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裡的水漸漸平息了翻滾,濃稠的白霧裹挾着肉香,在竈房裡肆意彌漫。
柳知夏熄滅竈膛裡的明火,拿起長柄木勺,在鍋裡輕輕攪動幾下,随後盛出一塊下水,放在嘴邊吹了吹,送入口中。
下水在齒間咀嚼,卻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眉頭微微皺起,她不禁懷念起現代廚房裡那些五花八門的調料,簡單幾勺,就能讓下水滋味升華。
可如今身處這古代,香料稀缺,能做出這般味道,已然不易。
無奈地歎了口氣,柳知夏放下木勺,伸手取過挂在牆上的竹笊籬。
熱氣撲面而來,她眯起眼睛,将笊籬探入鍋中,熟練地撈起下水,瀝幹水分後,放進一旁的粗陶盆裡。
為防止異味散發,又扯來一塊幹淨的粗布,将陶盆嚴嚴實實地蓋住。
做完這一切,她揉了揉發酸的手腕,目光透過糊着窗紙的木窗,望向墨色的夜空。明天一大早,還要帶着這些下水趕赴集市售賣,但願能賣個好價錢。
想到這兒,柳知夏轉身吹滅燭火,在黑暗中輕輕關上竈房的門,腳步匆匆地去準備明日趕集的其他物件。
天邊剛泛起魚肚白,遠近村落尚在沉睡,幾聲嘹亮的雞鳴,驟然劃破清晨的寂靜。
柳知夏在吱呀作響的木床上翻了個身,緩緩睜開雙眼。
透過糊着舊紙的木窗棂,晨曦正努力擠進來。
她麻利地坐起,簡單整理了一下略顯淩亂的發絲,順手拿起搭在床沿的粗布短打,迅速穿戴整齊。
走出那間略顯破舊的茅草屋,清涼的晨風吹來,帶着泥土與青草混合的氣息。
柳知夏擡頭望向不遠處的雞舍,那是村裡張大伯家的。
公雞仍在昂首打鳴,火紅的雞冠在晨光下格外醒目。
柳知夏在心裡默默感激這準時的“鬧鐘”,若不是這聲聲雞鳴,自己怕是要誤了上山的時辰。
她快步返回屋内,從牆角拎起竹簍,又順手拿上短柄鐮刀,仔細檢查一番後,将它們穩穩放進背簍。
鎖好茅草屋的木門,柳知夏腳步匆匆地朝山上趕去。
上山這條小路蜿蜒曲折,路面坑窪不平,長滿了帶露水的雜草,沒走多遠,她的褲腳就被打濕了,沉甸甸地貼在腿上。
日頭漸漸升高,溫暖的陽光穿過枝葉間的縫隙,灑在林地上。
柳知夏驚喜地發現,小徑旁的腐葉層上,冒出了許多圓滾滾的蘑菇。
這些蘑菇有的是雪白色,像一個個倒扣的瓷碗;有的呈棕褐色,菌蓋上還帶着一圈圈深色的紋路,如同年輪。
柳知夏迅速蹲下身子,動作輕柔地将蘑菇采摘下來,放入竹簍。她一邊采摘,一邊暗自感歎:
“這幾天雨水足,蘑菇長得又多又好。”
忽然,她在不遠處的樹根旁,發現了一叢色澤金黃、形狀奇特的蘑菇,正是珍貴的雞油菌。
這些雞油菌在陽光的映照下,散發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大自然饋贈的寶藏。
就在柳知夏沉浸在采摘的喜悅中時,一隻色彩斑斓的蝴蝶從她眼前翩翩飛過,仿佛在為她指引着方向。
她順着蝴蝶飛去的方向走去,竟在一片潮濕的低窪處,看到了大片的平菇,它們層層疊疊地生長在一起,宛如一朵巨大的蘑菇雲。
柳知夏繼續在山林中穿梭,汗水浸濕了她的粗布衣衫,可滿心的期待讓她絲毫不覺疲憊。
就在她繞過一棵粗壯的老松樹時,一陣微弱的“嘤嘤”聲傳入耳中。
她停下腳步,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聲音是從前方一叢茂密的灌木後傳來的。
柳知夏輕手輕腳地走近,扒開枝葉一看,一隻小兔子正瑟縮在裡面,它的左後腿上有一道傷口,鮮血正緩緩滲出,将周圍的毛發都染成了暗紅色。
小兔子察覺到有人靠近,驚恐地擡起頭,紅寶石般的眼睛裡滿是恐懼與無助。
柳知夏望着腳邊那隻小兔子,眼中沒有絲毫憐憫,反而閃爍着興奮的光芒。
她搓了搓手,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心裡盤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