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趁着夜色收拾了東西,一起逃跑了。
後來的事情,宮雲傑自然不清楚了。等到他們逃到池州的時候,當地已經是流民遍野了。
此時出現宮雲傑這一批看着像逃難的人似乎并不奇怪,池州和六安的方言還有些接近。當别人大多自顧不暇的時候,更是無人懷疑宮雲傑這群人了。
不少的屋子都被沖垮,此時洪水退去,宮雲傑帶着他那十幾個河工兄弟找了一處破廟暫且安身。
沒過兩天安生日子,池州的叛軍就出現了。
最開始不過是一些流民組成的小隊伍,主要是搶些糧食吃,後來其他的流民見他們能吃飽,紛紛加入,這規模就越來越大。
不少河工們眼見他們的日子,又摸摸自己饑餓的腹部,最終選擇加入進去。
宮雲傑本不想參與,他心裡清楚這是謀反,将來被抓到必死無疑。
可耐不住饑餓,再加上原先的河工弟兄們勸着,竟然也腦子一熱加進去了。
宮雲傑不說讀過多少書,但到底是比這些暴民知道的知識多。再加上他腦子聰明,出的主意總是能讓更多人不餓着,漸漸不少人還開始擁護他當老大。
前半生虛度的宮雲傑以為從當年那件事情之後,他人生應該再無渴望了。
可是看着如今這個局勢,他竟然意外地燃起了鬥志,他想要查清當年的真相,想要胸有權力。
于是這些人越來越大膽,居然已經敢把手伸到了朝廷命官那裡,這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謀反了。
宮雲傑這群人中,雖然主要以無知的百姓為主,但其中多少也有些識字的人。
多多少少都是些血氣方剛的人,如今既然已經決定了,那自然打算浩浩蕩蕩做下去。
“江南魚米地,今作奈何鄉!天子失其鹿,萬姓共逐之!”
盛熙還未到江南省,這首反詩已經傳到了軍中。
不少将領一聽都是怒氣高揚,倒是盛熙沒什麼表示。
軍隊一路行進,直到叛軍聚集點才終于安營紮寨。
營帳内,盛熙坐于主位之上,下座皆是此次出兵的副将。黎枝當然也來了,朝廷當中的将軍大多是北地出身,對于南方多少不太了解。
黎枝是江南徽州出身,正巧與池州挨着,對于這邊的地形多少有些了解。黎家又是江南望族,在外作戰,多少還是要與地方豪強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