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暮歸認真考慮過,拆除江安樓原本的設施不劃算,拆下的東西還得另外找地兒擱,麻煩。
她比較了好幾種方案,最終選擇了限時開放的方案。
江安樓一共三層。第一層入口那兒裝修的不繁複,轉個角,樓梯旋轉而上,扶手是黃花梨雕海棠,空隙挖了條縫放香料,人手拂過扶梯便能沾上一層香味。
第一層除了這木頭香料值錢就是些擺飾,譬如鎏金十二生肖刻章、百花飛蝶粉彩瓷,再接着就餘下下桌子椅子。
跟着扶梯上第二層,香粉味漸弱,紙醉金迷得令人昏昏欲睡的香被輕盈的果香所代替。水蜜桃、柑橘等被放在一雲狀琉璃盆裡,盆子約有三隻手那麼大,後頭是一棵樹,樹以銀做支撐,外頭包裹着刻上符文的樹皮,枝桠延展開來,人為的挂着果蔬。
被壓得彎曲的枝桠像是被沉重的果實扯得低下了頭,恰好落在琉璃盆裡,與盆裡景色交相輝映。
一直更換新鮮果蔬便是巨大的支出,何況屋内還有其他飾品。果蔬樹旁便是一張桌子,上頭放着冰裂郊野紋荷葉筆洗,整間屋子吊着一大錯金荷花紋燈。一燈内數十支燭火。
二樓簡單來說就是一低配版醉春閣。
三樓的擺件最低調,最大件的是凍石镂雕歲寒三友子,稍次之的為迦楠鑲嵌八仙渡海花屏。字畫一類最多,前朝文人的,今朝知名人士的……
多麼文雅的書卷氣硬是被數量砸出了暴發戶之感。
而三樓最獨特的卻不是這些擺件,而是風景。
自高眺望而下,渭河風景盡收眼底。碰到早上黃昏水汽充足,蒙蒙薄霧飄飄而起,大有“河渭萦纡霧壑深”之美。
所以江暮歸想了個法子,盡量讓所有樓層都發揮作用的同時還能把好吃的帶給平民百姓。
經過她觀察,達官貴人最愛夜間出遊。白日裡上值,午間回後還得再處理些公務抑或是家中雜事,不大容易見到人影。
反而是黃昏時分愛帶着家人朋友四處閑逛,小姑娘家拎着小食手串,偶爾吼着要買花燈;婦人富貴的逛衣服買香料,尋常人家的也可三兩人小聚,喝杯熱茶。
而白日裡出現頻率最高的還是和江暮歸一樣的小老百姓。
她們需求不多,就是幹活累了能停下喝杯熱茶。除了他們,還有部分家境一般的文人。
這些文人大多都科舉不得志,寄住長安無處可去,靠賣字畫為生。
顧客情況調研清楚要做出策略就比較簡單了。
江安樓賺錢的時間都會集中在傍晚,采取預約制服務。而白日裡二樓三樓都會關上,一樓搭個竹簾子把江安樓的格調拉得接地氣一點,擺上普通小木桌就是普通的茶館。
至于二樓三樓的預約也有要求。二樓隻要有錢就能預約,三樓隻能達官顯貴約,目的是狠狠地賺他們兜裡的錢。
現在江安樓生意慘淡,沒關系,正好讓江暮歸放個煙霧彈出去。
茶水館先開着,等人問起便說二三樓還在籌劃,敬請期待。這段時間消息會口口相傳,同時吊起大家夥的胃口。
引起他們的興趣了,如何讓他們決定踏進來呢?
這還是要靠産品本身,内容隻要足夠吸引人,就不怕客戶不上鈎的。重要的是把産品特性宣傳出去。
既然二三樓是預約制,那格調就要升起來,宣傳不能再是發傳單的形式了。
思及古代長安沒有CBD,沒有大屏讓富二代為自擔打call,所以隻能采取最原始的方式——
找托。
說白了,後代的産品代言請明星代言不就是高級托嗎?看到氣質高貴的一線大牌在為産品代言就會不自覺加産品的信任分。
而請高級托也有講究。
像高端服飾、香水請國際超模、請一線氣質明星準沒錯。那食品類的代言最好請樸素一點的,最好是通過美食節目之類立出自己“愛吃、會吃”人設的。
一句話,代言人也得符合産品調性。
所以江安樓也得以隐晦的方式請代言人把牌子打出去。
在此之前,江暮歸還需做詳盡的代言人背調。
顯而易見,二樓三樓裝修打造策劃的時間實際上是找代言人的時間。總之目的都一樣,都是為江安樓攬客。
方案構思好後江暮歸立刻開始實行。
盡大程度節約成本,江暮歸從謝渡那兒要了兩張他不要的桌子椅子,選了幾個她中意的人。
一樓茶館開了。
什麼鎏金十二生肖刻章全部搬上去,一樓搭了個戲台子。不過上頭不是請唱戲的,而是請說書的。
說些什麼呢?就說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說他們最關心的事,讓文化藝術為人民服務。他們聽着,既聽得有趣,又能多坐會兒。幹聽着無聊,少不得點兩碟果子。
果子既有古代果子,也有江暮歸從現代帶來的小甜點,收費不高,堪堪收回成本。
為了引客,兩謝渡收留的孤兒在外頭端着試吃吆喝。
江暮歸瞧着小孩也是悲欣交集。
“等我給你們找好了教書先生你們便不用一天在這兒站着吼了,以後幫我理賬!”江暮歸摸摸他們的頭。
她幫着小孩吆喝,“郎君,試試麼?不給錢?天氣大了,進屋喝杯免費的綠豆湯?”
許多人聽到有免費的綠豆湯喝就進去了。店裡人氣充盈起來,漸漸引來了真正的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