,回來又滔滔不絕的和胡護士長說起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從教室的修繕成果,到難民營招生的喜人進展,事無巨細。

即便胡護士長從未踏入那所學校,可對學校的變化,她早已通過李簡明的講述了如指掌。

“看來你是找到答案了?”

胡護士長臉上挂着和藹的笑容,輕輕點了點頭,她的年紀,足以做李簡明的母親。能被選派到這新基地,除了護理專業技能出類拔萃,還得益于她的另一重身份——心理咨詢師。

王連長正是看中了她這一點,希望讓她來關懷這些遠離家鄉、投身維和事業的年輕戰士們。

“诶?”

李簡明滿是詫異,不禁輕呼一聲,眼神中寫滿了迷茫,有些不知所措地望向胡護士長。緊接着,她像是被什麼驚到了一般,爆發出一聲驚人的尖叫。

“你們這些年輕人,來自五湖四海,大老遠跑到這裡。我們做長輩的,怎麼也得關心關心吧。”胡護士長神色淡定,絲毫沒有揭開李簡明心事的激動,她沉穩的說道:“老錢走的時候,特意囑咐我多留意你,說你剛來就碰上武裝沖突,怕你心裡留下陰影。”

胡護士長雲淡風輕道爆料道:“你們每個人的談心淡話,組織都會讨論解決方案,你這個問題都不算嚴重的。”

“是我心态好。”李簡明一邊竭力想要挽回些面子,嘴巴還在逞強,一邊卻又忍不住小聲抱怨起來,“總感覺自己像被人一眼看透了似的。”

不過,她心裡也暗自慶幸,還好自己及時調整過來了,不然被組織“請家長”、遣送回家,那可就太丢人現眼了。

“你晚點走。”胡護士長眼疾手快,招呼住正打算腳底抹油溜走的李簡明,繼續說道:“學校這周不上課,醫療組跟校長約好了,今天去給孩子們接種疫苗。”

“啊?”李簡明聽到這話,一個急刹車,雙手緊緊拽着背包帶,滿臉不解地問道:“學校就一百來号人吧?”

“李小同志,你這思想可有點滑坡了。”胡護士長和李簡明并肩往外走,語重心長地說道:“伍号難民營開放收容,當然是整個難民營裡的孩子都要接種疫苗。”

“嘶,好幸苦啊。”

李簡明倒吸一口涼氣。這幾天,她觀察過,伍号難民營一期設計收容一萬五千人。按照馬赫迪當地的年齡分層估算,這一萬五千人裡,起碼有三成是十四歲以下的兒童。

往多了算,少說也有千八百個孩子需要接種,可再看看這邊的醫療組,滿打滿算也就三十人,實際分配來接種任務的人肯定不超過一隻手數,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不辛苦,為人民服務。”】

烈日炙烤着龜裂的土地,拖着闆車勞作的老農,看到這一幕,眼中滿是感動與羨慕。

“好一個為人民服務,”他念叨着,淚水不禁落下,他渾濁的眼睛驟然瞪大——醫護人員在教室裡,握着孩子們黑乎乎的小手注射疫苗,“老天爺啊,讓我的娃娃,也生在這人人能吃上飯的盛世吧!”

老農與撲通跪倒,顫抖着摸向懷中的破布包舉向天空,身邊,無數的流民與百姓也紛紛下跪祈求。

他們一生都在為溫飽掙紮,戰亂時更是朝不保夕,若是自己的時代也有這樣的救助,孩子們就不用早早夭折,家人也能平安團聚。

騎馬而過的安祿山望着祈求的百姓,不屑的呵斥道:“荒謬!”

“大帥何出此言?”史思明笑呵呵的說道,“長安尚且如此,範陽自然……”

安祿山一愣,詭異的笑了,“或許可以借他們的法子,給将士用用?”

長安城中,文人墨客則聚在酒肆。

李白舉杯感慨道:“此乃盛世之象,雖非吾大唐之地,然維和人員心懷蒼生,為人民服務,恰似吾輩追求之大同。”

今日是踐行宴,不僅是李白即将離開長安,同樣告老返鄉的還有賀知章,他捋着銀須打趣,酒杯裡卻是清茶:“太白莫不是又要題詩牆上?”

“非也,吾是敬佩。昔日玄奘法師曆經十七載求得真經,今有維和醫者跨越流沙萬裡,以針藥為經、以仁心為緯,這難道不是當代《大雲經》?”

賀知章捋着銀須大笑,轉頭看向胡護士長為哭泣孩童拭淚的畫面,不由斂容正色,想起李隆基,卻是滿臉悲傷。

他強打起精神與李白說道:“這等行徑,真似當年張骞鑿空西域時,持節不失的風骨。”

“前輩謬贊。”鄰座一書生放下手中的酒杯,爽快附和道,“張骞通西域是為大漢開疆拓土,這些醫者卻在異國他鄉救死扶傷,此等境界更勝一籌。”

“你是?”賀知章遲疑道,朝中的年輕人一波又一波,他記不太清人了。

“在下杜甫,一介書生罷了。”書生隻是拱手一拜,謙遜說道。

李白聞言大笑,将自己的酒杯推到杜甫面前,邀請道:“杜子美?我早聞你'緻君堯舜上'的抱負。且飲一杯!”

這方氣氛融洽,然而内閣之中,紫袍的官員們為鏡中之事争論不休。

李隆基斜靠在龍椅上,凝視着懸浮在空中的昆侖鏡,手指無意識地摩挲着禦案上的玉玺。

李林甫颔首,沉聲道:“天下歸一,需恩威并施,然在異國他鄉,這般興師動衆地為孩子治病,若将這精力用于本國百姓,豈不更好?””

“這些人打着'為人民服務'的旗号,實則在宣揚犯上作亂的歪理”楊國忠忙不疊附和,肥碩的身軀在朝服裡擠成肉球:“正是!臣查閱典籍,自古皆有雲'民弱國強',哪有縱容此等'服務'之說?”

高力士低眉順眼的觀色,小心翼翼插話:“老奴倒覺得,這'為人民服務',倒與太宗皇帝'水能載舟'的訓誡不謀而合……”

“住口!”李林甫猛然轉身呵斥高力士道放肆,眼中寒芒畢露,語氣陡然淩然,“陛下試想,若百姓皆以為'服務'是天經地義,誰還會敬畏皇權?誰還會安分守己?”

李隆基不語。

恰在此時,殿外突然傳來騷動,安祿山不顧通報,踉跄着闖入内閣,神色慌張的驚呼道:“陛下!市坊的百姓、百姓們對着後人行叩拜大禮!”

李隆基猛地起身,冕旒晃動間,鏡中胡護士長的身影與武帝詭異地重疊。

【“這次準備給兒童接種的是脊髓灰質炎疫苗。”

兩人邊走邊聊,胡護士長開始介紹今天的任務。

運送的車輛在學校的不遠處,等李簡明走近一看,校門口已經拉起了非常有祖國識别性的紅色“Vaccination Room”(疫苗接種室)标識,看得讓李簡明有點審美摳腳。

不過效果很好,從對面難民營路口走過來一位當地的婦女,後面還跟着幾個孩子,從被抱在兄弟懷裡的到已經能跑跑跳跳的。

胡護士長禮貌的進行了指引,李簡明也架起攝像機,好奇地複述了一遍,“預防什麼疾病的?”

“就是小兒麻痹。”胡護士長一聽,就知道李簡明對援助醫療這塊毫無概念。她索性讓李簡明跟在自己身邊,一邊分發接種用的耗材,一邊耐心解釋:“一般多見于五歲以下的小孩。”

為了在當地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早在去年春天,馬赫迪就在“兒童疫苗實施計劃組織”的大力支持以及多國的慷慨捐贈下,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疫苗接種工作。

而這次的接種安排,正是常态化任務中的重要一環 。

截止今年七月,馬赫迪僅有12.4%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而在反對派武裝控制的西北部地區,這個數字更是低至5%。

不過,最近有消息稱,北部局勢趨于穩定——所謂的穩定,指的是對面沒有持續進攻行為。占領軍也已經開始在北方開展基礎建設工作,疫苗接種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内容。

小楊和李簡明兩個人之前曾蹲在角落,小聲地嘀嘀咕咕讨論過。

雖然這種想法多少有點違背國際法,但他倆心裡都一緻覺得,與其讓當地局勢繼續混亂下去,還不如讓占領軍主持政權,畢竟人家是真真切切在幹實事。

在這混亂的阿非利加大陸,你見過士兵持槍不朝天、軍裝風紀扣系得整整齊齊的部隊嗎?

按照阿非利加特殊的匹配機制,這樣的部隊簡直就是能統一大陸的天兵天将啊!

可惜,這種天兵下凡拯救蒼生的美夢,終究隻是幻想。

一睜眼,又是為了生産忙碌而現實的一天。

在國際社會全力支持的背後,當地百姓依舊在流離失所和經濟危機的泥沼中艱難求生,對他們來說,“打疫苗”這樣的事,在生存的重壓下,隻能被當作瑣事抛諸腦後。】

“郎君,且往後廂去,莫要過了病氣。”掐着嗓子的小黃門小聲提醒道。

眼前這位身着素淨便服之人,正是仁宗皇帝趙祯,前些日子他才經曆一場大病,好不容易按《手冊》中的藥方調養,去了心火有所好轉,但此時,小黃門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趙祯仰頭,專心默讀着醫館廊下懸挂的竹簡,那是張小娘子從後人手中得來的《赤腳醫生手冊》,記載着一部分“未來”的治療辦法,還有一部分大宋聞所未聞的基本。

醫者仁心,張小娘子手握這“千金方”卻廣開門路,懸書大堂,隻為天下百姓能解疾病之憂愁。

是故,不僅是求醫問藥的病人絡繹不絕,希望求學的醫者也紛至沓來。

趙祯指着昆侖鏡中醫護人員給孩子接種疫苗的畫面,不解的問道:“這疫苗竟能讓人不得此症?

張小娘子抱着青瓷藥罐款步而來,發間金钗正是去年冊封杏林縣主時的禦賜之物,她點頭說道:“正是,《千金方》裡便有雲‘上醫醫未病之病’,真正高明的醫者,是在疾病未發之時便加以防範。這疫苗之法,便與此理相通。”

“這疫苗接種倒與‘種痘術’異曲同工。”

“确實如此,”張小娘子推開隔門将趙祯引入廂房,這裡大多數是醫館的學徒,正埋頭煎煮藥方,“去年江浙大疫,臣與太醫暑人依據這竹簡上的法子煮水防疫,效果顯著。由此可見,古今醫法雖形式有别,但在疾病防範的道理上,實則殊途同歸。”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