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久,張大娘就帶着兩口大鍋趕了回來,額頭上滿是汗珠,氣喘籲籲。
與此同時,李杏花也走進廚房,手裡還拎着一籃新鮮的蔥姜蒜,嫩綠的蔥葉、飽滿的姜片和蒜瓣,散發着清新的氣息。
“知夏,我聽說鍋不夠用,就想着這些調料說不定能派上用場,給食物去腥增香。”
李杏花笑着說道,眼神中透着關切。
在衆人齊心協力的忙碌下,三口大鍋一字排開,穩穩架在竈台上。
竈膛裡的火苗似乎感受到了大家的幹勁,燒得更旺了,紅彤彤的火光映照着每個人的臉龐。
一口鍋煮着下水,翻滾的水花不斷拍打着豬下水;一口鍋蒸着糯米腸,白色的蒸汽袅袅升騰;另一口鍋則開始鹵制準備好的其他食材,濃郁的鹵香迅速彌漫開來。
廚房裡蒸汽缭繞,大家各司其職,有條不紊地忙碌着,臉上都洋溢着對順利完成訂單的期待。
柳知夏看着熱火朝天的廚房,懸着的心終于落了下來,緊繃的神經也漸漸放松。
她暗暗發誓,這次一定要打一場漂亮的勝仗,不辜負大家的幫助和信任。
熱氣在廚房裡肆意彌漫,張大娘穩穩握着漏勺,精準地将煮好的下水撈出,瀝幹後倒入大盆。
柳知夏見狀,迅速端來調好的醬料,兩人默契配合,攪拌間,醇厚香味彌漫整個廚房。
與此同時,第二口鍋上,李杏花輕輕揭開鍋蓋,一股裹挾着米香與肉香的熱氣撲面而來。
她用竹簽仔細紮了紮糯米腸,确認熟透後,動作娴熟地将其取出,放在一旁晾涼。
夕陽的餘晖給小院披上了一層暖橙色的薄紗,柳知夏望着堆放在角落的食材,又瞧了眼手中新鮮野草莓的樣品,心中盤算出完整計劃。
這時,張秀花擦着手從廚房走出,柳知夏快步迎上去,認真說道:
“張大娘,明日得麻煩您讓孩子們多叫幾個同村小夥伴,一起去山上采野草莓。山裡不比平地,常有蛇蟲出沒,人多也好有個照應。”
張秀花聽後,點頭應下:
“行!人多力量大,相互也能照顧。而且,知夏你放心,他們天天往山上跑着掏鳥窩呐。”
柳知夏說道:
“張大娘,我都想好了。讓孩子們上午去,趕在太陽毒之前回來,盡量走常有人走的路。我按市場高價收購,辛苦孩子們一趟,也算給他們掙點零花錢。”
張秀花思索片刻,覺得可行,便爽快地答應:
“行!我今晚就跟孩子們說,讓他們多叫幾個手腳麻利的小夥伴。”
柳知夏看着張秀花說道:“那就謝謝張大娘了。”
随着故事擴寫需求,我将從環境、人物互動和細節描寫着手,讓場景更加生動:
日頭漸漸西沉,餘晖給小院披上了一層暖橙色的紗衣。
柳知夏擡手,輕輕拭去額頭細密的汗珠,看着一同忙碌了整日的衆人,由衷地說道:
“今天辛苦了,張大娘、李二嬸!要不是你們搭把手,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大娘滿是皺紋的臉上綻放出笑容,擺了擺手,說道:
“知夏丫頭客氣啦!你這糕點鋪子給大夥帶來營生,我們出點力是應該的。”
李二嬸也在一旁附和,一邊收拾着案闆,一邊說道:
“就是就是,和你一起幹活,時間過得可快了!”
柳知夏目光中帶着幾分歉意,語氣懇切:
“明日恐怕還得麻煩二位早點過來,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少。”
張大娘爽朗地笑了起來,笑聲在小院裡回蕩:
“這有啥!我們天不亮就來,保證不耽誤事兒!”
李二嬸也用力點頭,眼神中透着堅定:“對!知夏丫頭放心,我們一定早早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