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盈還沒入宮,朝堂上又出了事,因為抗倭被正正經經的擺到了台面上。
“陛下!臣有本啟奏。”謝博雅上前一步。
過了片刻,聲音才傳下來。
“準奏!”
“陛下,威城難民流竄至蘇省,土匪四亂,蘇省地方官聯名上折求援!”謝博雅舉着笏闆道。
片刻後有一年輕言官站出來,上前兩步。
“陛下,臣也有本啟奏。”
“準奏。”
“臣彈劾肅王私調兵馬!”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群臣紛紛議論,一時之間朝堂上比市集還要亂上三分。
藩王私自調兵,小了說是兵馬不夠用,大了說那就是謀反。
這是個動搖國本大問題,不僅僅暴露了朝廷對外敵反應遲鈍,還給安慶雲敲了警鐘。
肅王私自調兵去威城,說明趙王與其它藩王借兵,幾人聯系緊密,這對于安慶雲來說是大忌。
原先抗倭的事情被安慶雲擱下是因為還有緩的餘地,他忌憚藩王,離他最近且實力最強的藩王就是趙王,利用抗倭削弱趙王是目前局勢下最好的辦法,所以安慶雲一直無動于衷,拖着不肯處理。
生民哪有皇權重要。
王子甯垂簾聽政三年有餘,然而她實在怕被人說太後幹政,因此很少親自參政,都是借着王成甫和世家制約安慶雲,然而抗倭這件事皇帝不松嘴,她也鞭長莫及。
王成甫此時緩步走了出來。
“陛下,抗倭一事刻不容緩,應由朝廷出面支援,再令肅王撤回兵馬打擊流民。”
王成甫此言一出,呼啦啦跪下一多半人,齊聲道:“臣請陛下決斷。”
安慶雲看着這個場面,氣的站起身來。
這哪裡是請求,分明是要逼他。
此時齊珏,方儒像啞巴了,隻有黃文明站出來,高舉笏闆道:“你們這是逼迫!”
齊珏偏頭看了一眼黃文明,覺得黃文明是個不聲不響的鐵疙瘩,半點不轉筋。
這情況,一言不合就要被這一群人扣上一個延誤軍機的名聲,黃文明這一嗓子完全就是捅馬蜂窩。
果不其然,下一秒就被群起而攻之。
“你放屁!黃文明,你安的什麼心!”那位彈劾黃文明的言官首先沖鋒,舉着笏闆就沖到黃文明面前。
“我x你祖墳!外敵在側,你黃文明是倭國人嗎?”謝博雅之子謝圖一步跨過來,彪着髒話罵人。
“你是倭國人”這句話好像觸動了黃文明的神經,舉着笏闆“邦”一聲,把謝圖砸了個滿臉開花。
黃文明這一下子驚天地,泣鬼神,朝堂一瞬間凝固了,随後直接沸騰,世家朝臣一擁而上,黃文明抱着腦袋蹲在地上。
這他丫的真是曠古奇聞,文官打群架,武官愣一邊。
太監急的團團轉,王子甯坐在後邊幾次欲言又止,安慶雲吼了兩句也沒用——打人的朝臣都是英宗在世時死谏那批犟種。
說黃文明是鐵疙瘩倒是也沒說錯,他真挺抗揍,愣是還能大喊一句:“你們不忠!”
這可好,眼看着照死了打了。
忽聞“當啷”一聲,安慶雲将玉玺扔了下來,那黃色綢緞裹的方塊就這麼滾下台階,落在了衆人眼前。
玉玺落地,這場鬧劇也按下了暫停鍵,所有人都僵在原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恢複了朝臣的“端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