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知夏懷揣着對美味的期待,穿過縱橫交錯的街巷,徑直來到“濟世堂”中藥房。
藥房内,檀木藥櫃散發着古樸的氣息,絲絲縷縷的藥香彌漫在空氣中。
櫃台後面,老郎中正專注地為顧客把脈,見柳知夏進來,便擡手示意稍等片刻。
片刻後,老郎中忙完手頭的事,邁着沉穩的步伐來到櫃台前,臉上帶着職業性的溫和笑容,問道:
“姑娘,哪裡不舒服,是來抓藥調理身子,還是有其他需求?”
柳知夏微微低下頭,避開老郎中探尋的目光,語氣故作鎮定:
“郎中先生,我想買些小茴香、八角、豆蔻。”
老郎中聞言,手中的動作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他順手拿起戥子,一邊熟練地稱藥,一邊試探着問:
“姑娘,這些藥材搭配起來,并非常見治病方子,你拿它們做什麼呢?”
柳知夏心裡“咯噔”一下,臉上仍擠出一抹笑意,不慌不忙地回道:
“家中長輩身體欠佳,胃口一直不好。我聽聞将這些藥材碾碎放在房中,既能舒緩情緒,又能開胃提神,所以想備一些。”
老郎中聽了,微微點頭,沒有再多追問。稱好香料後,老郎中細緻地用牛皮紙将小茴香、八角、豆蔻包好,遞到柳知夏面前,叮囑道:
“姑娘,這些藥材氣味濃烈,存放時務必注意密封,以免受潮變質。”柳知夏接過藥包,付了錢,再三向老郎中道謝後,快步走出藥房。
站在藥房門口,溫暖的陽光灑在身上,柳知夏長舒一口氣,将藥包緊緊護在胸前,嘴角忍不住上揚。
想到明天就能帶着精心制作的鹵大腸去集市售賣,她的眼神愈發堅定。
柳知夏走出中藥房,暖陽高懸,集市依舊熱鬧非凡。
此起彼伏的吆喝聲、讨價還價聲,交織成一曲獨特的市井樂章。
她惦記着家中剩餘的核桃,本想做道核桃糖,想做成琥珀核桃,這樣也更容易售賣,如此想着,便邁進了雜貨鋪。
店内貨物琳琅滿目,貨架上的商品擺放得整整齊齊。
老闆是個圓臉中年漢子,身着藍色粗布麻衣,腰間系着一條油漬斑斑的圍裙,見她進來,滿臉堆笑,熱情招呼:
“姑娘,要點啥?我這兒的貨又全又好,價格公道!”
柳知夏徑直走到擺放糖類的貨架前,指着色澤晶瑩的白糖問道:
“老闆,這糖怎麼賣?”
老闆搓了搓手,爽快說道:“半兩銀子一斤!”
柳知夏一聽,倒吸一口涼氣,這價格遠超她的預算。
她攥了攥手中的錢袋,錢袋裡為數不多的銅錢相互碰撞,發出清脆卻又略顯單薄的聲響。
她的臉上滿是無奈,隻能放棄。就在轉身時,她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曾聽聞麥芽糖可以自制,且材料并不複雜。
于是,她快步折返,對老闆說道:“老闆,給我來兩斤的糯米和小麥!”
老闆愣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不過很快恢複常态,一邊拿貨,一邊笑着問:
“姑娘是打算自家做吃食?我這兒的糯米顆顆飽滿,蒸出的米飯軟糯香甜;小麥也都是新收的,做出的面食口感絕佳。”
柳知夏笑着點頭,沒有過多解釋。老闆手腳麻利地稱好糯米和小麥,用粗麻布包好遞給她:
“糯米50文,小麥50文,一共80文。”
柳知夏付完錢,接過包裹,滿心歡喜。離開雜貨鋪時,微風拂過,撩動她的發絲,柳知夏步伐輕快,想着即将自制麥芽糖,與核桃搭配做出美味,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傍晚,夕陽的餘晖給大地披上一層金色的薄紗,柳知夏回到那間茅草屋。
她将荷葉包裹的豬肚和大腸輕輕放在斑駁的木桌上。
窗外,月光如水,透過破舊的窗棂灑在屋内,為她的思索鍍上一層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