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不虛此婚 > 第10章 Chapter 10

第10章 Chapter 10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江伊嘉閉了下眼,自我放棄般轉回頭,瞄他一眼,小小聲道:“如果…我說,他們是我同學,你會信嗎?”

好在,他看不到前後文,沒法僅憑這句話知道她在跟小姐妹偷偷罵他。

梁家逸輕哂一聲,片刻後,“嗯。我也有兩個同學。”

“啊?”

男人轉回頭,靠在座椅上,毫無起伏的語氣:“名字叫江二嘉,江三嘉。”

“…………”

有規章制度可以禁止冰塊臉講冷笑話嗎?真的好冷。

車裡沉默片刻後,江伊嘉幹巴巴地笑了兩聲,以表配合。

--

梁家老宅大到像是一座城堡,比她爺爺那棟别墅裝修得還要奢華。

真到了見他家長輩的時候,江伊嘉才發現,跟想象中的畫風不太一樣。

起先也是梁家逸帶着她一一介紹,一堆人名,她基本沒記住幾個。

餐廳的圓桌也很大,江伊嘉也有點近視,但就一百度左右,平時不習慣戴眼鏡,戴隐形也覺得不舒服,坐在梁家逸身邊吃飯,連對面人的臉都看不大清楚。

飯桌上人特别多,但完全沒有熱鬧的氣氛。

長輩們偶爾說幾句話,言語裡帶着試探,感覺人均八百個心眼子。梁家逸似乎和他這些親戚也沒多熟悉,交流也隻停留在禮節性的程度,那江伊嘉就更沒必要去套近乎。

跟他們同輩的,确實如外界所說,一看就透露着一股不學無術的纨绔子弟氣息。

但又跟茶茶那些朋友不一樣,不光不學無術,心裡好像還打着不知道什麼的小算盤,眼神中帶着讓人不太舒服的審視。

看起來跟梁家逸唯一關系好些的,應該就是他那位堂哥,現任的萬泰董事長。

年紀應該也在三十歲左右,坐着輪椅,神情語氣比他還冷,還有點深不可測的陰郁。

一頓飯吃下來,江伊嘉對梁家逸的看法都有了些改觀。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他能長成現在這個性格,已經算是很正常、很不容易了。

像他們這種大家族,尤其是家裡有礦的大家族,親情夾雜着各種利益,相互之間的關系都不會太純粹。

江伊嘉家裡也是一樣,比如她有兩個表姐妹就對她挺有意見,因為總覺得江濟康偏心她。再比如她大伯們一直看不慣她堂哥,私下裡說他堂哥太年輕管理不好集團。

但跟梁家這氛圍一比,她們家親戚之間的關系簡直能稱得上是團結又友愛。

至少聚在一起的時候,都是你好我好阖家歡樂的情景。

午飯後,梁家逸被他伯公叫上樓去談事,江伊嘉也沒閑着,被他父母叫去了另一個單獨的房間。

梁家逸父母的畫風倒是跟他家其他人挺不一樣的。

如果說其他人都是一副在紙醉金迷的生活中把腦子燒壞的樣子,他父母就好像遺世獨立,完全不食人間煙火。

剛才在飯桌上,他父母說過的話全程不超過三句,而且都是禮儀性質的問候,對她表達歡迎的善意。

單獨的卧室裡,梁母看着她,笑容和藹:“剛人太多,都沒跟伊嘉好好說幾句話。”

“一直說阿逸這孩子從小就讓人省心,現在倒是越活越回去了。前幾天我還在英國訪學,他一個電話打過來,說婚事都定下了,跟他爺爺也商量過。我緊趕忙趕把那邊學校的事交接好,也還是沒能提前回來,抱歉啊伊嘉。”

江伊嘉心虛地摸了下鼻子。

“不用那麼麻煩的,伯母工作重要,早知道您有事,應該我去英國拜訪您的。”

他們結婚日期是她挑的,時間那麼趕,都是因為她想盡可能提前離開深城。

看來梁家逸沒跟父母提這事。

江伊嘉在心中百分制的評分表裡給他默默加了那麼0.5分。

梁父也戴着眼鏡,鏡片還挺厚,看起來很斯文儒雅的樣子,溫聲說:“我昨天也在說他,就算是老人把婚事定好,那也可以先訂婚。弄得這麼倉促,倒顯得我們不夠重視。伊嘉,千萬别多想。”

江伊嘉忙道:“不會不會,也是我不太懂這些規矩,想着既然都定下了,那早點晚點都差不多。”

跟兩位教授說話,她下意識把背挺得都比平時直,說話時語氣也特别溫遜有禮貌。

梁母站起身,從随身的包裡拿出一隻禮盒遞給她。

“前幾天回國前太匆忙,問過阿逸你喜歡什麼,但實在沒來得及準備。這個你先收着,是阿逸他外公外婆當年留下來的。但珠寶首飾我也不太懂,看不出成色價值什麼的,我借花獻佛,先把這個當成見面禮。”

江伊嘉低頭,看到裡面一對翡翠玉镯。

她對翡翠也不算太了解,但眼前這對,上好的帝王綠,通體透亮澄澈,不帶一絲雜質。

翡翠的價格上不封頂,前兩年在美國的珠寶展上,她看到過一塊折合人民币近兩億的方牌。

梁母的這對镯子,放在拍賣會或者展覽上,應該比梁家逸給她的那枚鴿子蛋鑽戒還要高出好幾倍價錢。

“這太貴重了伯母,我不能收。”

江伊嘉趕緊推回去。

梁母笑說:“再過幾天就領婚書了,見面禮哪有不收的道理。我平時也不戴首飾,這镯子放我那也是浪費,你安心拿着。”

又推辭了幾個來回,江伊嘉道謝收下。

梁家逸父母本身也是話少的人,跟她聊了些大學專業和學校相關的,又讓他們結婚之後互相照顧包容雲雲,也就算是結束。

見過他父母,江伊嘉也大概明白了梁家逸性格裡那一點正常是從何而來。

能出淤泥而不染,也許是因為從父母那遺傳到的基因,或是從小到大的耳濡目染。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