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回去了,别在這兒曬太陽。”江暮歸牽着兩小孩的手。
皇城經濟發達,百姓兜普遍更鼓一點,吃個兩三文一碟的點心還是很樂意。
為了不虧本,江暮歸把一份糕點切兩份,裝在大盤子裡,看着叫人心裡寬慰一點。
另外還推出許多套餐,比如一碗茶、一碟提拉米蘇、兩塊打牙祭的奶糖就是一個套餐,一共賣五文。
許多男人為了那兩塊糖都會點套餐,帶回家給老婆孩子吃。
“五文錢有茶有果子有糖,還有表演看,倒也不貴。”
聽到這句話江暮歸才算放心,這證明她的親民路線成功了。
她的茶和其他地兒的茶不同,别的茶館的茶大多為點茶,有專門的茶博士。她的茶就是後代的泡茶,方便快捷又解渴。
茶水沒被推行開前澀味不大容易被接受,江暮歸當然要順應市場反饋,在茶裡放一勺蔗糖汁,同時推出花茶。
和後代十五一杯的花茶無異。
事實證明她的策略還是很符合實際。許多人就是累了來歇息,花幾文錢放松一下,還能帶點糖果之類的“伴手禮”回家何樂而不為?
大約推行五天的免費綠豆湯後綠豆湯也開始收費了。
綠豆湯加上一份水晶糕或芋頭餅三文一份,送一顆糖。
時間久了江安樓的菜單分類也明了了。
綠豆湯類套餐三文一份,茶水類套餐五文一份,走量走心,值得擁有。
“我還真是小瞧你了。”
江安樓開業半月後終于走進第一位瑞氣千條的客人。
客人半露香肩,風騷不減當年,是和尚李修沒錯了。
“殿下自己找地兒坐。”
“已經出家了,叫我名字李修就行。”李修軟趴趴地坐下去,那不着四五的模樣偏偏還怪有松弛的帥氣。
衣服順着滑落,烏發帶出肌膚的香味,真是和行色匆匆的人們格格不入。
太搖曳了。
出家的皇子也是皇子。
江暮歸不敢怠慢,端上一份頂配套餐:普洱荔枝露配整塊提拉米蘇。
小厮道:“提拉米蘇是我們江安樓的招牌。”
江暮歸也坐下,道:“其實也有夠煩心的。店裡人多了後接待不過來,總不能找人趕走。”
說書的最開始的确能吸引顧客,如今反而成為店裡翻台率的障礙。
好多客人聽入迷了便一直賴着不走,直到猛然驚覺做工快要遲到才戀戀不舍地離開。
李修吃起飯來完全沒有皇子的樣子,是她見過的貴人裡吃飯最接地氣的一個。讓她想起了益州的王如意。
一整塊提拉米蘇直往嘴裡塞,兩口就沒了。還就着普爾荔枝露下咽,不過一分鐘兩碗果子就見底。
這人,真是宮裡長大的嗎?
李修魇足地摸了摸自己肚子,懶洋洋道:“你自己的生意自己想辦法。他們是因為聽書的才不走,你讓說書的不說不就得了。”
“嘿,您以為人人都能像您一樣趕顧客?”
“我是商人,篩選顧客是為了賺錢。你不一樣,你比我有胸懷,就這點來說,我還是很欣賞你。”
江暮歸呵呵挖苦,“都是滿身銅臭味的俗人,誰比誰高貴,殿下這話說得太違心。”
“今兒不見謝侍郎來。”
“忙吧,已經七天沒來過了。”
“你記得倒挺清楚。”李修又要了一盆提拉米蘇和一桶荔枝露,“那我有多久沒見你了你記得嗎?”
“還真忘了。”
這人吃飽喝足就要走,順帶捎走雜七雜八的吃食共兩大箱,“你都忘了那我也沒必要幫你了,本來說來看看你順便為你憂慮的事兒提個建議。”
一樽金酒杯放下,李修把吃食換了個冰箱子裝,點綴許多金絲。
江暮歸搖搖頭,“浮誇。”
“對了,為你感謝你的吃食幫你個忙。”
說着,一張紙條傳到江暮歸手上,上頭寫着一個地名一個人名。
李修揮手,“記得找他時帶上金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