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來想去,圓娘還是想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後跟在師父身邊整理師父的詩詞文章,使其刊印成冊,師父仙遊之後她就選一塊山清水秀的地方自立門戶,平安順遂的度過此生。
她半點沒有想嫁張姓未婚夫的念頭,依張氏那喜鑽營的勁頭,想必也看不上自己這一介孤女,兩家的親事告吹的可能極大,是以她并沒什麼特别的期待。
圓娘努力盤算了一下她自己的技能,嗯……等長大後先開個食鋪練練手,反正她還小,錢可以慢慢賺。
理清思緒,圓娘的心境豁然開朗起來。
其他人早已去往别處玩逛,蘇轼領着兩小隻喝完香飲子之後,又去犬舍給金猊奴買了一袋糠饷,兩包肉幹後便打道回府了。
還沒踏進書房的門,硯秋就迎過來興沖沖的說道:“郎君,陳州那邊回信了。”
“哦?”蘇轼眉尾挑的高高的,顯然有幾分意外,心裡揣度着是不是子由那邊家計困難,錢不夠花了,他回頭問問閏之家裡賬面上能省出多少錢來,一并給子由寄過去。
他邊思索邊接過包裹來打開一看,幾本孩童啟蒙的聲韻書,皆是他和子由幼時讀過的,一看紙面還新想必不是原本,大概是子由自己閑來無事謄默的。
他打開最上面的信封一讀,信上極短一句話:紅豆奶茶很好喝,奶牛拖去犁地很費勁,嗯,但還是多謝兄長了。
蘇轼扶額,那奶牛……是給他犁地用的嗎?
薄薄的一張紙,沒了。
他的目光落到包裹上,發現還有一個厚厚的信封,上面寫着:圓娘親啟。
蘇轼将信封遞給圓娘道:“你的。”
圓娘萬萬想不到裡面還有自己的事兒,她受寵若驚的接過信封,拆開一看,啊!蘇轍的親筆信!!啊啊啊!!!蘇轍居然給她寫了親筆信!!!圓娘錯愕的小臉上滿是驚喜!!
再仔細定睛一看,大條了!!她現在算半個文盲,而蘇轍又是寫的行書,她看得磕磕絆絆的,哪裡看得懂?!隻能靠猜!
第一張紙是蘇轍提到了“無人共吃饅頭”的典故,控訴其兄促狹本性,讓圓娘不必介意她師父的看法,有疑難問題怕被師父取笑的話,可以寫信問他這個做叔父的,他一定言無不盡的!
第二紙,她有好些個字認得磕磕絆絆,甚至連大概語意都不大能猜得出來,她坐在竹椅上抓耳撓腮半晌,最後求助性的看向辰哥兒。
辰哥兒雖然比同齡人多認識不少字,可還是有不識得的,兩小隻腦袋湊一起,費勁巴力的辨認着。
蘇轼支頤,悠閑的問道:“要不要我幫忙?”
兩小隻異口同聲的拒絕道:“不要!”,二人擔心的事情卻并不相同,圓娘看第一張紙上蘇轍吐槽了不少他哥少年時的荒唐事,她擔心第二張紙上有什麼,再影響兄弟二人的感情,雖然說并不會!而辰哥兒隻是單純的好面兒,不想在圓娘面前露怯。
兩小隻皺着眉頭繼續猜測道:“這應當是個書字,什麼奮識什麼天下字……”二人一頭霧水的對視一眼,懵懵互問道,“什麼意思?”
二人又一并搖頭道:“等阿兄回來請教他?”
蘇轼握拳掩唇,偷笑道:“發奮識遍天下字?”
兩小隻聞言雙眼瞪的圓溜溜的!!
圓娘眼疾手快把信紙疊巴疊巴塞進袖口裡,好奇問道:“師父,這句話是不是跟您相關?”
“嗯?什麼意思?”蘇轼疑惑問道。
本來圓娘還沒記起來,經蘇轼之口吟出這句話的時候,她突然想到一個典故,說是蘇轼年少時自負才學,發誓要“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有一天遇到一個來蘇家拜訪的老人看見此對聯後,掏出一本晦澀難懂的書來遞給蘇轼,蘇轼發現上面有許多生僻字不認識,方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羞愧之下在原有對聯上各添了兩個字,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圓娘之前對這則典故深信不疑的!可自從聽了程夫人的故事後,圓娘已經不大相信這則典故了,程夫人是個極大氣極重視子女道德修養的母親,培養不出太浮躁輕狂的子嗣來,是以她對這則典故産生了懷疑,但蘇轍又将這個對聯明晃晃的寫在了信紙上,她就懵了,暗戳戳的來找蘇轼求證。
圓娘輕咳一聲,弱弱的将這個典故說了出來,蘇轼忍俊不禁的拍了拍她的肩膀道:“為師讀書多年,豈會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怎會自負輕狂到這般模樣,可見是世人訛傳所緻,嗯……也有可能是新黨那邊造的謠。”
圓娘抿嘴笑:“也不見得。”
蘇轼臉色一變,他變戲法似的從圓娘袖裡将那厚厚一沓信紙順走,站起身來翻看。
他生的高大,圓娘踮腳去夠都夠不到,瞬間急得團團轉。
等蘇轼粗略看完,一把将信紙拍在桌案上,咬牙切齒一字一頓道:“蘇、子、由,你、給、我、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