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中的親衛人數增加趙棠自是喜不自勝,不過轉念她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此行關中府,不隻有她一人,太子也會一同前往,東宮官還有他的那些僚屬定然會随行,可她的公主府如今不過是個空殼子,并沒有完全聽命于她的屬官,相比于太子她還是少些優勢,不過也無妨,沒有自己人那就從朝中選,從能挑出合适的人選。
新科進士之中那些沒什麼背景也沒站隊的士子最好,不過若是誇誇其談的無能之輩那就不必了,她也不是什麼人都要的。
想了一圈,趙棠竟覺得武成閣中的季明居然還算一個不錯的人選,除了稍顯稚嫩,竟還不錯。
新科三甲不必多想紮眼,且狀元遊街時趙棠去看過,狀元探花榜眼,皆是三十歲往上數的年紀要麼目标已經明确要麼便是打算獨善其身,很不必浪費功夫。
想明白之後,第二日待早朝一結束趙棠便帶着輕霜暮雪去了大明宮。
小周公公守在大明宮的門口,一見趙棠便迎了上來,“陛下正在議事,還請殿下在偏殿稍待片刻。”
既然有人趙棠也不急着進去,隻不過她好奇裡面的人是誰,隐隐有聲音傳到偏殿,但不足以讓她分辨出是誰。趙棠擡頭看向小周公公問“今日裡面是何人?”
小周公公略上前幾步低聲道“是西南來的一位小将軍。”
西南,趙棠突然想到了前不久的那份信,看來謝敏诏已經到玉京了。
說完小周公公便出了偏殿,不一會兒又進來,“聖人請殿下過去。”
趙棠本以為謝敏诏已經走了,沒想到一進去,殿中站着的那個人背影熟悉,趙棠一眼便認了出來。
有外人在趙棠不好放肆,規規矩矩的行禮,“參見陛下。”
隆慶帝擡手示意她起身,“阿棠在西南數月,可認識謝卿?”
“認識,”趙棠如實回答,即便她不說也瞞不過隆慶帝,“謝千戶材優幹濟,便是在黔中道也是出類拔萃的,這樣的人兒臣自然認識。”
隆慶帝點點頭,也覺得趙棠的話十分有理,并不吝啬贊許之詞。
對于謝敏诏的身世隆慶帝自然是知道的清清楚楚,隻不過皇家是最講規矩的地方也是最不講規矩的地方,隆慶帝看重一個人,便是出身下九流也能一夜之間跻身勳貴之列,若是不滿一個人,即使身份再高貴,難不成能比皇室還要來的尊貴。
趙棠深知這一點,所以她當初才會找上謝敏诏。一個有能力但背景有些污點的人才,供皇室驅使才可能有大成就,立一番事業。
既然兩個人互相認識隆慶帝自然不會再多介紹二人的身份,“羲和今日過來所謂何事?”
謝敏诏站在原地,聞言當即擡手道“臣告退。”
隆慶帝卻不甚在意道“有什麼話直說便是,謝卿無需回避。”
隆慶帝都這麼說了,謝敏诏自然沒有異議,站在原地,趙棠更是無所謂,“陛下命兒臣赴關中府,但兒臣年輕,想求父皇指幾個人給兒臣。”
隆慶帝聞言思慮片刻,很是大方道“你心中可有人選?”
“朝中衆臣兒臣了解不深,不過兒臣在武成閣當值這麼些日子,今科進士季明為人仗義執言、眼中看的見百姓難處,倒是個不錯的人選。”
一旁安靜無聲站着的謝敏诏隐晦的朝這邊看了一眼,不過趙棠并沒有看到。
“季明,”這個名字有些耳熟,隆慶帝思索片刻,終于想起來這人是誰,“翰林院今年的庶吉士,人太年輕了,還有沒有其他的人。”
趙棠搖搖頭,“兒臣與百官并不熟悉,還請父皇做主,不過,除了季大人這樣的文臣以外,最好也有武将一同前往,兒臣府中的親衛有許多是從兵部司調來的,常年身處玉京,并無多少經驗。”這話是實話。
“高鴻漸随你與太子同去,既然你覺得季明不錯,那便也帶上,”高鴻漸是隆慶帝多年的心腹,有他一同前往再好不過,至于趙棠後面提的武将,倒是有些棘手,斟酌好半晌竟沒想出個合适的人選,一擡眼便看見殿内無聲站着的謝敏诏,指了指謝敏诏道:“武将的人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既然羲和與謝卿認識,那便由謝卿與你一同前去最合适不過。”
說着看向謝敏诏,“謝卿身手不凡萬夫莫敵,朕也放心。”
謝敏诏無有不可,輕聲應道“臣領命。”頗有些公事公辦的味道。
而趙棠更不會有異議,這恰恰合了她的心。
得到了自己滿意的答案趙棠也不多做别的,行禮告退,留謝敏诏和隆慶帝兩人在大明宮接着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