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我們當真要等到明日?”雲瑤剛領二人到房間門口,程仙忍不住問道。
雲瑤不禁擡頭看向兩人,隻是她耐了性子,不發一言。
李臨書确實不是聽天由命之人,她從袖中拿出一張紙,展給兩人看——
正是先前記錄有三百歲者的那張紙。
李臨書道:“明日雲喬的解釋我們自然是要去的,隻是若沒有一番準備,那便容易被擺弄了。”
雲瑤默了默,低聲對莅臨疏導道:“我能和你們一起去麼?”
“當然可以,”李臨書将那張紙遞給她,“這紙上的人家我們也不認識,還要勞煩你來帶路呢。”
程仙原本還有些不贊同,隻是看雲瑤一副可憐勁兒,也隻好咽下話頭,随李臨書安排。
出門時候,三人正好又在門首遇到了雲喬。
他挑了挑眉,眼色先是淡淡掃過雲瑤,随後轉向李臨書道:“原來幾位還有興緻出門的麼?”
雲瑤跟在李臨書身後,視線越過她肩膀,正好與雲喬對上。她一時間說不出自己是什麼樣的想法,隻是覺得委屈、迷茫、糾結的各色心情交織在一起,雖雲喬已說明日便會給她答複,但在真正知曉前,她的一顆心仍是難以安定。
李臨書道:“這永壽鄉中風景悠揚,正好趁此閑暇賞景。”
雲喬點點頭,同意道:“客人有眼光。”他又看了看天,可惜道:“隻是今日天色不甚好,或許還有雨。”
“無妨,”李臨書回應道,“雨天有雨天的興緻。”
既如此,雲喬不好再說什麼。他對李臨書拱了拱手,“那麼勞煩兩位了,帶我妹妹散散心。”他看出了雲瑤心思糾結,此番說辭,倒也算是借花獻佛。
幾人應聲,這便出了大門。
……
沒再耽擱,三人立即去往那紙上的第一戶人家。
走在路上,李臨書忽地問向雲瑤:“依你說法,你離開永壽鄉也是有幾十年了。”
雲瑤被她這話問的突然,應聲答是。
“那你還記得這些人的住址?”
雲瑤一愣,倒似乎從來沒在意過這個問題。她想了想,道:“永壽鄉人本就長壽,且很少遷居,依照我幼時的記憶,他們應該還是在遠處的。”
李臨書會意。
剛說過此事,雲瑤便指了指方向,“那便是劉章家了。”
劉章,即這紙頁上的抄錄的第一個名字。
三人走至門前,隻見門戶緊閉,房中也無人聲。
程仙主動上前敲了敲門,“有人在嗎?”
無人應答。這時連一絲風也無,雞犬不聞。
說來也奇怪,這永壽鄉的人們,一時熱鬧,一時安靜。熱鬧時候,大家都聚在街上,而安靜時候,便正如此般時刻,他們一路走來竟是沒見着半個人影。
程仙回看了一眼李臨書,又轉過身看向這門,門外明明沒有上鎖,但推不開,便是從裡邊闩上了。他不甘心,又敲了敲後問門。
“有人嗎?”
“有人在沒?”
“有沒有人啊?”
李臨書細眉緊蹙,忍不住道:“會不會這戶人家出門去了别處?”
雲瑤靜默在原地,沒說話。不知為何,依她的直覺,她卻是覺得這房中有人存在。
“喂——”
還不等程仙再說完,門忽地便從裡面被打開,吓了程仙一跳。
“什麼人啊……”門被半拉開,一個少年站在門隙邊,看了看程仙,打量着程仙。
程仙忍不住抱怨道:“原來家裡有人的啊,那怎麼叫了這麼久才開……”
那少年皺眉撇嘴,回怼他:“這是我家的門,我想什麼時候開就什麼時候開。”
程仙真想給面前這小子一榔頭,無奈忍下性子,他翻了個白眼問道:“你這是劉章家麼?”
少年一副懷疑模樣,“是,如何?”
當真是小孩子脾性大,程仙看着比面前少年年長,個頭也高些,真想就地教訓他。
李臨書走了上來,正色道:“多有打擾,隻是我們想尋令安前輩問些事情。”
少年這才注意到後面的李臨書,餘光瞥見雲瑤,他一面思索着什麼,一面順勢回答李臨書:“我叔叔已經去祭祀浴神節了,此番大抵已經上天了吧。”
“叔叔?!”程仙目瞪口呆,這才想起永壽鄉中皆是長壽之輩。
所以面前這小子,看着年輕氣盛,實際年齡指不定百十來歲了?