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猶豫片刻,長歎一聲,緩緩說道:“喬姑娘,我心中有一人,情深意重,卻無奈分離。如今為了東吳大業,不得不做出這聯姻的決定,心中實在痛苦。”
小喬微微一怔,眼中閃過一絲落寞,但很快恢複如常,微笑道:“将軍重情重義,實乃世間難得。小喬明白,這亂世之中,兒女情長有時不得不為家國大義讓步。小喬雖不及将軍心中之人,但日後定會悉心相伴,與将軍攜手共度。”
周瑜看着小喬,心中對她的通情達理有了一絲感激。他知道,小喬也是無辜之人,這場聯姻對她來說同樣無奈。從此刻起,他也該試着放下一些過往,肩負起對小喬的責任。
然而,夜晚來臨,周瑜獨自回到營帳,那種痛苦與糾結又再次湧上心頭。他時常在深夜驚醒,看着帳外的月光,心中默默念着飛鴻。一日深夜,周瑜獨自一人拖着沉重的步伐來到城外的江畔。江水在月光下波光粼粼,可他卻無心欣賞。江風如冰刀般割着他的臉,卻割不斷他心中那如亂麻般的思緒。
他對着江水喃喃自語:“飛鴻,若你在此,又會勸我如何選擇?是為了東吳大業,放棄我們的誓言,還是不顧一切,去追尋你那不知在何方的身影?”江風呼嘯而過,除了江水的嗚咽,卻沒有給他任何回應。
數夜之間,周瑜輾轉榻上,難以成寐。月色透過窗棂灑于榻前,卻映照出他形容愈發憔悴,雙眸之中,盡是疲憊與蝕骨之痛。
在内心經曆無數次如亂麻般的掙紮後,周瑜終是為了東吳之興、皖城百姓之安,狠下心來,決定接受聯姻。他心中明鏡似的,此乃命運交付于他,不得不背負的使命。即便心中傷痛如跗骨之蛆,如影随形,即便每向前邁出一步,都似有一把利刃,在無情地撕裂自己的心。
待周瑜再次踏入孫策營帳之時,孫策擡眸,見他面容憔悴得仿若脫了形,心中不禁一陣刺痛。周瑜深吸一口氣,強忍着内心翻湧的情緒,聲音微微顫抖,卻又透着決然道:“主公,周瑜願遵從此番安排。”孫策聽聞,疾步上前,緊緊握住周瑜的手,眼中滿是感激與隐隐的愧疚,歎道:“公瑾,此番着實委屈你了。待他日平定天下,我定不會忘卻你今日所做之犧牲。”
周瑜微微苦笑,輕輕搖了搖頭:“主公言重了,這是周瑜身為東吳臣子應盡的責任。隻望日後能尋得飛鴻的下落,哪怕知曉她安然無恙,我也能稍稍心安。”
孫策重重地點頭,拍了拍周瑜的肩膀:“公瑾放心,我已差人暗中打探飛鴻消息,一有音訊,定即刻告知于你。如今皖城局勢危急,曹操派來的張猛在城中四處煽風點火,蠱惑人心,已聯合部分心懷不軌的豪紳,妄圖攪亂局面從中漁利。而你與小喬的聯姻,無疑是當下穩定人心、凝聚各方力量的關鍵之舉。”
周瑜默默點頭,心中雖滿是苦澀,但還是強打起精神,與孫策商讨起聯姻的諸多事宜。營帳外,風聲嗚咽,仿佛在為這段無奈的抉擇而悲歌。周瑜明白,從這一刻起,他将帶着對飛鴻的思念,肩負起東吳的未來,一步一步,在這亂世的洪流中砥砺前行。每一步,都浸滿了他的痛苦與無奈;每一個抉擇,都是他對東吳的忠誠與擔當。他不知道未來等待他的是什麼,但他知道,為了東吳,為了百姓,他已沒有回頭路。(正文結束)
★★★★★★
《臨江仙·皖城愁緒》
戰甲巡城心内苦,相思無盡愁濃。飛鴻别去影朦胧。小喬溫婉處,恰似舊情逢。
霸業當前多掣肘,聯姻難訴情衷。皖城紛亂盼和融。願消天下患,再續舊時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